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過去七、八十年代,雁門關外大同城的居民,那戶沒有兩三個用得油光油亮的瓦盆。院裡蓋醬甕的是瓦盆,扣醋甕的是瓦盆,房上曬糧食的是瓦盆,做飯盛水用的是瓦盆,下地送飯使的還是瓦盆。這些看上去耀眼、用起來輕便的瓦盆,把家家戶戶、房裡屋外點綴得火紅火紅。用得越年長,人們越喜愛,有的竟視為傳世家珍。可想人們對瓦盆的感情。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大同的瓦盆之所以有上千年的歷史製造業經久不衰,就在於在燒製上有外地瓦盆比不了的優越性,用過瓦盆的老年人都能回憶起來:這些瓦盆顏色鮮紅、火候適宜、捏製細膩、幫薄底厚、外型好看,用起來手輕,彈起來有聲。銷路遍及府城各縣和口外,很受人們歡迎,稱得上是大同傳統手工藝中的一秀。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據做過瓦盆的瓦窯村村民說,製作瓦盆也是一種不公開的家傳手藝,並且也有傳男不傳女的習慣。因此這項手藝到六十年代淘汰前,絕大部分作坊和燒窯,都是姚姓經營。原家譜載,其先人先是在現體育場附近的不浪村燒製瓦盆,那裡得多、土好。後來黏土用完,才選到了新地方建窯開場,就形成了現今的瓦窯村。瓦窯村附近土質更好,更適宜做盆,作坊離城又近,銷售更為方便,因而使這項生產更為發展瓦盆,今天看上去許是其貌不揚,當年也是幾代人錘鍊出來的手藝,特別是要和外地盆子較量,就得在製作上獨具一格。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據健在的捏盆藝人說,在當時,做紅瓦盆是非常講究的。他們在選料上用的是上好的黏土,反覆過篩,燜泥、踩泥、揉泥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特別是關鍵性的點火燒窯,日夜守候在場,掌握絕對火候,所以當時姚家的瓦盆“有打爛用不爛的”佳譽。同時他們燒製的花盆、帶耳的瓦罐、各種圖案的泥人模子,都是很有名氣的。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說起賣瓦盆兒,更為風趣。賣盆子的人,把盆子按大小摞成高高的寶塔形,放在箱架上,擔起來排成雁陣,顫悠悠地湧向南門,要是和瓜擔菜擔相遇,紅綠相映十分好看。說是瓦盆只能從南門進城傳說南門是火門,為火門助威,能把旺盛送給人家。這些盆擔進了南門,各奔東西,沿街逐巷吆喚,可以買,也可以換,不管是買和換都是成雙成對的交易,不能買單換單,這是當時大同人的大忌。這些賣盆者,把家家戶戶需要的盆子補充進生活中來,又把人們不需要的東西換出去實質上起到了調節作用,所以在當時很受大同人歡迎。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人們常說的除舊迎新,除了習慣上的過大年,還有換瓦盆這個意思。當然了,現在的大同市區,紅瓦盆早已絕跡,就是在大同的廣大農村也難得一見了。大同紅瓦盆雖然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大同人的廚房、飯桌,但卻留在大同人的記憶中,大同人的內心深處。

童年記憶:雁門關外,大同紅瓦盆的那些事兒

大同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