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管家樓村――英雄好兒女參軍保家衛國

今天繼續講述《黃島村莊系列》――青島市黃島區辛安辦事處管家樓村

管家樓村,坐落在抓馬山以東2公里、辛安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北3公里處,東至黃島街道東鹽灘村0.5公里,西至黃島街道可樂石村1.5公里,南隔淮河西路與馬家樓村相鄰,北至黃島街道十字路園村1公里。地勢由西向東漸低,東南一片窪地至海。面積7.5平方公里。2006年,全村有541戶、1881口人,居民有管、邱、侯、李、隋、於、徐等姓,管姓居多,皆為漢族。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邱姓從山西“小云南”大槐樹底先遷膠州,又到薛家莊邱家村,後遷居此地。半年後,一位管姓官吏也從山西“小云南”遷來,在村中建了一座方樓(現稱西樓框)居住,故名管家樓村。1751年,侯姓從靈山衛朱家莊遷來。1773年,孫姓從青島湛山遷來。其他姓氏都是解放後遷來的。

早年,邱、管兩家在村東頭修建了一座三官廟。佔地3.6畝,有正堂三間,內供天官、地官、水官等泥塑神像19尊。正堂前建有一座大門樓,門旁東側是一座鐘樓,內掛重200多斤的鐵鐘一口。院內有一棵銀杏樹,高36米左右;還有一棵家槐樹,高28米左右,粗兩人合抱有餘。當時,在幾十裡外都能看到大樹,軍用地圖上也有標記。據老人說,樹齡已達幾百年。

當時,每逢過年等重大節日,人們都會到廟裡祭拜。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晚上,鐘聲就會響起,餘音傳得很遠。1958年,原紅石崖公社成立木業社時將家槐樹伐掉。1968年,原辛安公社將銀杏樹伐掉。1974年,廟宇被拆除。

解放前,村裡有個道會門組織“母狗會”,會首是孫風樓。孫有時還外出到青島聯絡,經常召集會徒開會,會址就設在家中。解放後,該組織被清除,曾在孫家南屋發現了道會門的銅質神像。

村西頭西河兩岸,從前全是樹木,攀著樹枝能過河到可樂石村。隨著時間的推移,到解放前夕就沒有樹了。後來,河上游修建了可樂石水庫。村東面有海灘431畝。潮間帶是蝦、蟹及多種貝類活動的場所,產量較大。20世紀70年代,在此修建了攔海大壩。現海灘已被建設徵用。

村民自古以農業為主,以前生產十分落後,生活極端貧困。解放前,村裡有私營氈坊一處;經營鹽田的6戶,有鹽田400餘畝。

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民分到了土地,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提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猛增。生產大隊時辦過水泥預製件廠、磚廠、採石場、維修組和磨坊。

解放初期,村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發展生產,參軍參戰,出夫支前。劉玉學,1947年3月參軍,12月在解放萊陽戰役中犧牲。孫建業,1949年參加解放軍,1953年在朝鮮上甘嶺戰役中犧牲。


管家樓村――英雄好兒女參軍保家衛國

(抗美援朝的戰士)

村民十分注重文化教育。1937年,村民管玉嶺、管玉崗兄弟二人出資建了5間學堂,從膠州請來孫子慎任教,有學生20多人。當時,教課書有國語、常識、公民、自然,算術等。同年,孫風樓出資建了4間學堂,教師為孫風殿,有學生20餘人。學生讀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孟子》等古文。1945年8月至1947年,兩處學校停辦。

1948年,村裡辦起了小學校,有學生50餘人,教師是薛芝宇、李永業、李世之。1970年,建設了12間小學教室,有9個班、學生200餘人。1981年,增建房屋24間,有7個班。1999年,新建了教學樓,學校佔地達30畝,設6個班,有學生215人。1998年,村裡投資2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有房屋18間。兒童入托率達100%。目前,全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數百人。

早年,村裡既無醫生,也無醫療機構。1955年,村裡成立了衛生所。現設有診所3處。


管家樓村――英雄好兒女參軍保家衛國

(抗美援朝時解放軍戰士不畏犧牲)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1980年,在村西北角建起村辦集體磚廠一處、木箱廠一處。1994年,村裡投資120萬元,在村北建起了辦公樓。1997年,村投資55萬元,修建了大口井,全村用上了自來水。1999年,投資36萬元,對街道進行了整修,砌建了排水溝,設置了垃圾箱。2001年,在村北東頭建設了兩棟居民樓。村裡還興辦了商店、菜市場、飯店等服務設施,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方便了群眾生活。

1992年,膠黃鐵路在村東鋪設。1993年,青島金晶玻璃廠在村東北側落成。同年,在村南修建了淮河路。1996年,膠州灣高速公路管家樓收費站在村東頭設立。2002年,同三高速公路通到了村西。2003年,前灣港疏港高架橋建在村東,團結路修建在村西,引黃水廠建在了村西南側。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村有汽車、拖拉機、摩托車幾百輛。村民用上了各種高中檔家電、傢俱,86%的戶有了電話,家家看上了有線電視。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億元,人均純收入7657元。

後記,《黃島村莊系列》中的文章,其內容資料來源於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莊,其面貌已發生深刻的變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們或許已住進了樓房。但是,那些還沒有拆遷改造的村莊,現在看來彌足珍貴,期待著讀者朋友拿起筆、舉起相機,把這段歷史記憶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