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中國式英語是啞巴英語?

似予君未至


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但國內說英語的人普遍採用中國式英語。這樣的方式不利於與外國人交流,在國外很可能啞口無言,造成交流障礙。學英語的人越來越普遍,但大多數學生學英語的方式不對。所以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不注重口語的練習,就會出現啞巴英語的情況。


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考試,應試教育的弊端使得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背單詞,不注重口語。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成績,這種只注重結果的學習態度是不對的。學習英語不應是通過背單詞的方式,刷各種英語試題。而是注重英語的發音,增強自己的語感,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讓英語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學習英語讓人受益良多,有機會去國外時,說一口流利的口語比背單詞更重要。苦學英語多年,但練習口語的時間很少。學英語要增加日常說英語的時間,創造交流英語的機會。學生應該改變學習英語的方式,與其每天乏味的背單詞、被語法,不如開口多說英語。學英語變成一個人的興趣,才能提高口語的水平,告別啞巴英語。


說口語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詞彙量,不斷學習新單詞,累積詞彙量。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增強語感,通過看外國影視劇、聽英文歌等,矯正自己的發音。當個人口語水平提升了,就會增加說英語的自信,在面對外國人時也能反應迅速的進行交流。


決勝網


為什麼中國式的英語是啞巴英語?

大家在學校學習的英語方法叫語法-翻譯法,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語法翻譯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是:

用母語翻譯教授外語書面語的一種傳統外語教學法,即用語法講解加翻譯練習的方式來教學外語的方法”語法翻譯法又稱傳統法,外語教學法源於拉丁語教學法,盛行於15—17世紀的歐洲,當時稱“語法模仿法”,是翻譯法的雛形。到了18—19世紀,西歐一些國家確定了翻譯法的教學地位,因此法重視語法教學而被稱為語法法或語法翻譯法,因繼承了拉丁語的傳統又稱傳統法。

教學流程:

1、分析新詞:列出課文新詞的單詞、音標及中文解釋,並逐個講解,學生跟讀;

2、講解語法:講解語法,列出課文中的相關詞彙,學生按語法規則進行英語和漢語轉換等;

3、分析課文:教師逐句念課文,學生分析語法與譯成漢語,老師及時糾正錯誤;

4、總結新課:學生跟讀課文。教師根據課文提問,學生根據課文回答;

5、佈置作業:拼寫英語單詞;各種語法填空;最後背誦課文。

以上流程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因為我們在學校就是按照這種方法學習英語,簡而言之學的是英“文”,而不是英“語”。語法-翻譯法教學方法只重視書面語,而忽視口語教學,強調翻譯的作用,使學生容易養成使用外語時依賴翻譯的習慣,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外語範文和模仿範文進行寫作的能力,以應試為目的。通過這種學習方法,我們在聽和說英語的時候,就是翻譯成中文的過程,根本反應不過來,在英語表達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應的英語單詞,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想任何語法知識去組織語言,我常常聽一些英語考試成績很好同學說,“口語的時候,來不及想什麼語法了,現場能想幾個單詞就脫口而出,不管是不是中式英語。”難道是他們不熟悉語法知識嗎?其實是根本沒時間想。

要解決啞巴英文這個問題首先要回憶一下我們是如何流利掌握一門語言的。

我是客家人,講客家話,但是因為從小到大喜歡看粵語電視臺,所以粵語只會聽,不會講,後來在廣州上大學,周圍同學基本上講粵語,所以就很快學會講粵語,雖然還是有些詞語發音不標準,不過,我發音最標準的是在電視上聽得最熟悉的語句。然而,從北方來的同學,學習講粵語就很困難,基本上大學四年畢業了,都講不好,甚至有些講得還沒英語流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中一個很大原因是北方的同學之前比較少聽到粵語,大腦存儲的粵語正確發音很少,增加了他們學習粵語的難度。學習語言聽是很重要的,因為十聾九啞。聽不見的人,通常無法正確發音,因為我們的聲帶,會根據聽到的聲音來不斷調整肌肉的震動,不管這個聲音是自己的還是外部環境的,就像我們把文稿輸入電腦一樣,必須先看文稿(儲存在大腦的聲音),然後通過鍵盤(聲帶)打印出來,如果大腦沒有存儲正確的聲音,聲帶就無法發出正確的語音來。例如,歌手在舞臺唱歌的時候常常需要帶著耳機,很多人以為是提示歌詞的,其實耳機裡面的是歌手自己的聲音,因為舞臺太大,臺上聽不到自己的唱歌的聲音,就無法唱下去了。所以要避免啞巴英語的正確途徑是:

1、通過一幅圖畫或情境,記憶標準的英語發音,比如說看到一個蘋果,大腦就會出現apple這個聲音,看到一個悲傷的表情,就能出現sorrowful的聲音,避免使用中文翻譯,充分建立外語的直接反應;

2、大腦儲存了大量聲音之後再模仿輸出英語句子,能做到看圖造句;

3、增加閱讀,作為提高聽力和對聽力輸入的補充;

4、大量說英語,做到根據連續的場景,表達一個流暢的故事。


鹹魚學院


那麼努力的學,怎麼還是啞巴英語?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所以學不好,學成了“啞巴英語”。

英語學習的本質是學習別人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

而我們卻變成了死記硬背、應付考試。


Sorry,My English is Poor,I Can’t Understand You——這是L君掛在嘴邊最經常說的一句英語。當然,這句話他也練習了很久。如果遇到外國的朋友或外國陌生人在中國向他問路,L君的反應就像被人劫持了一樣的誇張和害怕……其實,為了攻克英語,他曾買了好多英語書,下載了好多學英語的軟件,還報了英語培訓班……都無濟於事。

現實生活中,類似我們L君這樣的例子有成百上千,這只是活生生的一個啞巴英語的個例。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有4億人學習英語,他們為著圓夢、旅遊、留學、出國、遊學、移民、工作晉升等等不同的目標,一直在努力。然而國人學英語最大的痛點則是啞巴英語。而且據瞭解,中國學生在雅思口語考試中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當然,造成L君英語學不好的關鍵原因是——方法不對。所以造成了這個結果:你很努力的在學英語,但是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一點點被挫敗……

我們大多數人學英語,是把英語割裂成聽、說、讀、寫各個部分,要麼在語法上花費很大功夫,要麼在詞彙方面下功夫。


正確的語言學習方式應該是以興趣為出發點的過程:

詞彙、語料積累→英語語境閱讀→英語思維形成→配合寫作→找機會練習口語


曾敏敏老師


為何平時在工作中還能隨處可見“啞巴英語”的現象?

我們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大家都知道英語非常重要,但為什麼我們從小就開始學英語,還是啞巴英語呢?

和二十年前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有關,即高中到大學的語言學習銜接問題。應試為主的中高考考綱和各類社會英語考試目標,前後相對比較孤立的,有斷層。

過去高中英語教育,關注詞彙、語法和閱讀;大學則更強調聽力和口語,這個在高中是弱化的,高考所佔比重很小,有些省份甚至不考口語僅作為參考分數。舊時的教學目標脫節造成了現今三四十歲從業人員中較多的“啞巴英語”,而這種情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將會越來越少,所以大家不用擔心。

啞巴英語更多是我們傳統英語教學體系出來的,對於目前的中小學來說,中國式英語已經和啞巴英語說“byebye”啦!

因為現在的中小學和大學都非常重視口語教學,很多學校不惜重金聘請外教來給孩子們上口語課進行強化訓練。對於偏遠地區的學生,英語教學部門特設分級分層教學,讓學生充分開口練習。

所以大家不必擔心90後以後的孩子英語水平,隨著國力的提升和對外合作的加強,英語作為必修課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甚至筆者看來有過之無不及。

根據報道,教育部正在組織研製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及與之配套的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這意味著,我國將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外語測評體系,貫通小學至大學。

據瞭解,新制定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劃分為九個等級。其中,一二級大致對應小學水平,三級對應初中,四級對應高中,五六級對應大學,七級對應英語專業,八九級對應高端外語人才。同時,中國的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也將與國外成熟英語評價體系相對接

(注:圖片僅供參考,最終確定的量表將由教育部統一公示。)

隨著全國測評標準逐漸統一,學生的外語能力測評標準及考試也會得到國際認可,應該說業內人士還是非常期待的。

除對聽、說、讀、寫等技能進行描述外,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還構建了“語用能力”量表,包括筆譯、口譯能力量表,這在國外的語言能力量表中都鮮見,填補了國內外語言能力量表的空白。

所以,我們要對中國式英語有信心,因為經過幾十年的英語教育研究,國內有大批熟諳國外教學理念又從事國內英語教學多年的學者,他們正在改變著這個現狀,並且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英語教育會走雙軌通道,即把漢語推向世界的過程。學好漢語,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蘇珊職場進化論


確實,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中國式的“啞巴英語”一直都被輿論所詬病,問題出在哪裡,其實我們都清楚,應試教育過於重視背單詞和學語法,卻忽略了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核心“聽與說”的訓練。。。

中國式啞巴英語有多誇張?

有心的朋友可以在網上看看,各類英語學習論壇上關於“啞巴英語的”討論,隨便看看就會發現許多學生詞彙儲備量隨便一測都是過萬了,但就是這些詞彙量過萬的學生,依舊在迷茫,為什麼自己腦子裡裝著1萬個單詞,用英語和人交流時仍然是“說不溜,聽不懂”,掌握3500高頻詞就已經能夠滿足日常交流了,為什麼背會一萬個單詞的中國學生,依舊是啞巴英語?

這就要從語言的邏輯性說起了。。。

語法和詞彙量為什麼無法決定你是否能用英語交流?

作為兩種起源完全不同的語言,漢語與英語的語言邏輯具有極大的差別。所以,當我們嘗試用漢語邏輯去說英語時,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的去搜尋詞彙表達,拼湊出來的句子往往無法符合英語的邏輯,甚至是完全扭曲的意思,自己說的磕磕絆絆,老外聽得也是雲裡霧裡。。。

而當老外整句大段的和我們說話時,因為不具備英語邏輯,聽得過程其實是在嘗試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去理解,整個交流的過程,信息量越大,聽得越痛苦,想聽懂,幾乎不可能。。。

所以,決定我們是否能用英語交流的關鍵,不在於我們背會了幾萬單詞,而在於我們是否掌握了英語的語言邏輯性!

一些自學英語的經驗分享

妙爸發現想要自學英語的朋友真的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很多朋友會迷茫於如何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妙爸在過去的悟空問答中也總結了一些自己的自學經驗,想要了解一下的,大家可以在今日頭條或悟空問答中搜索一下《零基礎學英語,應該怎麼規劃?》

好了,就說這麼多了,希望妙爸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妙爸超努力


提到這個問題我或許最深有感觸,本人本科英語專業,研究生考了MTI(英語翻譯碩士),總共學英語超過了7年,這還是沒有算上小學到高中的英語。

在我遇到過的這麼多英語專業的同學中,能夠自由表達,並且發音清晰飽滿的(還遠不到地道口音),總共也不佔一半,大多數同學就連基本的發音都成問題。當年上本科的時候,我也是一個啞巴英語者,雖然經歷過高考英語,但那畢竟是用來考試的應試英語,學了那麼多年從來沒和別人用英語交流過,頂多也就是朗讀課文而已。到了大學,由於選了這個專業,所以不得不強迫自己開口,說到這裡還得感謝我有個活潑外向的室友,因為他本人愛好英語,並且時常走路的時候都在說英語,從那以後我也天天跟他一起慢慢用英語交流,起初連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都成問題,但是偶然的一個晚上,我和他走在校園裡,一路用英文交流著,當然旁邊的同學看我們彷彿像看2個SB一樣,突然我說出了一個完整的句子,並且十分流利順暢,當時同學很吃驚,從那以後,我彷彿獲得了自信,天天和他練習英語。

大學寢室總共6人,而且都是英語專業的,只有我和他不怕丟臉,在宿舍裡也經常說英語,其他室友被我們帶動了,之後也漸漸加入進來,於是晚上的臥談會就成了我們的英語辯論會,我至今仍然懷念那青蔥的歲月。

中國學生很多成為啞巴式英語,主要原因是因為害羞,怕出錯,怕丟臉,怕自己發音不好,語法錯誤引起別人的嘲笑,但是外國人說中文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即便他們也只會“謝謝”“你好”“啤酒”幾個單詞,也絲毫不會讓他們感到難堪!

想要終結啞巴式英語,最簡單直接又有效的方法就是說出來,當然這裡面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外籍友人和你練習英語,當年馬雲就是這樣練習英語的;如果不能的話,就找個喜愛英文的同伴,或者加入英語社區或者群體,一般城市都會有每週英語角活動,即使是中國人你也要敢於表達自己,等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突然脫口而出一個句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種感覺是多麼的美妙!

另外現在網絡課程也很方便,可以找一找提供外教的網站進行一對一訓練,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這裡我就不說哪個品牌了,免得有人說我打廣告,如果實在有興趣的話,可以私信我,我單獨給你們介紹!


結語:祝願各位英語愛好者能夠早日脫口而出!


職場領航


中國不僅有“啞巴英語”,還有“啞巴數學”,“啞巴語文”,“啞巴化學”,“啞巴物理”等等,只是在英語上體現的最明顯。造成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應用場景。



以後不敢說,但是以前至少80%的學生極少在學校之外的地方能用到英語,他們沒有機會出國,生活中遇不到用英語交流的人,不會去看英文書籍,看的國外影視也都是帶字幕的,我實在想不起來一個普通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有什麼機會可以用到英語?

有多少人從初中到大學,苦苦學了將近十年英語,到頭來連幼兒園的英文繪本都讀不好?又有多少人偶然遇到一個用英語問路人就憋的滿臉通紅?

古人云“學以致用”,當一門知識缺乏廣泛的應用場景時,它就應該成為小眾人群的鑽研領域,而不是讓所有的人花大量的精力去學習一門一生都很少用到的知識。這就像一個故事中所講的一樣,一個小夥子歷盡千辛萬苦,勤學苦練終於學會了屠龍之技,最後卻發現世上根本沒有龍。

正是因為缺乏應用,一旦脫離了國人自己給自己設置的英語考試,英語就被束之高閣。正是因為缺乏應用,所有的教學方向和方式都只能圍著考試轉,學校對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應用,學生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考試不是應用,這與我們心中讓學生有能力應用英語的期望不是南轅北轍嗎?

與此類似的還有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你要不信現在去做做初中那些求證這個角等於那個角,這個邊等於那個邊的題目,我就真不信你上過大學就能做出來!!!


超級女兒奴


我們一般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四大語系,而英語和漢語分別屬於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不同的語系之間自然有很多學習的阻礙,也可以叫做遷移,當然遷移也有正向和負向之分。正遷移是指漢語中某些規則或使用習慣能夠幫助英語學習或理解記憶;而負遷移指的就是漢語中的這些規則、語法對於英語學習造成的阻礙,例如:英語中的時態,在漢語中是沒有時態的,至少時態的表示方式差別很大,這就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難理解英語的部分內容。

英語的學習除了大量英語語言材料的輸入,還需要經過大腦的學習系統解析之後大量輸出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的循環。而中國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環境,只有在課堂上才能接觸到語言材料和語言的聽說讀寫的練習,下課之後學生們大多還有其他的課程要學習,能夠留個英語大量練習聽說的時間很少,所以學生大多無法很好地將英語說出來。

而且中國的應試教育模式也限定了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目的是為了考試,而不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技能,大多數家長也只是追著孩子們要求拿到考試的高分,而考試成績和英語能力並無直接關係,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費心學習的英語並沒有被當做生活和技能工具使用,英語的刺激減少,輸出減少,因此,英語逐漸被遺忘,之前學過的也都還給老師了。

再就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學習英語並不是出於愛好或追求,導致英語學習的動力不強,語言學習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和熱情,並且要敢於開口,而中國的孩子們由於各種原因,很羞於開口說英語,他們總覺得自己說的不好,或者說了別人也聽不懂,再加上一些不良老師的錯誤誘導,只喜歡那些英語說的好的或者愛表現的孩子,讓其他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加不願意開口,資源的分配不均。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和國際漢語老師,我特別期待有一天中國人能夠不再被考試困在狹小的英語天地之中,至少我們可以擺正學習英語的心態,我們出國旅行的時候能夠多一種和外國人溝通的語言,廣袤的世界等著我們去發現。


謝恩了沒


我是一個英語自學者,研究英語已經很長時間,現在的職業是英語老師。

從一個零基礎英語學習者,變成一個老師,走過很多的彎路。可以說學生現在面臨的困難我曾經都經歷過。

你也許曾經聽過如下的學習方法:

1.應該先背單詞。

2.應該先研究語法。

3.應該加大閱讀量。

這些說法對嗎?我告訴你,這些是對的,但是也不對。為何呢?

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掌握中文的學習過程,你就會發現,一開始,你根本就沒有背那麼多的單詞,研究那麼多的語法,閱讀量更加談不上。所有這些方法的掌握,恰恰是你上學之後完成的。而在你上學之前,其實你就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了,只是說聽起來還不那麼像回事而已,學校的教育只是將你的中文水平規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拉伸一個層次罷了。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農民和一個大學教授都會講中文,只是由於知識層次的不同,講出來的東西或者粗糙,或者精細而已。但是你能說,他們不會講中文嗎?顯然不是的。

但是你可能問,這和啞巴英語有什麼關係?

回到我們前面說的前三點學習方法,背單詞,研究語法,閱讀量,這三者有哪一點可以脫離語音呢?不管你是出聲也好,默讀也罷,其實都是不自覺的在發出聲音,就如同你在看我這篇文章一樣,即便是默讀,你在自己的心裡也是在發聲的。作為表音文字的英文,更是如此。語言本質上並非是文字信息的傳遞,而更多的是聲音的交流。聲音承載著信息,互相傳遞才有了依託的載體。

然而在傳統的語言學習裡,英語發音是被完全忽視的,我常常回憶在校的英語學習,發現發音的學習比例所佔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到十五,除非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一般院校提供這方面的學習機會也是少之又少。如果你本身沒有經過訓練,形成一個還不錯的發音體系,你又用什麼來維護你的單詞,語法知識呢?閱讀更是談不上了。從我們吸收知識的結構上來說,正是因為你能馬上讀出來,才能很好的去解決接下來的問題,不然一切都是無用功。知識的吸收層次是先讀,再理解,最後吸收。而絕不是先看,再研究,再去讀。有眾多的啞巴英語學習者,也就見怪不怪了。

若想改變學習英語困境,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發音的問題,根據我個人經驗,學習過程不應該少於三個月,每天的學習時間,不應該少於一個小時。這個時間足夠你去形成自己的發音體系,然後再去解決接下來的問題。當然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資源,去找他們帶著你訓練就好。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若是有不懂的問題,回覆裡諮詢我就好。

最後,祝你好運。


英語老師MrAn


你好,我是徐老師,一個喜歡鑽研趣味背單詞以及簡單英語教學法的斜槓青年。平時的愛好就是喜歡看看美劇,聽聽英文歌。為一名資深的英語老師,如果你有一顆想學習英語的心,一定要關注我,我會隨時分享有關學習英語方面的各種小知識以及小妙招給大家,歡迎評論,轉發,留言。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中國的英語教育主要是以應試考試為主,通常就是做題講題,除了在初三中考以及高三高考的時候會突擊一下聽力。


第二:中國的小孩子普遍相對於外國的小孩子來說,靦腆和羞澀,不太願意在外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家長也沒有在這方面積極培養。學語言本來就是要大膽地去說,然後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


第三:平時在學校老師也不太注意這方面的口語培養,教育體制的限制,讓很多老師都不敢大展拳腳去給學校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久而久之,老師以及學生雙方面就默認,學英語就是要不斷做題。


第四:就是害怕自己說錯,怕被別人笑話。大環境下,很多學生覺得莫名其妙地說英語特別尷尬,覺得你是在炫耀自己什麼的,久而久之也就不難看出中國孩子很多到最後都成了啞巴英語。


第五:沒有一個好的口語訓練對象,因為如果學生之間互相說的話,難免會造成不能及時糾正語法錯誤以及其他問題的條件,與外教聊天又不太切合實際。最關鍵的是,對於中國孩子來說,缺少的是一個語境。


以上是徐老師經驗的整理和分享,希望對於你的問題有所幫助,如果您覺得有價值,希望您收藏,轉發,一起幫助到更多的人!大家也可以私信或者評論留言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