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精準防疫靠什麼?徐匯大數據超級工廠來“解題”

精準防疫靠什麼?徐匯大數據超級工廠來“解題”

徐彙區疫情防控指揮平臺。 徐彙區行政服務中心、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大數據中心供圖

累計訪問10914987次、累計復工備案16584家、沿街商鋪累計用工登記13069人……人們看到的是一串串成千上萬的數字,而看不到的是數字背後的故事。

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徐彙區憑藉在基礎數據領域的先天優勢,打造了一座大數據的“超級工廠”,而出產的大數據“產品”正不斷支撐基層、企業和商鋪等領域的全面復工復產復市。

數據多跑跑,基層少上門

“您好,請出示您的隨申碼。”一上午時間,同樣的話,上海南站執勤民警小顧已不知重複過多少遍,而對於這樣的過程他卻直言已經輕鬆很多。

“相比以前通過警務隨身pad,對每個入滬旅客一一查驗身份證而言,工作量已經小了很多。”小顧直言。隨著上海市全面啟用“隨申碼”,要求每位入滬人員都必須填寫,入滬人員健康狀態一目瞭然,這是基於信息手段在檢查效率上的提升。

而對於上海南站這一重要入滬“大門”而言,光是如此還不夠,徐彙區大數據中心藉助其獨有的數據優勢,針對性開發了應用場景“上海南站客流分析模型”,幫助南站的一線人員在檢查時間上做了進一步壓縮,可以精準估計到某個特定時間段的客流量。

模型開發組核心成員胡喆介紹:“通過市級部門的協調,我們對接了火車客票系統,建立南站返滬人員排查工作實戰場景,可獲取未來24小時的南站到達旅客情況。”經過對2月份客流數據進行趨勢的分析,開發小組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月南站日均旅客數量5000人,主要集中在9點至10點、12點至13點兩個時段,平均客流量佔全天的40%左右。

基於此特點,徐彙區大數據中心給南站有關部門提出了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強這兩個時段的工作力量投入,確保南站日常運行平穩的同時,對返滬人員進行精準且有序的排查工作。

效果好不好,當事人最有發言權,南站管委會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握有兩大‘利器’,一個是隨申碼,另一個就是客流分析模型,有這兩大‘神器’加持,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精準防控,對於長時間奮戰在一線的同事來說壓力會小很多。”

精准防疫靠什么?徐汇大数据超级工厂来“解题”

沿街商鋪“亮碼”檢查。 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驚喜”的背後是“精細”

如果說大數據賦能於基層減輕了一線防疫人員的壓力,那麼大數據賦能於企業,則避免了企業主來回跑的苦惱。

經營著一家小型互聯網公司的翟先生近期就靠著“匯治理”平臺的企業復工人員登記省去了不少麻煩。

“原本打算17號正式復工,所以事先在網上查詢了一下復工條件,發現需要登記手底下員工返滬日期、是否隔離等信息。”去哪裡備案、怎麼登記一下子難住了翟先生,雖然公司算上自己也就26人,但不備案不登記就無法復工。無奈之下,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詢問了圈內好友,得知徐彙區推出的“匯治理”小程序平臺可以線上登記,並且操作也很方便。

“行不行啊,光靠一個小程序?”雖然心裡犯著嘀咕,但也只能試試看了。令翟先生沒想到的是,整個過程意外順利。“登錄徐匯‘匯治理’的企業板塊,選擇企業復工備案板塊,姓名、身份證等相關信息系統自動匹配,按照系統提示完成企業復工人員網上登記。”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不僅如此,翟先生還發現了一個“彩蛋”,作為企業法人,他填報後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填報二維碼,公司25名員工通過翟先生分享的二維碼就能同步“碼”上填報。

沒過幾天翟先生就拿到了企業復工備案過審通知。“我自己就是做互聯網的,清楚知道大數據雖然是個‘風口’,但能做好的企業也寥寥無幾,沒想到政府可以把大數據用得如此精準。”翟先生感慨道。

驚喜的背後,是徐彙區大數據中心的精細。徐彙區大數據中心副主任餘傑說道,“我們最初的想法是讓企業員工自己提交信息,然後企業法人一一審核,但這樣做的問題在於小企業或許還行,人數超過100甚至1000人的企業怎麼辦呢?可能一天時間也審核不完。”於是,大家決定採用逆向思維來設計系統,“我們根據企業法人的申請資料自動生成一個二維碼,員工只需要掃描這個二維碼上報信息,企業法人再批量通過就行。”

截至目前,通過“匯治理”平臺在線審核復工的企業累計達16584家。

精准防疫靠什么?徐汇大数据超级工厂来“解题”

匯治理的沿街商鋪管理。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線下亮“碼”讓生活“不缺席”

企業復工是經濟運行的基本保障,而店鋪復市則是生活味道的復甦。如何對徐彙區內的1萬多家沿街商鋪進行有效管理,保障復工後“舌尖上的安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餐飲企業的復工有著嚴格的要求,除了需要常規申報信息外,疫情時期需要上報店鋪員工數、人員返滬信息、有無密切接觸史等。

“通過沿街商鋪管理這一功能,我們實現了對商鋪防疫舉措落實情況的實時跟蹤與動態掌控,也同步提升了商鋪經營者的防疫意識與能力。”徐彙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傅榮軍表示。

針對這些沿街店鋪的實際需求,徐彙區在開發“匯治理”時,也作了相當程度的考量,通過“匯治理”中“沿街商鋪管理”這一功能,商鋪在系統內進行開業登記後,執法人員點對點上門進行檢查、指導,張貼開業告示、防疫指引和工作記錄單,督促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每日報送自查信息。

上海白玉蘭麵包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白玉蘭食品”)負責人李先生就是那位“吃螃蟹的人”。他說道:“我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推送知道這個消息的,看起來蠻好的就打算試試看。”白玉蘭食品共有6位工作人員,雖然有返滬人員,但包括各員工直系親屬在內都已過了隔離期,商鋪每天上午各做兩次消毒工作,員工體溫每天必測必報,也取消了試吃體驗。

“對於我們這樣的麵包店來說,平時試吃對提升銷量的幫助還是比較明顯的,但考慮到其中隱藏的風險,我們還是一絲不苟地落實防控要求。”李先生說,“疫情是一時的,這時候嚴謹一點嚴格一點,勝利就離我們越近。”

商鋪上報的信息如何驗證,怎麼預防個別“鑽空子”的人?對於這點,傅榮軍表示,“這些店鋪提交信息後,系統會即時把信息傳到監管端。監管人員到店後只需打開‘匯治理’的監管端,掃一掃店鋪出示的專屬二維碼,或者在監管端店鋪列表中點開商鋪,所有信息一目瞭然,發現和實際情況有出入的話,可以責令整改或責令停業。”

而這樣的在線填報,線下亮“碼”模式隨著復工復市的全面展開,正逐步在徐彙區鋪開,截至目前,通過“匯治理”進行自助備案的沿街商鋪已達5204家,用工人員累計登記12786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