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是美軍部署的第一種機動部署中程防空導彈,也是目前仍在使用最大年紀的西方國家地空導彈系統老古董,包括臺灣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目前還在用它。

發展過程

冷戰開始後,在歐洲地區華約、北約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峙。面對華約國家一溜排開的戰爭機器,就是強大如美國也不免心生畏懼。儘管美國空軍有信心奪取歐洲戰區的制空權,但承受壓力最大的美國陸軍可不願把希望都寄託在這個剛剛反出家門的軍種身上。大戰之中,對空保護傘這種玩意還是自力更生打造的要更靠譜一點。所以美國陸軍於1952年開始研製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地空導彈系統,代號為SAM-A-18Hawk(Homing All Way Killer)。1954年7月,陸軍向雷神公司授予了導彈的開發合同,向諾斯羅普公司授予了發射器、雷達和火控系統的開發合同。第一次發射XSAM-A-18是在 1956年6月,並於1957年7月完成初步開發。60年代初開始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基礎版的霍克導彈由M22E8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4片大型三角形彈翼,配備54公斤高爆破片戰鬥部,使用碰炸引信和無線電近炸引信。該彈由X波段連續波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制導,有效作戰區域為2-25公里。霍克導彈連使用幾種不同的地面雷達和控制系統。雷達系統包括用於高/中空威脅探測的AN/MPQ-35C波段PAR(脈衝搜索雷達)、用於低空威脅檢測的X波段連續波搜索雷達AN/MPQ-34,跟蹤目標並提供目標照射的X波段AN/MPQ-33(或-39)HPI(高功率照射器) 以及AN/MPQ-37ROR,這是一種K波段脈衝雷達,在其它雷達受到干擾時提供測距數據。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自行式霍克就是這玩意

霍克導彈由M192三型導彈牽引發射器運輸和發射。1967年,美國陸軍還試驗了一種自行式霍克系統,該系統使用M727(改裝M548運輸)車輛。第一批霍克導彈連於1969年配備了自行式霍克,但該系統現已不再使用。

霍克服役後,美軍發現不少問題。比如該彈的天線為拋物線,但天線的靈敏度不夠,當導彈俯衝攻擊低空目標時,常因為地面雜波等原因丟失目標。為了對付70年代的低空威脅,美國陸軍於1964年開始了霍克改進計劃(HAWK/HIP)。這包括對霍克系統進行多次升級,包括增加數字化數據處理信息協調中心,用於目標處理、威脅排序和攔截評估。AN/MPQ-35PAR、AN/MPQ-34CWAR、AN/MPQ-33/39HPI和AN/MPQ-37ROR分別為升級型號AN/MPQ-50、AN/MPQ-48、AN/MPQ-46和AN/MPQ-51所取代。霍克導彈本身升級為MIM-23B I-HAWK(改進後的霍克)。MIM-23B採用了新的M112火箭發動機,高爆破片彈頭增至74公斤,半主動連續波導引頭採用了更先進的倒置接收機體制,拋物面天線改為低副瓣的平板縫隙天線。研製過程費了不少勁,改進型霍克系統終於在1971年投入使用,到1978年,所有美軍霍克導彈連都已換裝。MIM-23B採用全程半主動比例導引體制。彈長為5.03米,彈徑為0.36米,翼展為1.19米,重量為634公斤。導彈最大速度為2.8馬赫,最大過載15G,有效射程範圍擴大到1.5-40公里(高空),2.5-20公里(低空),最低射擊高度為60米。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這是伊朗仿製的霍克導引頭,可見平板縫隙天線

從1977年開始,美軍又啟動了多階段霍克產品改進計劃(PIP),主要目的是改進和升級地面設備。

PIP第一階段用AN/MPQ-55改進型連續波搜索雷達(ICWAR)取代原雷達,並通過增加數字MTI(動目標指示)將AN/MPQ-50脈衝搜索雷達(PAR)升級為改進的PAR。增加新的"陸軍戰術數據通道"。信息協調中心也增加了計算機的存貯量及新的軟件,從而,增加了目標數據交換和指令能力,使得"霍克"可射擊由遠方雷達提供的目標。PIP第一階段系統於1979年投入使用。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的脈衝搜索雷達

PIP第二階段,於1978年啟動研究,1983年至1986年投入使用,通過採用現代固態電路更換電子管器件,將AN/MPQ-46HPI升級為AN/MPQ-57,並增加了TAS(跟蹤輔助系統),型號為OD-179/TVY,為電視光學跟蹤系統,以提高在強電子對抗環境下霍克的可操作性和生存能力。

PIP第三階段於1983年開始, 並於1989年首次被美軍部署。第三階段是一次重大升級,大大提高了大多數部件的計算機硬軟件(連續波搜索雷達被升級為AN/MPQ-62)處理能力。增加了單目標掃描檢測能力,並將HPI跟蹤照射雷達升級到AN/MPQ-61標準,增加了低空多目標射擊(LASHE)系統。該系統使用一矩形天線,發射扇形波束,可覆蓋多枚飛行中的霍克導彈,使得霍克可同時攔截多個低空目標以對抗飽和攻擊。但PIP三階段的霍克系統不再使用ROR。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的跟蹤照射雷達,很萌吧?

隨著C3I系統的不斷完善,80年代中後期,霍克系統與“愛國者”導彈系統後來也實現了聯網。兩系統之間可以進行數據交換,可由“愛國者”導彈的信息協調中心分配目標,控制霍克導彈進行射擊,使得集成後的雙系統具有更高的殲毀率。

就導彈本身而言,MIM-23B 在升級PIP的同時也得到改進。1982年左右服役的MIM-23C提高了電子對抗的能力。MIM-23D與MIM-23C相似。

1990年服役的MIM-23E和MIM-23F分別是在MIM-23C和MIM-23D基礎上發展的,提高了在強雜波干擾環境下的低空射擊能力。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導彈陣地

199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展示了經過改裝的洛馬AN/TPS-59戰術遠程雷達用於搜索和跟蹤戰區彈道導彈。AN/TPS-59V3可在475公里範圍和150公里高度內跟蹤目標。雖然沒有實際射擊,但相關測試促使四等人升級具有反導能力的霍克系統。MIM-23G/H霍克型導彈升級為增強型毀傷效果配置,分別命名為MIM-23K型和MIM-23J。MIM-23J/K有新的大顆粒碎片和新型引信電路,使其能夠有效對抗彈道導彈。在1994年,幾次在白沙靶場攔截射程為120公里的MGM-52長矛短程彈道導彈都取得了成功。從這倒能看出四等人追求也不高,霍克能攔截的只要是個彈道導彈就成,管它是什麼級別的呢。MIM-23K導彈和AN/TPS-59(V)3雷達從1995年起於海軍陸戰隊投入使用。MIM-23L和MIM-23M導彈有MIM-23K和MIM-23J的新引信電路,但沒有後者的新彈頭。

下表列出了MIM-23B的發展情況以及相應的測試和評估版本。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各型MIM23

美陸軍也曾短暫使用過MIM-23K,但沒用來反導。人家有更好的"愛國者",憑什麼用你這破爛?陸軍最後一支現役霍克部隊於1994年撤編,最後一支陸軍國民警衛隊霍克導彈連在1996/97年期間撤編。"霍克"被分別用於中高空防空和低空防空的"愛國者"和FIM-92"毒刺"取代。

從1998/99年開始,連四等人也開始逐步淘汰霍克,以FIM-92"毒刺"取而代之。

編制及操作

霍克導彈部隊的最大編制為營,一個營下轄3-4個連,因各國情況而異。比如冷戰期間西德軍隊部署了9個霍克導彈營,每個營4個連。而法國的三個軍則各有一個防空團:有一個團轄4個霍克導彈連,另兩個團轄3個霍克導彈連及一個自行高炮連。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導彈陣地,網圖侵刪

每個霍克導彈連由6個3聯裝發射架、1輛中空目標搜索雷達(脈衝體制)車、1輛低空目標搜索雷達(連續波體制)車、2輛大功率照射雷達車、1輛測距雷達車(PIP三階段取消)、1輛連控制中心車、1輛信息協調中心車(PIP三階段取消)、12輛拖車(每車裝3枚導彈)、3輛M501運輸裝填車(能夠在幾秒鐘內裝填3枚導彈)以及 6部60千瓦 400HZ發電機組等組成。霍克系統的每個發射架可載3枚導彈,操作手在戰鬥準備狀態才轉動發射架。

典型的單發導彈射擊過程如下: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霍克發射

1、搜索及檢測 從兩種搜索雷達接收的目標回波參數滿足確定的自動檢測準則時就發生目標檢測事件,然後進行自動威脅估計。

2、敵我識別 與敵我識別雷達取得的應答回波信號進行相關,自動數據處理後即可識別目標。

3、威脅等級判斷 由自動數據處理器完成威脅等級判斷並用符號通知指揮官,在"正常"方式下,指揮官必須"接收"目標,才能進行以後的程序。

4、目標分配 自動數據處理器自動地將目標分配給火力單元。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再射一發

5、跟蹤 在整個射擊過程中,跟蹤照射雷達鎖定並跟蹤所分配的目標。

6、發射 發射架使用照射雷達的數據去引導併發射導彈。導彈在離·架以後的幾秒鐘內鎖住並跟蹤目標。

7、飛行 從導彈發射開始飛行一直到接近目標引爆導彈的戰鬥部。

8、射擊效果估計 導彈戰鬥部引爆後,操作員利用照射雷達的多普勒數據判斷導彈是否摧毀目標,是否還需再發射

作戰歷程

霍克導彈除了裝備美國陸軍和四等人,還賣給了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色列、伊朗、法國、德國、瑞典、荷蘭、比利時、丹麥、挪威、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土耳其、巴林、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嗯,還有海峽對面的臺灣,購買的是PIP第三階段的霍克。80年代中期中美蜜月期間也曾經有傳聞美國可能向中國出售霍克導彈以對抗蘇聯空軍。不過隨著中國引進了法制響尾蛇無線電指令制導地空導彈技術和意大利"阿斯派德"半主動雷達制導地空導彈技術之後這一傳聞就銷聲匿跡了。

霍克導彈自從60年代投入使用以來,並沒有在當初設想中最可能的歐洲地區刀頭飲血,反倒是在中東、兩伊、乍得等亞非地區的多場戰爭中頗露了幾把崢嶸。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以色列的霍克,這貨可是六親不認

1967年6月5日,霍克導彈首開紀錄:以軍部署的MIM23A擊落了一架在迪莫納附近的內格夫核中心上空飛行的以軍法制達索MD450“神秘”飛機。對外說法是這架飛機即將墜入內格夫中心,你信嗎?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以色列空軍的“神秘”飛機

1969年3月21日中午,部署在西奈地區Kantara鎮以北的Baluza的以色列霍克導彈連探測到一架埃及米格-21飛機。該飛機是從塞得港機場起飛的,在沿蘇伊士運河由北向南飛行時,以軍控制員塔米爾在雷達上一直跟蹤著這架飛機。當米格-21突然轉向霍克導彈陣地時,一枚霍克導彈隨即發射,米格機在6,700米高度被成功摧毀。在消耗戰期間,霍克導彈擊落了在8-12架敵機。據簡氏報告:12架分別為1架伊爾-28、4架蘇-7、4架米格-17和3架米格-21。

1973年10月的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在Abu-Rodes油田發射75枚霍克,擊落阿拉伯方面12-24架飛機。

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的霍克導彈擊落一架伊朗F-5。而同期至少40架伊拉克飛機被伊朗的霍克導彈擊落。特別是1986年2月12日,9架伊拉克飛機在"黎明8號"行動中被伊拉克南部奧法附近的一處伊朗霍克導彈陣地擊落。在這些飛機中,有蘇-22和米格-23。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伊朗人對霍克很有感情,都移植到F14上了。

1987年9月7日,法國陸軍第403防空團在乍得-利比亞戰爭期間,用MIM-23B擊落了一架利比亞圖-22。這一戰例的特殊性在於霍克導彈陣地的地理位置,離邊境僅幾英里。利比亞的空襲開始於乍得本土以外,只給了法國人很短暫的機會向入侵者開火。攔截幾乎發生在導彈連的頭頂。圖-22的碎片和未爆炸彈落在陣地上,所幸沒有人受傷。

1990年8月2日,據稱防禦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霍克導彈擊落了多達14架伊拉克飛機。但只有一架米格-23BN和一架蘇-22被證實擊落。後來伊拉克部隊繳獲了4-5個科威特的霍克導彈連並聲稱重新部署以對付多國部隊,不過美軍只用了72小時就全面更新了機載干擾機,因此在海灣戰爭中這些霍克沒有起任何作用。

評價

霍克是一種中低空中程導彈,在幾場戰爭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後期也不斷改進,可以看出其主要方向是合併中高空與低空搜索雷達、增添戰術數據交換能力、提升自動處理與多目標射擊能力、增強抗干擾和地面雜波能力等。但由於系統本身是50年代的設計架構,決定了其多目標交戰能力弱、系統集成化程度及可擴展性低、機動性差,因此在新一代中程防空導彈產品如紫菀、SA17、紅旗16等系統大量湧現之際已經逐漸被邊緣化。只有在技術水平比較低的用戶例如臺灣手中還繼續作為中低空防空的主力。其未來的走向也是逐漸與"愛國者"等中高空防空系統融合,成為其負責中低空的一個子系統,在對抗中儘可能發揮其較為輕便易於部署的特點儘量發揮餘熱,但是在對抗新一代的以無人機、複合制導、遠程超音速為特點的反輻射系統方面會越來越力不從心,最終淡出防空系統的舞臺。

經歷了三次戰爭的美製老古董“霍克”地空導彈,臺灣還在用

新生力量登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