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日本,一場遲到45年的地震

本文授權轉自:非凡油條(id:ffyoutiao)

最好的老師

我們的技術天下第一。

我們的經濟總量正在直逼美國。

看看身邊的外國人,我覺得我的國籍真牛逼。

從紐約到倫敦,我們已經買下了全世界,歐美的世紀要結束了。

在我國的證券市場,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地心引力,股價只會不斷往上漲。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以上這些話語,無論在何種場合,相信你聽得也不會少了。在近年來的強國語境中,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表達方式。中國強勁的增長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已經持續了將近40年,讓人產生這樣的樂觀態度也純屬正常。

但以上這些話並不是中國人說的,而是轉述自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媒體。當年的日本人,從精英到平民的輿論市場上也都充斥著極為樂觀的言論。而且不光是日本人自己被這套言論說服,國際社會也大多抱持著相似的看法。

然而40年過去,日本經濟從烈火烹油一般的雄起,又跌回了歷史的谷底。80年代的黃金時代早就成為了遙遠的回憶,曾經被認為是日本經濟模式法寶的那些經營哲學,被企業家們棄之如敝履。今天幾乎只有那些既得利益的窗邊族(由於年事已高無法從事繁重工作但由無法被辭退,因而在窗邊養老的職工)還在懷念那時候的日本經濟了。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每當研究日本歷史的時候,我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近代化之後,這個國家是中國最好的老師。中國在近代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總是晚日本幾十年演出他們曾經出演過的戲碼,歷史相似到驚人。

當然,有時候我們避開了他們犯的錯,但也有很多情況是我們不可避免地狠狠踩上了他們踩過的雷。日本在80年代末踩過的最大的雷,我們現在還沒有碰上,但這並不代表著絕對安全。恰恰相反,未到來的東西是比真正的危機更讓人覺得害怕。

翻開日本戰後70年的歷史,與今日之中國兩相對照,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雞賊的經濟官僚

戰後的日本,基本是一個廢墟。

實體的工廠和基礎設施被美軍的轟炸破壞殆盡,政治體制被佔領軍重組,民眾對國家的信念也降到了明治維新以後的谷底。

大陸彼岸的德國也差不多,這兩個戰敗的罪人國度,無論怎麼看都不像能在戰後世界經濟格局中能掀起什麼風浪。

但偏偏是這兩個國家,在戰後的世界經濟格局中用了3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驚人的崛起,分別成為了“日本黃金年代”和“德國經濟奇蹟”的發動者。看來事實並沒有戰後人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僅以日本為例,其實戰爭對這個國家造成的破壞沒有看上去那麼大。

日本的戰時工業體系被完全摧毀,這正好給了這個國家重建工業系統的機會。明治維新以來側重軍工生產的廠房沒了,新建的是當時世界上最時興的化工、鋼鐵、電力企業,為後來的發展積累生產優質原料的經驗。

日本的官僚體制的實際運作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由於美國佔領軍不通日語,對國情也不熟悉,只能藉助日本原有的政治機關實行統治。受到影響的只有和軍事有關的部門,但掌管戰時軍需的經濟官僚雞賊地把名字從“軍需部”改回了“商工省”,全沒受影響。而他們最熟悉日本的工業體系,在重建中能起到的作用很大。

由於這些人被留用,戰時的貨幣政策也原封未動地保留了下來。日本央行在戰後20年的時間裡,都不允許商業銀行自行調整利率,也不允許商業銀行破產。由於沒有了商業壓力,銀行樂於向投資回報週期更長的重工業注入資金,側面輔助了工業基座的建立。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但重工業和基礎建設在政策的指揮棒下大破大立,對國家財政的損耗很大。即使是美國人送來補助金,也填不滿這個黑洞。這促使日本央行不斷增發貨幣以彌補財政虧空,使之從1947年起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但對於戰後仍屬赤貧的日本民眾來說,反正他們也沒有積蓄,通脹造成的傷害並不大。

長期通脹畢竟有損經濟,於是1949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緊縮的財政政策,試圖降低通脹。當然,緊縮政策會增加企業和民眾的生活負擔,所以這一次雞賊的日本官僚又一次利用了佔領軍,讓佔領軍的經濟顧問約瑟夫·道奇提出建議,日本政府則裝出不得不為之的姿態。最終穩定了物價。

戰後日本經濟的第一輪變化,就這樣完成了國家工業基座的重建、交通基礎設施的鋪設,通脹則抵消了基礎建設造成的虧空,並且在最後讓美國人背了個黑鍋。

拿了美國人的補助還把美國人當猴耍,隔著70年再看當年的日本官僚,讓人拍案叫絕。

景氣高爐裡的超級燃料

以上這些經濟手段,被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稱為“1940體制”,實際上是日本戰時體制的一種延續。

自由主義經濟往往認為,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無可取之處,由市場調配資源是最高效合理的方式。這話不假,但在特殊的階段,通過國家主導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也是有可能的。

在《我們搞改革開放,要有兩手》裡,我提到過,朝鮮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通過強大的國家機器,將工業產值和出口額拉昇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經濟增長率堪比同期處於黃金年代的日本。一模一樣的事情,蘇聯在50年代發生過,我國在60年代也發生過。而這些國家的這些年代,正是政府指揮棒揮得最起勁的時候,經濟發展增量卻遠遠超過了市場主導的英美國家。

關鍵問題在於產業的選擇。

鋼鐵、化工產品、能源礦物,雖然也有品質上的差別,但種類相當有限,市場上很少出現特別奇異的需求。

在以這些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中,企業的創造力並不重要,生產效率才是關鍵。而簡單工業品的生產效率是可以通過對工人的高效管理實現的。

最典型的例子——很諷刺地來自美國——就是泰勒標準鏟和福特汽車。通過合理的設計,企業把工人變成一個個機器人,每一個動作都是固定的、最高效的,當然也就無形中提高了生產率,使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價格優勢。

當時日本的重工業浪潮,也是在同樣的邏輯下誕生的。

美國人帶來的工會組織,在日本根本沒有起到作用。和美式的行業工人聯合工會不同,日本的工會以企業為單位,基本上和企業管理層一條心,很少組織工人罷工威脅企業。作為回報,企業往往從工人中擇優培養為管理層,而不是從外界空降職業經理人。

工人的命運和企業綁定,被稱為“企業戰士”,而不是為私利而工作的僱傭工,正如熱衷奉獻的國企老職工一般。

在生產簡單產品的車間裡,這些人可比創意十足卻坐不住的工人好用多了。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當然有生產就一定要有需求,不然積累無從完成。幸運的日本人很快就等到了這個機會——朝鮮戰爭。

美國在戰後自信心極度膨脹,國內的“反共”呼聲又風起雲湧,給蘇聯和新中國一點顏色看看是當時政壇的最高政治正確。講一個小插曲,當時有一部分侵華日軍的軍官受老蔣邀請登陸臺灣組建日本參謀團,本該限制戰犯出國的美軍聽說他們是去臺灣反共的,居然輕易就放行了。

所以朝鮮戰爭的爆發,似乎是一個必然,而日本則成為了朝鮮戰爭的前線補給基地。美國又一次扮演了冤大頭的角色,給日本國家主導又陷入緊縮的經濟系統注入了無數美元外匯,一路助推了日本工業的飛速成長。

正當美國因為朝戰氣喘吁吁民怨沸騰的時候,日本卻迎來了“神武景氣”。

三個幽靈在東京上空遊蕩

景氣歸景氣,50年代的日本畢竟還沒有到80年代那種內心膨脹的地步。當時的日本經濟學家和官僚清楚地認識到了日本經濟背後埋伏著三大隱患。

第一,是土地保護體制。

這裡提到的土地分為農業用地和城市用地兩部分。

戰爭時期,日本設立了《糧管法》,糧食由政府統購統銷,並且售價比進價還低,多餘的差額由

政府補貼。這養成了日本農民吃補助的習慣,不願出讓土地給農業公司,維持著低下的農業生產率,間接抬高了農產品價格,在不景氣的年代加劇滯漲的負面效果。

城市用地也差不多。戰時經濟體制保護了租房者的利益,房子一旦租出去房東就收不回來了;於此同時,地產稅和審計成本又很低。房東們於是寧可空關著房子也不租不賣。你能想象黃金時代的東京,在摩天樓邊上星散著幾間棚戶區麼?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使城市裡可以租住的房產物以稀為貴,房地產泡沫被埋下了伏筆。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第二,是生產率低下的中小企業大量存在。

由於日本央行和財政部(大藏省)不允許銀行破產,很多生產效率不高的中小企業於是也能拿到銀行毫無顧慮的貸款。這些小企業往往成為了大企業的代工廠,在經濟景氣時能夠通過低工資參與市場競爭,但在不景氣時往往由於資金鍊斷裂快速大量倒閉,很容易加劇市場恐慌情緒。

泡沫破裂得如此劇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的集體死亡。

第三,是不良的投資結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一證券事件。山一證券是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在1960年代為大戶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服務:首先由大戶們出錢,山一證券負責收購一些優質的“藍籌股”。股價上漲之後,山一證券再把股票轉移給旗下的小型投資信託公司。

這樣一來,大戶們得到了股票上漲的收益,山一證券賺取了手續費,接盤的是在信託公司投資的散戶。

在經濟景氣時這不成問題,可一旦股市下挫,散戶的錢都倒了黴了。

1964年,肯尼迪總統遇刺,美國股價下跌,日本也受到波及,股票暴跌。投資信託的散戶紛紛擠兌,加劇了股市崩盤,一場危機近在眼前。為了防止危機出現,時任財政部(大藏省)大臣的田中角榮對山一證券實施“無擔保、無上限”貸款,才總算穩定住了局面。

眼見政府如此慷慨,日本的投資機構此後更加肆無忌憚地搞起了投機性的投資,一直到泡沫破裂時仍未收手。

順便說一下事件中兩個主角的結局。

田中角榮由於穩定市場有功,被認為是果斷而明智的官員,後來被選民抬上了首相大位。任上他恢復了中日邦交,與毛主席有過一面之緣。你肯定對中學歷史教科書上兩位大佬親切握手的照片記憶猶新。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山一證券藉著央行貸款緩過了這次危機,仍然保持著四大證券公司的身份。但他們似乎對非法操作上了癮,在1980年代又推出了保本保息的股票理財產品,在股票下跌時故技重施把虧損轉嫁到下屬子公司賬上,最終被日本證券局強制關停。

兩者命運之差別,令人感嘆。

刺破泡沫的悲哀

這些隱患雖然常被提及,但日本經濟的高增長掩蓋了所有問題。

《貿易戰不好玩》裡介紹了日本與美國之間爆發的貿易戰,並說到美國對日元幣值的操縱擊潰了日本的外貿體系,並最終幹掉了日本。

這只是最終結果,中間的過程更說明問題。

由於日元快速升值,手持大量日元的老百姓有了更大的底氣進行消費,瘋狂購買國內外的產品,大大提升了內需;

1980年代中期出現的石油供過於求令油價大幅下跌,降低了日本製造的成本;日本央行連續五次調低了基準利率、增加貨幣供給並放開了商業銀行自主制定利率的權限。

這三大有利因素被日本人稱為“三重優勢”,在貿易戰大敗的情況下,還讓日本實現了增長。日本在黃金時代的經濟底力,由此可見一斑。

但泡沫的破裂只是時間問題,長期存在的隱患總有一天會爆發。

如果要追溯泡沫破裂的起因,還要從1989年12月說起。

當時日本央行總裁換人,上任的三重野康是一位敏銳的經濟官僚,特長就是抓不良資產。上任前他就經常強調:“工薪族努力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的社會是不正常的,必須縮緊金融,抑制地價上漲。”聽上去是不是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兩者的情況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日本國家小、市場小,到了80年代已經基本完成了全面的工業化和民眾創收,進一步進行工業投資的回報很小。而當時信息革命尚未到來,湧動的熱錢找不到出口只能滾向收益穩定的房地產泡沫。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另外,日本企業還找到了一種利用銀行自行調整利率的權限賺錢的手段。企業向公眾發佈可轉換債券,這是一種利率低於一般債券的票證,甚至比大企業存銀行賺到的利息還要低。大公司的財務主管於是利用這個價差,從股民手中募集鉅額資金,然後關進銀行保險庫,躺著就能賺錢,根本不需要費心思去投資。

沒有人負責生產,卻有人可以拿到現錢,這個結構顯然是不合理的。但有時候人們可能也沒有辦法,鈔票這個東西實在是太燙手了,必須找地方投資。如果市場已經進入飽和,又沒有技術突破創造新的生產需求,錢就只能參與投機。

所有的經濟危機和經濟泡沫,其實都是這麼來的。

另外一個問題,一般主流解釋不會說,拿出來給你開開思路。

前文述及,日本戰後經濟的第一波崛起,是因為軍工體制沒有被清洗乾淨,政府指揮下的“企業戰士”們奮力創造了簡單工業品的超高產能。但是到了80年代之後,人類對物質生活的需求開始向多樣化和定製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附加值很高,但也需要創意元素的結構,只能通過市場的自然調節來完成,日本政府和企業在這一次轉型中水土不服,造成實體經濟的困難。

在中國,看看山東和福建的國企和民企活躍度,再看看兩者的人均實際購買力就知道區別了。

沒點危機感是不行的

其實日本的經濟崛起,放在歷史上看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像把壓縮的彈簧解壓一樣,必然會釋放出強勁的動能。1950年,日本的農業人口占59%,到了1965年,這個比例已經降低到了22%。大量的農民走向城市,創造出了價廉物美的工業品。

當然這不是唯一決定性的條件,優良的人口結構也很重要。

今天日本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比近30%,這些人在60年代可正是壯勞力。而當時日本的老齡人口比例僅為9%。而戰後的饑荒也讓日本一代人不敢生小孩。正如《第一批90後已經不會生孩子了》裡所說,幹活的人多,花錢的人少,加上合理的經濟結構和一些時運,成就了日本的經濟神話。

這些條件是不是很熟悉?

日本衰落以後,中國正好也具備這些條件,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而且好消息是,日本此後踩到的坑中國暫時還不會遇到。

今天的中國,中西部仍然有大量有待開發的地區,信息革命也還沒有到達盡頭,錢是有地方可以去的。唯一的隱患,是信息革命帶來的投資需求似乎比空間上的投資需求更吸引資本的注意。

2013年到2017年,國內企業間的投融資流向如下圖。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圖片來自 城市數據團)

情況應該已經很明顯了,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再加上最近新興的網紅城市成渝兩地,

佔據了全國資本流動90%的主動權。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拿到的投資排名前三,而且遠遠甩開了第四寧波及之後的城市一大截。

在有限的幾個城市裡滾來滾去的熱錢,固然可以在信息革命的技術紅利終結之前為中國人帶來更豐富的互聯網產品,但小小几個城市的實體產業發展空間畢竟有限,免不了有一部分錢流入房地產——誰讓它們的區位優勢這麼明顯呢?

這才是中國大城市房價高的真正原因。和這個宏觀因素比起來,溫州炒房團都只能靠邊站了。

當然這樣的經濟結構和房地產泡沫,其實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遠沒有到日本80年代末那麼不堪一擊的地步。

不過仔細想來,日本從戰後起飛到90年崩潰,紅火了45年;78年改開算起來到今天,也40年了。在這個關口,沒點危機感是不行的。

本文授權轉自:非凡油條(id:ffyoutiao)

- 完 -

小通薦書

日本,一场迟到45年的地震

《工作漂流》

[日] 稻泉連

從《無緣社會》到《老後破產》

從《女性貧困》到《工作漂流》

重回想象之外的日本現場

8位日本年輕人的職場故事

8場“迷惘一代”的生命漂流

“低慾望”表象下的真實職場

年輕人“佛系”偽裝下的焦慮

因為不安,所以一直漂流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