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我努力成長,追求成功,卻停不下來

你覺得怎樣才算成功?是用得起昂貴的護膚品?是擁有其樂融融的家庭?還是有用不完的鈔票?追求成功、努力成長、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努力成長,追求成功,卻停不下來

Part 1.“因為,我認為我不夠好!”

“幾乎每個人都想要活得‘成功快樂’,如果‘成功’和‘快樂’只能選一個,你要選哪一個?”我問眼前這位苦惱的孩子。

“我要快樂!”這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過,我卻一直在追求成功…… ”

這是個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領了三年書卷獎,眼看著就要以全系第一名之姿畢業,投入職場。已有多家企業與她聯繫,向她招手,照理說,不太需要擔心自己的前途,可是,她卻顯得十分焦慮。

“因為,我認為我不夠好!”

她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著:“我也知道你會覺得我很奇怪,但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我不能鬆懈,我得時時備戰,比我強的人還很多,我要更努力才行!”

她是師長眼中的榜樣學生,是同伴口中的學霸與奇葩。對她而言,課業上沒什麼能難得倒她的,就連社團活動或人際關係,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我放慢語速,試著回應她的內在情感:“然而,你很痛苦。你不允許自己停下來,不允許自己絲毫鬆懈,即使累壞了,仍得繼續往前走。”

“對…… 我好累!”女孩低下頭,嘆了口氣。不到幾秒鐘,深吸口氣,抿起嘴:“不行,再累我都要撐下去,”她吞了口水繼續說:“因為我還不夠好,我沒有別人想像中的好。我知道大家都說我很優秀,但我知道那只是運氣好,不是事實…… ”

Part 2.那麼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看得出來,這孩子正要求自己堅強起來,她不允許自己顯露出疲態。

這讓我想到“冒牌者症候群”,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克蘭斯(Pauline R. Clance )與因墨斯(Suzanne A. Imes )提出,最近被《姿勢決定你是誰》的作者艾美‧柯蒂(Amy Cuddy )於TED 的演講中闡述而受到矚目。

“冒牌者症候群”是用來描述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成就歸因於運氣或僥倖,而非自己的實力,心裡總有一種“不配擁有該項成就”的焦慮感,很多在事業或學業上擁有高成就的人都曾有類似的體驗。我很確定這孩子非常符合“冒牌者症候群”所指涉的對象。

“我常在想,這麼努力追求贏過別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她抬起頭,看向教室的另一端。

黃昏的夕陽正透過窗戶曬進室內。

“你覺得是為了什麼?”我順著她的話反問道。

“或許是要追求快樂吧!贏過別人,會讓我更感覺到滿足、有成就。”

她頓了頓,繼續說:

“不過,你知道,這就像是吸毒上了癮一般,贏過別人讓我感到更快樂,快樂卻是短暫的,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莫名的恐懼與焦慮,我得更努力,贏過更多人,才能再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聽到這裡,我的腦海中又浮現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到的“快樂水車”(hedonic treadmill)效應,人們很快就會適應原有的生活滿意狀態,而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地位或更多的財富等等會令人感到愉悅的事物,停不下來。

如果

努力追求成就帶來的是“短暫的快樂”和隨之而來“極大的恐懼與匱乏感”,我們窮盡一生努力而不斷換來的,究竟是快樂,還是更多的恐懼?

我們努力獲得的快樂,卻不足以覆蓋內心無窮盡的恐懼與匱乏,最後,我們停不下來了!最終,即使很累了,我們也必須堅持讓自己繼續活在痛苦之中。這不就是自虐狂的行徑?

我努力成長,追求成功,卻停不下來

Part 3.看似到了終點,又回到了原點

或許人類的演化史讓我們必須無時無刻將焦點放在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躲避威脅,活命並繁衍後代,於是時時刻刻檢查自己還缺了什麼,便成了人們共通的慣性,因為對現況的“不滿足”正是進步的原動力。

只是,在這個不再有原始生存威脅的世代裡,永無止境追求成就的過程,卻讓人精疲力竭,不想要卻又停不下來。此刻,腦海中浮現大學時代蠻紅的一部電影“無間道”,主題曲也叫做“無間道”,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的:

“……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

是呀!好像永遠有走不完的路,看似到了終點,又回到了原點。看似翻過了一座山,又得越過下一座嶺。

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插圖,畫了一個人頹廢地趴在書桌上,一旁的文字註解是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未來可以當個廢物。”

這說中了多少人的心聲呀!用盡全力工作,是為了有朝一日享受人生。然而,如果要當個廢物,現在就可以了;問題是,還沒有當廢物的本錢,所以現在得不斷努力才行。

若真有一天,累積足夠的本錢,你真的就開始享受人生嗎?

可能不會!因為你已經停不下來,你迷失在你的付出與夢想中了。而且,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享受的是怎樣的人生!

Part 4.那,我還能做些什麼?

如果,你跳脫不出這個無止盡追求成就的恐怖循環中,那麼,就先暫時接受現狀吧!“允許存在”是個在面對痛苦時很有用的人生態度。接著,採取以下幾個行動,或許會讓你的人生好過一點:

No1. 回頭欣賞自己的不簡單

幫自己找出在努力追求成就過程中值得佩服的地方,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努力上,看見自己“在不斷自我超越的路上,做了哪些厲害的事情?”

找張紙,寫下至少寫五個,夾在桌墊下,時常瀏覽與提醒自己。這會幫助你知道“即使我永遠不夠好,但也有很不錯的地方”;“不好”與“好”總會在你的生命中同時存在。

No2. 積極想像一個理想的狀態

想像一下,當你付出了一切努力,人生目標實現了,那會是什麼樣貌?你會看見什麼、聽見什麼、感覺到什麼?

這個“理想狀態”的想像練習似乎老掉牙,但卻常能幫助你理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避免越是努力但卻越偏離了你的人生理想。

No3. 留意與維持身旁的人際連結

當你能想像一個“理想狀態”時,你會發現,那個畫面裡不會只有你一人。

是的,心理學家公認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途徑,便是有著高質量的人際連結;而你也會發現,在你苦苦追求各項成就的同時,不就是想被看見、被認同、被喜愛與被接納罷了!

我努力成長,追求成功,卻停不下來

No4. 享受全心投入的感覺

那些每天沒日沒夜埋首工作中的狂人,難道這麼喜歡自我虐待嗎?

除了一再克服挑戰獲得的成就感外,當全心投入一件事物時,會感受到一種接近平靜,但卻充滿喜悅、滿足與些微興奮的感覺,這正是心理學家說的“心流” (flow )狀態,常能提升人們的生活滿意度。

好好去享受那追求成就時“神馳忘我”的時刻吧!或許,這才是更值得你追求的快樂所在。

No5. 和自己進行“停下腳步”的比賽

如果你真的那麼愛比較,對於贏過別人上了癮,那麼,也和自己比一比吧!這次,與自己競爭:“多快可以停下腳步、喘息一下?”為自己立下一個目標,這個月要比上個月多花更多時間休閒,下個月要比這個月多撥出些時間娛樂。

如果你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空來喘口氣,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這也算是一項成就的達成,不是嗎?

這裡是愁啥, 一款專業的線上心理諮詢app。如果你正在因為成長的問題而煩惱,不妨來和愁啥諮詢師聊聊,愁啥?來聊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