09.12 運營商:沒有體制的命,卻得了體制的“病”

“運營商的工作算是體制內的工作嗎?”這是我在知乎看到的一個職場小白的問題。

已經在運營商工作的人,可能會對這樣的問題嗤之以鼻,然後對自己的現狀一頓痛罵,最後以“過來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向這位小白建議:趁年輕,好好準備考個公務員吧,再不濟考個事業單位也成,那才是體制內的工作。

不過,既然有人這麼正式地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認真分析一下運營商跟體制究竟是什麼關係?

要我說的話,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誤會者與被誤會者的關係,或者叫假裝者與被假裝者的關係。

說得直白點,對於大多數人,在運營商的工作就是一個普通的大企業的工作,只不過經常被認為是體制內工作,或者個別內部工作人員臆想自己是體制內的人,更多的人是把自己的工作幹成了體制內的工作。

為什麼要加上大多數人?因為關鍵少數,也就是領導幹部應該可以算是體制內的。他們雖然沒有國家體制內的編制,但是到了一定級別卻是由組織部門任命,沒有明確的國家編制職務職級,但職務後面往往會加括號,寫上相當於處級、司局級等等。

根據國家現行的人事制度,到了處級(或相當於處級)的機關事業單位和運營商領導幹部是可以相互調任的。

當然,到一定級別的領導幹部總是少之又少。對大多數人而言,他真的只是一份穩定點的大企業的工作。

為什麼總有人,把它跟體制內工作聯繫在一起,甚至產生誤會呢?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把它當成了體制內的工作在幹了!

運營商:沒有體制的命,卻得了體制的“病”

說直接點就是:運營商沒有體制的命,卻得了體制的“病”。

先說說命,命就是性質、本質,是根本性的東西。度娘告訴我:運營商是指提供網絡服務的供應商。其實,我更喜歡把運營商叫做運營企業,因為它的本質就是企業,要靠盈利去養活自己的。

而我們大家普遍認可的體制內工作,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這些單位是由國家或地方財政供養的。

有人會說,那它是國企啊,如果實在不能盈利,總得撥錢養我們吧。

我只想說,你想得太多了!國企是國家開辦的企業沒錯,但它開辦企業的初衷,在政治上是為了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經濟上是為了充實國庫。

改革開放初期,大批國企改制、倒閉的歷史並未遠去呢。當前,改革開放愈加深入,市場經濟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十九大後,電信業被列為擴大開放的行業,國家也著手新一輪的國企改革,聯通的混改試點不斷擴大。過去都不會考慮,強力挽救沒落的國企,未來恐怕更不可能了。

總之,運營商真的沒有體制的命。悲觀點估計,目前跟體制最接近的工作穩定,未來也未必能夠保證了。

再說說,運營商中的體制“病”。

體制“病”,當然最易發於體制內,裡面的人“旱澇保收”,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流行“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病毒,往往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人員精神渙散、效率低下。

再對比運營企業,雖然在市場裡打拼“搶”飯吃,按理說應該都是精幹的團隊,不應該人浮於事,也流行不起來“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可事實上,我們都會聽到如下一些抱怨:

“我們公司的關係戶,他們天天按點上下班,待在辦公室、吹著空調,考核結果比很多賣力幹活的員工還要好。”

“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有寫不完的報告,老是這樣會來會去、稿來稿去,真正的工作誰來落實?”

“要是不想辦法跟公司領導拉攏關係、聯絡感情,想提職加薪?那就永遠只能想想。”

關係戶不幹活、“只吃飯領賞”,這不是人浮於事是什麼?只佔職位、不會幹活,不變得機構臃腫才怪?

運營商:沒有體制的命,卻得了體制的“病”

各級領導“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加上橫批“誰來落實”,可以湊成一副揭露現實的諷刺對聯。這難道不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嗎?

不論功行賞,只看親疏遠近,哪能很好地激勵團隊的戰鬥士氣?如此導向,怎麼不滋長出官僚主義的作風呢?

當然,我想強調一句:對於廣大的基層兄弟來說,“病”不在我們,而我們卻往往要因“病”吃“藥”,確切地說我們是體制“病”的受害者。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如今在基層的優秀分子,總是有一天會成為領導,成為引領企業向前發展的“領頭羊”,真希望在新一代運營商人的帶領下,逐漸治癒這些“體制病”,斷不可“多年媳婦熬成婆”,成為傳染疾病的原始病毒。


通信路上,一路相伴!

一個有態度的圈子!

運營商:沒有體制的命,卻得了體制的“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