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品藏小課堂丨古人為什麼要在門口放門檻

品藏小課堂丨古人為什麼要在門口放門檻

品藏小課堂丨古人為什麼要在門口放門檻

古人為什麼要在門口放門檻

古代的門檻,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誰家的門檻越高,說明主人身份越尊貴。如紫禁城的門檻就非常高,如果不抬高腳,是不容易邁過去的。皇家這麼設計,是有深意的。當文武百官上殿的時候,大家邁步進來,跨過門檻,就需要彎腰。而在跨過門檻之後,更要一直保持彎腰的姿勢,表示自己不敢正視龍顏,是對皇上的畏懼和尊敬。而皇家的門檻,也不是想怎麼跨就怎麼跨,更不是誰想跨就能跨的。一般的官員不能從正中邁過門檻。文官要從右側進來,武官從左側進來。七品以下的官員,則只能翹首企盼了,因為他們連進門檻的資格都沒有。

封建社會有森嚴的等級觀念,所以裝門檻便成了傳統建築的定製。一般而言,宮門、院門、山門和墓門都要裝門檻。宮門、院門體現家族的地位和身份,裝上門檻可以理解,為什麼山門、墓門也要裝門檻呢?

入山門是要參拜佛祖,需要虔誠,常常三步一叩首。跨門檻,更是表示對神佛的尊敬。而墓門裝門檻,也是對死者的尊敬。

品藏小課堂丨古人為什麼要在門口放門檻

單身要罰款

宋仁宗時期讓男子十五歲娶,女子十三歲嫁;明太祖規定男子十六歲而娶,女子十四歲而嫁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罰款的,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有女兒十五歲以上至三十歲還沒有嫁人,罰款600錢;唐代男子二十歲以上,女孩十五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