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歡迎閱讀

編者導讀

1875年,日本政府採納了大久保利通的建議,強迫琉球王國必須執行以下命令:1,對中國朝貢而派遣使節及慶賀清帝即位等慣例,一概廢止。2,撤銷在福州的琉球商館,其與中國的貿易業務,以後一概歸設在廈門的日本領事館管轄。3,琉球王登基需經中國派員冊封這種禮儀,今後一概廢止。4,琉球王赴日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對琉球王國的政治改革及設施興建等一系列方案。5,琉球王國與中國今後交涉,一概歸日本外務省管轄。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今天的沖繩縣

1876年,琉球王國兩次派遣使者到日本,提出恢復其於清政府的外交關係,被日本政府斷然拒絕。1879年,日本將琉球王國最後一任國王尚泰和他兒子擄劫到東京,琉球藩被編入日本鹿兒島縣,這個從明朝洪武十六年就正式接受中國冊封,並與中國維持了近500年友好關係的王國就此滅亡。儘管歷史的洪流已滾滾而去,但這顆幾度沉浮於中國東海外圍的如明珠般璀璨的小王國,他似乎還有一些話想對後人訴說,這個被稱為“萬國津樑”曾經無比繁華富庶的東亞貿易樞紐,大概還想再為後人彈奏一曲她的惆悵,以此來尋覓時空裡外的一些老朋友。

明朝之前的琉球

在明朝之前,琉球與中原王朝之間的交往很少,《隋書》《宋史》中儘管對琉球都有過記載,但相關內容卻只有短短兩三百字,更令人疑惑的是,隋朝中國人印象中的琉球人已經開始從事商業貿易等活動,有相當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隋煬帝還曾命驃騎將軍陳稜出海侵略琉球(當時稱流求),而《宋史》裡記載的琉球,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旁有毗舍邢國,語言不通,袒裸籲唯,殆非人類。淳熙間,國之酋豪嘗率數百輩碎至泉之水沃、圍頭等村,肆行殺掠。喜鐵器及匙著,人閉戶則免……”。

隋代的琉球,已經開始從事商業貿易活動,而到了宋代,史書上記載的琉球人似乎又回退到了原始社會。我們暫且將史料記載琉球的內容存疑一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這兩段史料的記載,足以印證另外一個事實,即當時的中國人對琉球的印象十分模糊,他們或許將澎湖以西以北大片海域內的群島統稱為琉球,也包括了臺灣島。到了元朝,琉球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範圍得到了初步確定,《元史·外夷三·瑠求》記載:

“瑠求,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漢、唐以來,史所不載,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餾求相對,亦素不通。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琉球未統一前

元朝曾兩次派武將對該地方進行了軍事侵略行動,在史書上對此也有所記載,忽必烈曾在1291年派海船副萬戶楊祥率6000人進攻琉球,結果殺了島上3個居民就撤退了,這可能也是元朝取得軍事戰果最小的一場勝仗了。到了1297年,鐵穆爾當政時又再次派遣軍隊進攻琉球,俘虜了一百三十餘口人。

綜上所述,明朝之前中國與琉球交往儘管已經出現,但始終沒有上升到官方層面,元朝與琉球的關係,也始終處於敵對狀態。雙方在文化經濟上的交流幾乎沒有。這種情況一致延續到了元朝末年,隨著明朝在西太平洋諸國外交關係上的重新佈局,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琉球王國,即將迎來自己新的命運。

明朝初年的東洋

朱元璋及他的領導班子所採取的外交政策有以下三個核心思想:1,不遠征。2,對其他藩國一視同仁。3,不干涉藩國內政。明帝國早期有著雄心勃勃的外交計劃,他將西域、西洋、東洋作為三個展開外交活動的主要區域,力爭將“共享太平富貴”的理念輻射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隨著倭寇海盜活動的日益猖獗,東北亞李氏朝鮮與日本,明政府與日本之間都出現了嚴重的外交困局,而對西域外交的努力又受到了北方草原勢力的干擾而得不到更大的進取空間,此時明政府如果還想往前再邁一步,將外交活動擴展到西洋區域,則必須先要擺平東洋與西域。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藍色箭頭指東洋區域展開外交的幾個重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明政府對東洋(西太平洋)區域的外交政策調整顯得尤為關鍵。首當其衝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如何擺平日本這個刺頭。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日本因國內局勢混亂,各大名之間互相爭戰不止,導致無法形成統一的外交政策,因大名爭戰而失去經濟來源的浪人武士又不斷侵擾明朝與李氏朝鮮兩國的沿海區域,促使三方始終處於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態。明政府早期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一直沒有放棄對和平外交展開的努力,在洪武二年就派楊載出使日本,並警告日本嚴格管束倭寇問題,但因為當時日本各大名之間爭鬥正酣,楊載此次出行無果。

失望的朱元璋此時只能另闢蹊徑,在洪武五年,派遣曾出使日本的楊載前往琉球,這是明政府第一次官派外交人員達到琉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從派遣的使者身份上來看,朱元璋將出使日本的楊載作為使者前往琉球,可見明政府對琉球的重視程度,朱元璋或許已經布好了西太平洋上的這一局大棋,琉球王國,從此成為了明政府在東亞的重要戰略伙伴,明政府對琉球的扶持力度,遠遠超過其他藩國,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黃金時代的琉球

明朝的原計劃是想利用冊封朝貢的方式拉攏日本,一方面實現自身的外交理念,另一方面也是想依靠日本來控制越來越嚴重的倭寇問題,但日本國內卻因為動亂而始終無法配合明政府的計劃。失望的朱元璋在之後的十年時間裡多次拒絕了日本的朝貢,到了洪武十四年,正式命令禮部起草《設禮部問日本國將軍》的文書,措辭十分嚴厲,並在洪武十五年徹底斷絕了與日本的外交關係。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朱元璋時期琉球朝貢次數

此時,琉球王國的戰略地位就凸顯出來了。洪武十六年,也就是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後的來年,朱元璋正式冊封琉球王國實力最強的中山王,洪武十八年,同時冊封琉球的山南王,山北王,所賜印綬與當時賜予安南,占城王國的一般無二。明朝與琉球王國的官方交往從此是開始變正式確立了,而且,以琉球當時的國力來看,明朝把他與安南,占城放在一個水平上,足見重視程度之高。

隨著與日本的斷交,明政府緊接著頒發海禁命令,要求民間一塊木板都不允許下海,民間不允許使用外國貨物。斷絕與大部分藩屬國的朝貢活動。而琉球王國卻是一個例外。明政府不限琉球國的朝貢次數和規模,只要是琉球國來明朝的朝貢船和商船,一路通行無阻。琉球抓住這個機會,與南洋諸國展開頻繁的貿易活動,收購大量物產用來與明朝進行貿易互換,說的通俗一點的話就是,吃了上家吃下家,兩頭賺。萬國津樑的美稱也由此而來。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朱棣時期朝貢次數

談藝認為,明政府之所以如此厚待琉球,一方面是看中了琉球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來制衡日本。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中,也確實如此,琉球國王多次配合明政府和朝鮮對倭寇實行軍事打擊,並頻繁交換情報,豐成秀吉的死訊就是由琉球王國透露給明政府的,明朝聯合李氏朝鮮對日本展開的壬辰海戰,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琉球功不可沒。另外一方面,因為明政府實施了海禁政策,南洋其他小國也成為了殃池之魚,長此以往,勢必會削弱明政府的外交影響力和西太平洋的秩序。而依靠琉球為中轉站,則緩和了當時國與國之間的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還依靠琉球這個商貿代理人拔高了自己的權威。通俗點說,就是距離產生美。

結語

投我桃李,報之瓊琚。生動刻畫了明朝時期中琉兩國的友好關係。據史料記載,明朝使節出使琉球后,琉球王國考慮到當時中日關係的緊張,嚴禁日本人出現在迎接明使的觀禮隊伍之中,為此日本人還用刀砍殺多位琉球官員。後得到明朝官員的同意,才允許日本人前來觀禮。《朝鮮中宗實錄》中還有另外一段記載:禮曹啟曰:

“漂流人(遇海難漂流至李氏朝鮮的琉球人)聞倭人(日本人)率去之齊以手指其頂,中夜痛哭,有恐懼不肯之色,言其入送於中原(明朝),則有欣欣喜悅之色。乃曰:‘若入送於中原,則吾國使臣必乘船越海入來雲。皆束手羅拜爾叩頭。

可以看出,當時琉球國人對明政府是十分信賴的,兩國的友好情誼是自上而下的。這樣的美好情誼還體現在其他各個方面,他們的官方書面語言都是使用的漢字,用的是明朝的年號,世子貴族大部分都來明朝留學深造,都以作為明朝的臣屬國為榮,連國王的宮殿都是坐東朝西,面朝中國。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古人繪製的琉球過海圖(局部)

但隨著清朝晚期的沒落,日本因近代工業化的發展而逐漸成為了新的東亞霸主,琉球人最終被日本吞併。但即使到了最後一刻,琉球人始終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友誼,其中許多琉球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尊嚴和對中國的尊重,與日本展開了無數次鬥爭並獻出了寶貴生命,而清政府也同樣無比珍視這段友誼,李鴻章在最後一刻都在為琉球爭取獨立國的地位。

大明帝國問:我的老朋友,你現在還好嗎?琉球答:你去問清朝吧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寫完此文,談藝心中萬分感慨:琉球這位已隨歷史遠去的老朋友,我們或許已經無緣再與他重敘往日友情,但琉球人與中國這份歷史情誼理應被人銘記,而在銘記這份往日情誼的同時,更加應該意識到: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保護好那些曾信任我們的人,不讓那些曾經相信我們的人受到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