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我區畜牧業發展綜述

當清晨的陽光剛剛灑在拉薩河上,河畔藏熱村的村民達瓦早就忙開了。一直到中午,給家裡8頭奶牛擠奶的活兒忙得他連歇歇腳、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但達瓦每天還是樂得合不攏嘴,因為家裡的錢袋子正是靠養牛鼓起來的。

近年來,自治區在草原牧區廣泛開展草場保護和建設,狠抓防抗災基地、牲畜溫飽工程、畜產品基地建設,切實加大了牲畜出欄力度;在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實施農牧結合,大力推行了畜種改良、人工種草、牲畜短期異地育肥、青貯飼草、秸稈微貯養畜等工作;在城鎮郊區,大力發展奶牛業、養豬業和養禽業,推行適度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對畜牧業的長抓不懈,使全區畜牧業整體素質和效益得到了明顯提高。

特色畜牧業發展迅速

在距離拉薩市不遠的堆龍德慶縣古榮鄉,村民格桑次仁2004年還在跑運輸,2005年改行搞養殖業後,10年來,藏雞養殖搞得紅紅火火,先後帶動全鄉40多戶群眾參與藏雞養殖,戶均年增收4000多元。這是我區發展畜牧業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

通過多年的不斷髮展,我區初步形成了藏東北犛牛、藏西北絨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綿羊、藏中優質糧油、城郊無公害蔬菜、藏中藏東藏豬藏雞7個產業帶。

畜牧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自治區成立以來,我區先後實施了牧區草原建設與遊牧民定居工程、退牧還草、動植物防疫檢疫等重大農牧業基礎建設項目。全區建設高寒牧區牲畜棚圈75829座;創建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3家、自治區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6家,建立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小區38個,扶持畜禽漁業原種場和擴繁場34個、奶牛選育場7個。

大力推進畜禽標準化創建

隨著科技興農步伐加快,我區切實抓好牲畜良種工作和畜禽標準化創建活動。

那曲地區是我區牧業主產區,著力抓好犛牛、白絨山羊、藏系綿羊等特色畜種的選育,不斷提高牲畜個體生產性能,推進草原畜牧業增長方式和經營方式變革,真正變資源優勢為經濟效益。

今年上半年,自治區農牧廳和財政廳共同制訂了《2015年西藏牲畜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力爭全年完成黃牛改良16.5萬頭,推廣種公羊21850只,推廣犛牛種公牛5615頭。同時,組織人員編制尼瑪縣絨山羊、安多縣多瑪綿羊、阿旺綿羊、阿里象雄半細毛羊原種場改擴建項目實施方案。

遴選了5家養殖場參與2015年國家級標準化畜禽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其中,奶牛養殖場2個、肉羊養殖場1個、蛋雞養殖場2個。同時,積極創建自治區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年內預計創建5家國家級、7家自治區級畜禽標準示範場。

以“草”為業壯大畜牧業

近年來,我區堅持把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為全區農牧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按照“全面保護、合理利用、重點建設”的草原工作方針,大力開展以草原圍欄封育、鬆土補播、灌溉施肥、治蟲滅鼠為主的天然草地綜合治理工作。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補獎政策,實行草原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牧業生產補貼等措施,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生態效益得到體現。今年,我區積極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繼續加大對人工種草項目的投資力度。

“十二五”期間,我區圍繞西藏草業技術研究體系在優質牧草種子繁育和野生牧草種子馴化方面的重點突破,建立了種繁、馴化基地和種子清選、包衣加工生產線,開展苜蓿、燕麥、箭筈豌豆等主栽牧草品種種子生產技術的研究和示範。同時,運用傳統育種技術、輻照誘變育種技術和基因技術,從本地野生牧草品種中選育出優良牧草品種(系),實現國家牧草品種審定為零的突破。

重點突破人工種草的耕地資源限制,探索優質人工牧草種植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拓展,研究和推廣宜草荒地、中低產田牧草穩產和高產規模化栽培技術以及糧飼複種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在草業出口的關鍵環節草產品加工和高效利用方面,加大研究和推廣力度,重點開展混合青貯、乾草調製、奶牛和藏羊高效養殖技術的集成和推廣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