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爾朱少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的列強,談不上誰正義誰不正義。

說通俗點,只是搶奪全世界範圍的利益罷了。

當時英法控制著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地,德國是後起之秀。

以遠東為例,英法在中國有大量的租界和利益,而德國好不容易才佔據了一個青島。

德國煽動奧匈帝國一起作戰,目的是和英法爭奪利益而已。

但是,德國戰敗了,雞飛蛋打。

對比二戰中法國投降,德國讓法國保留了殖民地和艦隊。

但一戰結束的凡爾賽和約,德國則被整慘了。

德國的殖民地全部沒了,部分領土被搶走(德國失去了6萬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和近700萬的人口),還要賠償鉅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

同時,德軍被解散,只允許保留10萬人的保安部隊,空軍被解散,海軍只能保持1萬5000人。

條約的屈辱只是一方面,看更慘的是造成了德國戰後經濟的崩潰。

由於需要承擔大量賠款,經濟通貨膨脹到了世界頂峰,1美元可以兌換4兆馬克。

這種情況下,極端政黨的崛起,也就是順理成章的。

德國人不服氣,也不甘心被這樣欺壓。

隨著納粹上臺以後,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必然要對於反抗一戰後劃分的國際形勢。

希特勒對此發表過一番演講:

我的面前,站著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場戰爭結束之後,我們這個民族的驕傲就沒有了!那些戰勝者們騎在我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們隨意踐踏我們的尊嚴,一個歐洲大陸上最高貴的民族地尊嚴!你們告訴我,你們是選擇像本傑明.馬丁一樣去做一個自由的鬥士,還是一個奴隸?!”    

希特勒就是靠煽動民眾的反一戰情緒,加上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和反猶太主義,讓納粹合法成為德國的執政黨。

隨後希特勒的一舉一動,也是在挽回德國在一戰失去的東西。

甚至,德軍打敗法軍以後,特別選擇貢比涅森林作為停戰協議簽訂地點。

貢比涅是簽訂1918年停戰協定的地點,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德國的慘敗。

希特勒下令將博物館內停放的當年火車搬運出來,放在1918年原來的位置上,,作為德法兩國的談判地點。

希特勒在談判中所座的位置,是當年費迪南·福煦元帥面對戰敗的德國代表時所坐的位置。

這就是赤裸裸的復仇。

其實,二戰是兩敗俱傷的戰役。

此戰中德國、英國、法國、日本4國互相火拼,一塌糊塗。

美國徹底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霸主。而蘇聯也異軍突起,壓垮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強國。


薩沙




二戰的發生,就是一戰的延續,這毫無質疑。正如一戰後,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當時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私下說:“我們起草的文件為二十年後的戰爭埋下了伏筆。”當時的英國外相柯曾持相同的看法:“這條約不能帶來和平,這是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英國領導們看得很準,協議簽訂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希特勒帶著德國人,帶著復仇的火焰來了。

一戰前德國經濟雄起,雄心萬丈



十九世紀下半葉,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經濟飛速上揚。強大的經濟和德國在全球的殖民地完全不相稱,比起英法荷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德國的全球控制範圍實在有限。

有錢了,話也多了,話也大了。於是“普法戰爭”爆發了,最終的結果是德國勝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也促進了意大利的統一。

1882年,在俾斯麥的張羅下,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自形成了同盟國,達成了共進退的決定。看到德國的舉動,世仇法國不淡定了,於是聯合了俄國,後又聯合了英國,就此,歐洲大陸,有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壘。

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青年刺殺了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後,奧匈帝國不淡定了,在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英國向德國宣戰。至此,第一次世界打仗全面爆發後,後期,牽扯了三十多個國家參與其中,約15億人口捲入戰亂。

當時,同盟國陣營有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協約國有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王國(一戰時選擇加入協約國)、日本、黑山、美國(後期參戰)、中華民國等。

很明顯,同盟國幹不過。於是,在1918年十一月,德國投降,戰爭結束。

1919年6月28日,在法國凡爾賽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當時協約國高喊:掏空德國人的每一個口袋。

《凡爾賽和約》下隱藏的危機



德國戰敗投降,於是在談判時,協約國開始獅子大張口,德國人沒有辦法,被逼無奈地簽了字。

按美國總統威爾遜所說:“如果我是德國人,我要拒絕簽字。”到底有什麼內容,讓威爾遜總統都感覺協議起草過分了?

《凡爾賽和約》總共有15部分,440條約文,一項議定書。

和約規定:德國邊界線回到1870年以前,薩爾煤礦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歸法國所有。這樣,德國的領土將減少八分之一。

德國在本土外的所有殖民地必須交給其它國家,其中在中國的膠東灣必須交給日本。因為這項條約,中國人沒有簽字。所有殖民地交出去,德國有不小的損失。但損失剛開始。

德國的關稅不得高於其它國家,對於他國輸入的貨物,不得無故拒絕進入。在1921年5月1日前,付清200億馬克的賠償。可以是黃金、船隻等折價。

在軍事上,規定德國陸、海、空軍人數,分別不超過10萬人、1.5萬人、1000人。

在軍事審判上,要求交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逃到荷蘭避難)以及重要將領,有協約國組織審判。

看到這樣的協議內容後,整個德國開始瘋了,薩爾煤礦工人罷工,結果被法國軍隊槍斃二百人壓制住了。德國海軍用自沉艦艇表達憤怒。德國全國上下群情激昂,但是作為戰敗國,暫時的反抗基本沒用。

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再次崛起,發動了二戰



德國人民感覺到了屈辱和壓力,一邊要忍受不公平,一邊要勒緊褲腰帶,給協約國賠錢。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上下對協約國充滿了仇恨。

有些時候,滿腔的憤怒會轉化為復仇的力量。當希特勒出現時,德國人找到了帶領他們不斷向前的領導人,熊熊的復仇火焰照亮了德國人的心。

1935年春,希特勒置《凡爾賽和約》於不顧,斷然將國防軍從10萬擴展到了30萬,英法等國表示了強烈抗議。1936年,希特勒再次出擊,派軍隊進入了萊茵非軍事區,英法等再次表示了抗議。1936年11月,德國和日本形成了反共產國際聯盟,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了進來。

在全德國人民地支持下,希特勒開始復仇計劃,1938年,德國侵佔了奧地利,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快速佔領。

大地在顫抖,彷彿天空在燃燒,德國人血液中的民族主義徹底被激發了出來。1939年9月1日,德國的大軍開始進攻波蘭,理由是遭到了波蘭的攻擊。這個理由純屬扯淡,只是為了找到侵佔波蘭的藉口。英法兩國看到如此形勢,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德國作戰很利落,通過各種閃電戰,打下了大半個歐洲,在進攻英國時受挫,進攻蘇聯時,直接被拖入了泥沼。最重要的是,美國參戰了,因此,德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敗。

但是,無須質疑,二戰的爆發,就是一戰的延續,是德國人發起的一次復仇,是德國人被“強烈的民族主義”刺激,好在,最終失敗,否則不可想象。


藍風破曉


二戰不但可以說是一戰的延續,嚴格的講,一戰、二戰本來就是一場戰爭。

一戰結束,各個參戰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而凡爾賽和約是一個停戰協定,注意,當時籤的是“停戰”協定,不是德國投降書。準確的講,一戰結束,德國沒有投降。只是這些參戰國一起決定,不打了。雖然德國享受的是戰敗國待遇,但他並不算戰敗國。

德國是屬於被騙去籤的和約。

一戰後期,德國也覺得自己打不動了,這時候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十四條建議,其實就是十四個談判的前提。這裡咱就不詳談威爾遜十四條了,總之,這個建議對德國來講還是能接受的,只是要求德國把佔領的地區吐出來,這事兒也就算了。

威爾遜十四條建議的意思是咱們先設定這個大體的框架,然後到了凡爾賽,再在這個框架之內詳談。德國人樂顛顛的去了,到了才發現英美法出圈了,和約遠遠超出了十四條的框架,對德國的懲罰極其的苛刻。但問題是德國自己家在鬧內亂,軍隊那邊以為籤和約,也都準備回家過年了,人心渙散,根本就沒法打了,也就忍痛簽了這份:停戰協定。

而停戰協定壓根就不是徹底不打了的意思,是大家先歇一會兒,歇好了,打還是不打,另說。

就像現在的朝鮮半島,之前籤的就是停戰協定,也就是說到現在,各方依舊是處於交戰狀態,只不過是約一下,先不打。

凡爾賽和約簽了,各國也停戰了,但從法理上來講,這場戰爭壓根就沒結束,朝鮮戰爭,到現在也沒結束。

停戰,大家都歇歇,之後打還是不打,另說。隨著希特勒的上臺,德國的再次崛起,德國人給出的答案是:繼續幹!

所以二戰的主要選手都沒換,一戰時德國和英法美俄打,二戰是德國繼續跟英法美蘇打。

到了1945年5月,德國再次和這些國家簽約,這次就不是和約、停戰協定了,這次籤的是白紙黑字、地地道道的“無條件投降”書。

一戰是停戰,二戰時投降,性質完全不同。再到當年的9月,日本也簽了無條件投降書,這場戰爭才算真正的結束。

簽了無條件投降書,德國是徹底的服輸,不打了,要殺要剮隨你便。

人類到現在只發生個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1918年是上半場。

1939年-1945年是下半場。

1918年-1939年中場休息。

德國之所以選擇了下半場繼續打,主要的原因就是:憋氣。

輸的憋氣:在東線他們已經擊敗了俄國,西線的將士正在拼命的時候,自己家裡出事了。猶太人和布爾什維克鬧革命,有些猶太人直接喊出了“我們就是要我們的祖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那你說希特勒、羅姆、戈林這些一戰老兵上臺以後能不收拾他們嗎?

籤的憋氣:說是和約,結果被按戰敗國對待。如果凡爾賽和約能按照威爾遜十四條籤,對德國寬大一些,估計下半場也就不打了。

希特勒正是依靠德國上下的這種憋氣,才又重新開動了戰車。如果德國人心裡沒那麼多的不平、怨恨,希特勒恐怕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說辦事還得立場明確,要麼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像威爾遜十四條那樣,寬大一些。要麼就像無條件投降那樣,派軍隊佔領全境,一住就是幾十年。凡爾賽和約是一次標準的和稀泥,把德國治的很苦,又不壓死他......


威爾遜十四條,對德國比較寬容。

無條件投降,對德國極其殘酷。

凡爾賽和約,事先說的比較寬容,到了就變成極其殘酷。

一戰是美國總統先提出了十四條,德國人一看也不錯,然後去了法國,結果籤的是凡爾賽和約。

大體是這麼個關係。


銳度何老師


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是有道理的,淺析如下。

1,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列強因為分贓不均,新崛起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勢力範圍,而引起的大規模戰爭。雖然在戰爭中德國失敗了,但利益衝突的根源猶在,這就沒法從根源上消除新的戰爭策源點。因此而埋下了二戰的伏筆!

2,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的。但是德國人卻並不服氣!《凡爾賽和約》更是被德國人視為民族恥辱。並且戰後德國的領土也大幅度縮水了。還有鉅額的戰爭賠款需要賠付。而這一切都被視為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宰割!德國人的反彈情緒很大,報復心理強烈。最後被納粹黨利用,引領德國走上了一條法西斯主義的歪路。最終成為了二戰在歐洲的策源地!


3,一戰後,歐洲各國的情況錯綜複雜。各國間的民族衝突、種族衝突、領土矛盾、政治矛盾…等情況仍然是嚴重的!這在經濟發展較好的時期,因為各國都有所發展與進步,所以尚可以被掩蓋於一時。但是一旦遇到風起雲湧、經濟危機就會傾刻爆發!可以說二戰前的經濟危機是導致二戰爆發的重大推手!

4,因為蘇聯的建立,世界進入到了"兩種意識形態”相對抗的時代!歐美列強(包括日本)都對新興的蘇聯既恐懼又仇視,無時無刻不想消滅它!因此也在對德國的懲罰問題上"放水″,甚至有意扶植德國去與蘇聯相對抗。而將英法美與德國的戰爭視為"西方世界的內鬥″!這就決定了列強不僅對德國的清算不徹底,甚至還有意縱容德國向東南歐的擴張,以便擠壓蘇聯的"生存空間”!這一切都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信心與氣焰,導致了二戰的不可避免!


以上淺見只是個人見解,或許並不全面也不完善。歡迎大家互相交流不同見解!🎏


北疆同心侃歷史


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又不是全對。

一般來講,一戰中的參戰各國,並沒有誰是正義的一方。

一戰的本質,本就是新興資本主義強國與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並重新瓜分世界而爆發的帝國主義戰爭!


當時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因利益的不同而產生了兩個不同的利益集團,一個是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屬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另一個是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等),屬於新興資本主義國家陣營。

從1914年到1918年,整整四年,在付出了近1000多萬人陣亡,2000多萬人受傷的慘痛代價後,協約國戰勝了同盟國。

1919年6月28日,戰爭雙方簽訂《凡爾賽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同時,德國還面對著1320億馬克,即49.9億英鎊的鉅額戰爭賠款,為了償還這筆鉅款,德國前後共花了92年時間,也就是到2010年10月3日,德國才將最後一筆賠款還清。


1929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從而引發波及全球的經濟大蕭條,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德國經濟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再加上鉅額的戰爭賠款,一時間,壓在德國人身上的經濟壓力十分巨大。

面對英法等國在《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的不公,加上金融危機下蕭條的社會經濟,一時間,德國人是怨聲載道。

納粹主義在這時候於德國,意大利及日本等國抬頭。

而像希特勒這樣的人,又是一個天生的演說家,一個演講就能激起人們心中的不滿,把整個德意志扇動的嗷嗷叫,激起對英國法國的仇恨。


為什麼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有一定的道理呢?

因為二戰的爆發,更多的是因為經濟大蕭條下,各國為了拉動內需,轉移國內矛盾而爆發的戰爭。

德國所面臨的一戰賠款,對激起德國人對英法等國的仇恨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引發戰爭的主要因素。


Mr種茶家


這個說法正確。

一戰的實質是帝國主義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確定各自勢力範圍而發起的一場打群架互毆。

一戰交戰雙方是協約國與同盟國。

協約國主要成員有英國、法國、沙俄、意大利、美國;

同盟國鑄造成員有德國、奧匈帝國、奧施曼帝國、保加利亞。

一戰同盟國最終戰敗,被戰勝方協約國清算。德國失去了西普魯士,奧匈帝國解體分裂為奧地利、匈牙利等一串小國,奧斯曼帝國失去了海外屬地、僅剩下孤零零的土耳其,保加利亞也失去了部分土地。

沙俄在一戰時期被國內“十月革命”顛覆,新誕生的紅色蘇聯退出了一戰帝國主義戰爭,後來也沒有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清算的《凡爾賽和約》。

二戰是德國發起的對一戰協約國的復仇之戰。

二戰參戰雙方是軸心國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軸心國主要成員是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還有從一戰協約國陣容中倒戈的意大利和日本。而土耳其保持中立。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員是美英法和蘇聯。這需要說明,由於意識形態對立,蘇聯與二戰交戰雙方都懷有戒備敵意,相對與德國暗中走得較近。由於希特勒背信棄義襲擊蘇聯,蘇德才反目成仇,蘇聯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觀察雙方交戰陣營,主要是德國與美蘇英法的對抗。可以認為,這是一戰的繼續。

德國(包含奧地利)還有保加利亞,是兩次大戰戰敗者。

美英法是兩次大戰最大贏家。

蘇聯是兩次大戰贏家,但一戰、二戰後均被美英法敵視和孤立。

二戰中立的土耳其暗中支持一戰同盟國盟主德國,在二戰即將結束時(1945年2月23日)見風轉舵,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戰後美英法主導了世界,德國被壓制至今。蘇聯上升為美英法頭號敵人。

二戰後蘇聯與美英法冷戰纏鬥46年後崩潰,留下俄羅斯繼續頑抗,但已處於頹勢。


諶人


邀請回答:

我想你指的二戰主要是指西方戰場吧?

要知道,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三戰,根本上就是戰爭。而戰爭在廣義上就是指政治集團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只要這些矛盾還在,人類戰爭就會延續下去,只不過表現為局部還是全面而已。

人類歷史上為解決格局及利益平衡的矛盾的過程無非就是在打打談談中延續。談不攏就打,打累了就坐下來談。其中充斥誘惑、陰謀、結盟、背叛等等人類生動的表演。

一戰之前的歐洲歷史或者從歐羅巴形成的神話傳說開始,你會讀到類似西方版的春秋與戰國故事。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強弱更替,斗轉星移,混沌與戰亂形成的格局是其堅固和脆弱的混合體。二戰不光是一戰的延續,而是歐羅巴對內對外掠奪、擴張、侵略的基因的延續。

按照上述定義和公式驗證一下你就能明白。一戰打累了,大家就坐下來談。人類的談出雙贏很難,而且炮彈的距離決定了話語權的深度和廣度。一戰凡爾賽條約無需贅述。德國失敗了,被羞辱了,被出賣了,被壓迫了,所以這就為下一次打埋下了種子。歐洲在一戰後對待德國的作法被公認是在為20年後的二戰埋下禍根。

希特勒就是在這種禍根之下孕育出的惡果。只是要時機成熟,任何矛盾都可能變成下一次極端化的表現形式,戰爭!人類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人類人格分裂,喜歡重複這種遊戲,而且樂此不疲!


橘皮文書


是這樣的。

一戰之前的歐洲極其熱衷於戰爭,每次戰爭都能通過合約收穫巨大的利益。

一戰德國同英法主要的矛盾點就是作為歐洲後起之秀,沒有趕上英法全球殖民的浪潮,缺乏殖民地儲備的德國在經濟發展上受到了極大制約。同時與俄國的矛盾點在於同時作為新興帝國,都要瓜分僅存的殖民地空間。

於是德國對英法開戰實際上是希望徹底顛覆英法現有的世界秩序,能通過戰勝國條約掠奪英法在海外的殖民地。但是一戰德國戰敗了。

法國通過巴黎和約大肆壓榨德國,希望通過盤剝德國實現戰爭利益最大化,這依舊是舊世界戰爭思維,打仗必須盈利。

但是正因為過度壓榨德國,導致德國右翼迅速興起,討伐英法成了主流思維,最終導致德國法西斯化。而希特勒之所以得到德國軍方的支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積極組織復仇計劃,深得德國軍事貴族集團的心理。

最終二戰結果,德國佔領巴黎以後就同法國維希政府和談,實際上德國並不想徹底消滅法國,而是想找個目標把一戰的尊嚴找回來。狠狠羞辱法國人一通。這也是德國後來放棄佔領英國的原因,德國跟英國在一戰不是你死我活的死敵,沒有非要弄死英國的必要,只要能讓英國認輸,割地賠款就行了。

所以二戰基本上就是一戰的延續,從政治原因到經濟原因都延續了一戰的後果。


Hein7


我認為是有很大關係的,但又不是完全一樣的。

首先兩次戰爭的發起國都是德國,一戰的失敗,使得德國經濟和軍事實力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這讓德國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中,這為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的上臺執政創造了條件,也為希特勒將民族仇恨轉嫁在歐洲各國頭上創造了條件。

但是一、二戰的戰爭目的是不一樣的,一戰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針對殖民地的爭奪,但二戰是軸心國企圖瓜分世界之戰,而且兩次戰爭的主要戰略思想也是有區別的,一戰以陣地戰和消耗戰為主,重炮對轟和大規模的戰壕和碉堡等工事是一戰的特色,而二戰中,閃擊戰、運動戰等機動戰術佔了主導地位,裝甲部隊成為了各國的核心力量,制空權的重要性比起一戰有過之而無不及,戰爭開始逐步向立體化發展,炮兵的重要性被相對的削弱了,各國發展的火炮也不再是單純的加大口徑,而是注重輕量化和多用途化。











軍迷阿翔


凡爾賽和約簽訂後,法國老元帥福熙憤怒的宣稱“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休戰!”,老元帥的犀利言辭一語成讖,20年後,二戰爆發,從某種意義上說,凡爾賽和約確實埋下了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但是所謂一戰後對德國壓迫太狠導致德國發動二戰卻並不準確。



實際上,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懲罰,可以說是既嚴厲又不夠嚴厲。一戰結束後,協約國三大巨頭美英法就就懲罰德國的問題陷入了爭吵,由於德國投降是援引美國的“14條建議”,所以美國總統威爾遜堅持依照“14條建議”寬縱德國,而飽受蹂躪的法國則堅持對德國進行徹底的懲罰,完全解除德國的戰爭能力,而英國一方面擔心徹底清算德國會造成法國一家獨大,同時也擔心布爾什維克的蔓延,所以建議對德國進行不徹底的清算。



三國的勾心鬥角以美國徹底退出為結局,最終對德國的處罰方案是更接近英國想法的折衷,這一方案嚴厲到足以讓德國人倍感屈辱,充滿著復仇的意志,卻又沒有嚴厲到真正剝奪德國恢復戰爭能力的地步,德國背上了大筆賠款,但是軍工寡頭卻沒有受到真正的損失,無關緊要的德國皇室被驅逐,但是真正的戰爭策源總參-容克集團卻絲毫沒有被觸動,只要資金到位,德國仍然具備迅速重新武裝的條件——而在個20-30年代,來自華爾街的融資很容易的補上了這一課。



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完全是沙灘上的大廈不堪一擊,但是福熙老元帥的遠見並不能改變成舟之木,從較大的時間尺度上看,一戰和二戰可以看成一場比賽的上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