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榴彈炮和加農炮有什麼區別?

第一軍情


直白點普及,先給火炮粗略分個類:火炮按照炮膛結構可分為“線膛炮”和“滑膛炮”;按裝填方式分為“前裝式火炮”和“後裝式火炮”;按發射方式分為“身管火炮”和“火箭炮”;如按彈道特性,則可分為“榴彈炮”、“加農炮”和“迫擊炮”。顯然,榴彈炮和加農炮都屬於線膛、身管式、後裝式火炮,區別就在於彈道特性不同,而彈道的不同源自於火炮設計結構的不同,以及作戰用途的不同。

(保存的解放戰爭時期美製榴彈炮)

彈道特性具體區別是,加農炮彈道低深、榴彈炮彈道彎曲、迫擊炮彈道最彎曲,因此根據物理學的拋物線原理,三種炮的身管也是逐漸縮短,加農炮最長、榴彈炮稍短,而以迫擊炮最為短小精悍。當然,炮管長短是相對的,專業術語應該是身長口徑比。

在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共性中,身管式、後裝式很容易理解,就解釋一下所謂線膛炮的稱謂,線膛炮是在炮管內壁刻有膛線,火炮發射時彈丸會沿著膛線旋轉前進,這樣自炮口打出後仍具有一定的轉速,可以保持飛行的穩定性,也保證了射擊的準確性,否則使用瞄準具也是白搭。在這一點上,其實火炮跟步槍的發展歷程是相同的,早期的步槍也是前裝火藥,並且沒有膛線。而後裝彈藥和膛線的出現,實際就是武器發展的里程碑。

(榴彈炮)

所謂“榴彈”,也叫開花彈或高爆彈,是現代炮兵使用最多的基本彈種,它是依靠彈體爆炸後產生的碎片和衝擊波來產生殺傷力的。多用於壓制和毀傷敵人的步兵和裝甲集群力量,也可對敵人的固定軍事目標進行破壞,一般打擊對象的目標較大。與之區別的則是“穿甲彈”、“破甲彈”等其他彈種,正因為榴彈的殺傷目標範圍較大,所以要求榴彈的裝藥量和重量也隨之增大,為提高炮彈的射程,火炮的仰角必然要提高,否則炮彈是送不遠的,這就是“榴彈炮”。

榴彈炮一般用於壓制性射擊和毀滅式射擊,但由於仰角大卻不能進行對具體目標直瞄進行精準射擊,因此應運而生了“加農炮”。

(加農炮)

換句話說,榴彈炮主要以發射榴彈為主,但是加農炮也可以發射榴彈,只是炮管加長,從而可以小仰角發射保證彈道低平,它們倆的主要區別不在於發射什麼彈種,而在於作戰用途,從這一層意義上說,“加農炮”可以理解為榴彈炮的改進型而已。歐洲大約在16世紀開始出現專門的加農炮,拉丁文為canna,意思是“管子”,道理很比較淺白,炮管長,炮彈初速就高,穿透力強,炮彈射程就遠;仰角小,炮彈就可以按照瞄準好的射擊諸元比較準確地擊中戰場上的具體目標。

現代加農炮特性的數字描述為:身管長度一般為口徑的40到80倍,初速達到700米每秒以上,射程遠(最高可達30多公里),是進行地面一線突擊或攻堅作戰的主要火炮,而榴彈炮一般佈署在戰場二線進行火力壓制和火力支援。二戰時期的火炮雖然也有這樣的區分,但是技術指標仍很勉強,所以才有了縮小版的山炮(榴炮)和野戰炮(加農炮),日軍三八式野炮的炮彈初速不過540米每秒。

(保存的二戰時期加農炮)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攻城戰鬥中,榴彈炮可以用曲射將炮彈越過城牆殺傷城內敵軍和設施,加農炮可以直接摧毀城牆和城門,攻進城內後加農炮則可以在巷戰中直接轟擊敵人的碉堡和防禦工事。坦克炮和高射炮都屬於加農炮類型,因此隆美爾可以把88毫米高射炮用來平射打坦克,因為炮彈初速快穿透力強,再輔以穿甲彈,自然就成了坦克殺手。

追求殺傷效果要求炮彈儘量重量大、用大仰角射出遠擲,追求射得準又要求炮彈儘量重量小、用小仰角射出後飛行穩定,因此產生榴彈炮和加農炮之分的原因,就是不能同時解決這兩個要求的矛盾性,榴彈、破甲彈的口徑和重量一般就要大於高爆彈、穿甲彈。而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這一矛盾基本得到平衡的解決。

現如今炮兵部隊裝備的,都是合二為一的“加榴炮”,就是將榴彈炮的身管加長,同時賦予它大仰角殺傷和小仰角精準的兩種功能,可以發射各類彈種,不再有榴炮和加農炮的準確區分。

(現代加農榴彈炮)


度度狼gg


▲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加農炮和榴彈炮都是地面壓制火炮裡面最重要的兩種類型,當然它們二者之間是有不少區別的,因此我們就針對這個話題來簡單介紹下。

▲66式152毫米牽引榴彈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加農炮特點是初速大,彈道低伸,射角小,變裝發射藥較少,適合對裝甲目標或者遠距離目標進行射擊,而榴彈炮的特點則是初速小、彈道較彎曲,射角大,變裝藥號數較多,彈道機動性較大,適合對一些水平目標進行射擊。因此,從中我們可以簡單看出,這兩種類型的火炮的特點都是各不一樣的,也從中造成了它們在軍事方面的應用領域中的不同,比如說加農炮就通常作為反坦克炮、機關炮或者高射炮使用,且現在坦克所使用的線膛炮或滑膛炮都屬於加農炮,而榴彈炮一般比較適合用來打擊一些隱藏在隱蔽物後面的目標,故此在戰場上一般根據需要對付的目標不同,而選擇針對的性的火炮。

▲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加之簡化後勤保障壓力的需要,當今各國軍隊已經很少在裝備傳統意義上的牽引式加農炮,取而代之的是兼顧加農炮和榴彈炮彈道特點的加農榴彈炮,比如我國目前裝備的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就是一種典型的加農榴彈炮,其最大射程根據其發射彈藥的不同可達40-70KM左右。


軍武次位面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兩者的區別了,

所謂榴彈炮它發射的“榴彈”就像石榴一樣,內部有很多鋼球或者其他類型的彈片,殺傷原理就是這些彈片炸開以後殺傷周圍的步兵或者建築物;

而加農炮的意思音譯過來就是“強化了彈丸的火炮”,所謂的強化(加濃)彈丸就是整個炮彈都是一個實體,也就是實心的彈丸了!這種火炮出現的非常早,早在14世紀就風行歐洲了!根據炮彈區分加農炮和榴彈炮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大家一定要明白,火炮最早的用途並不是電影裡拍的對著步兵或者騎兵轟擊!而是攻擊城堡或者城牆這些堅硬的防禦要塞,打擊這種垂直的目標用“榴彈”明顯不合適的,因此加農炮都被做的細長也就是倍徑比較大。

而且,加農炮具備水平射擊的能力,方便攻擊城牆。其實這樣說不完全正確,因為在火炮製退器和緩衝部件出現之前,即使是加農炮也只能在20度到45度的角度之間“平射”。

《亮劍》裡李雲龍用的那門意大利炮就是法國人設計的,世界上第一種帶有緩衝機構的75mm高倍徑火炮,因此可以水平射擊城牆,這是一戰之後才有的技術。


而榴彈炮就不需要這麼苛刻了,它可以做的短一些、小一些,因為“榴彈”不具備攻擊防禦工事的能力,他只能用來殺傷軟目標,水平射擊能力的意義不大!短小的炮身有利於大角度仰射,這對殺傷掩護物後方的人員有幫助,因此榴彈炮炮身一般都很短小,也就是倍徑做的比較小。

更專業的區分依據也很簡單明瞭,

綜上所述:榴彈炮使用主要開花彈、倍徑較小、彈道彎曲利於曲射,又由於射擊仰角很大而不需要太複雜的緩衝機構來中和後座力;比較普遍的現象時加農炮都有安裝炮口制退器。

而加農炮使用實心彈丸用於破壞堅固防禦工事,火炮倍徑大、彈道平直利於水平射擊,因為射擊仰角很小所以需要較為複雜的緩衝機構來中和後座力。榴彈炮很少見到有炮口制退器。

通過上述性能分析不難明白,加農炮一般用於平射、攻擊堅硬物體的任務,戰艦的艦炮、坦克主炮、反坦克炮、攻城炮一般都是加農炮;

而榴彈炮用於打擊分散的軟目標,多為步兵使用,步兵炮、山炮、擲彈筒等都可以看成是榴彈炮了!通常用於組建炮兵團的火炮也都是榴彈炮。


兵器世界


其實很好理解,大可以理解成開槍和丟手雷的區別。

當然這裡先要劃清一下名詞上的區另, 加農炮一詞源於英文:cannon。英文的cannon其實上是大炮的意思,既包含了我們所說的加農炮和榴彈炮。

而國內的話,加農炮主要還是指能依靠高膛壓投射出高初速的動能殺傷型火炮,彈道比較平直,多用於直瞄射擊,當然也可以小幅度的拋物線射擊,和槍彈的殺傷原理差不多,都是依靠彈體自身的動能去撞擊目標。當然有些動能炮彈是可以擊穿目標後引爆內裝的火藥的。

而榴彈炮的話,主要以曲射(拋物線)為主,依靠炮彈內的炸藥爆炸來產生殺傷力。

其實現在的兵器中這兩者的區別並不是特別的涇渭分明,比如二戰時的坦克炮,既可以發射極高初速的穿甲彈,也可以發射殺傷榴彈、錐形裝藥破甲彈、混凝士爆破彈、煙霧彈等等,而現代滑膛坦克炮還能發射次口徑長杆式穿甲彈、炮射導彈。

所以說要理解這個問題,其實炮本身的差別並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彈丸的差別,以及發射這些炮彈需要什麼樣的主炮就行了。

比如次口徑穿甲彈最好從能經受超高膛壓滑膛炮中發射,而破甲彈由於自旋會試金屬身流發散影響殺傷力,最好也從滑膛炮中發射,而又由於其內裝的是炸藥,發射的初速也不能過高。

彈丸不帶尾翼的炮彈最好從線膛炮中發射,可以利用膛線引起的自旋來穩定彈丸的飛行狀態。

就舉這幾個例子應該夠了吧。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說白了其實只有炮彈上的區別,炮本身只是為了發射不同的彈藥做了不同的設計而已。


哪是剎車


嚴格意義上來說,傳統火炮的擊發原理都是一樣的:通過擊發炮彈尾部的火藥產生強的推力將炮彈以較高速度推出炮膛。而下文提到的榴彈炮和加農炮也確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火炮,這主要是從兩種火炮一些具體的性能指標來區分的,不是從原理上來判斷。那麼兩者到底有些什麼區別呢?

第一,加農炮的炮管長度往往非常長,有的甚至會超過了自身炮管內直徑的40倍;而榴彈炮的炮管與炮管內直徑的比值則要低一些,主要是20-30倍。

第二,加農炮發射的的炮彈在飛出炮膛的瞬間速度比較大;而榴彈炮在擊發炮彈尾部裝載的火藥時產生的推動力不如加農炮大,所以炮彈在飛出炮膛的瞬間速度要比加農炮小。

第三,加農炮發射出去的炮彈與榴彈炮發射出去的炮彈的運動軌跡不同。榴彈炮的炮彈飛行軌跡相比較而言,更加彎曲,其炮彈軌跡就是典型的拋物線;而加農炮的炮彈發射出去軌跡是水平的一條線,不過受到引力的影響,發射出去距離越遠則下沉越厲害。

第四,兩種火炮的採用不同的瞄準手段。這與兩種火炮的炮彈軌跡密切相關,加農炮炮彈軌跡平直,所以可以像槍那樣直接對準目標擊發,但是遇到障礙物阻擋目標則無計可施;而炮彈軌跡更類似於拋物線的榴彈炮則必須經過計算得出大致的落點。

第五,兩種火炮的作戰功能有所不一樣。加農炮由於可以進行直接的瞄準,適合對單個的目標精確攻擊;而榴彈炮不能通過直接觀測目標攻擊,拋物線一樣的炮彈軌跡還可以攻擊無法直接觀測的目標,所以大多都是進行一個地域面積覆蓋打擊。

第六,加農炮的和榴彈炮的炮彈擊發所用的火藥不同。加農炮打擊精確目標為主,一般擊發所需的火藥沒有變化;而榴彈炮由於是進行概略打擊,一般可以根據需要增減擊發所需火藥來滿足不同距離的需求。

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逐漸出現了一種結合了兩種火炮優點新炮種——“加榴炮”。不久的將來,兩種不同的炮也許會完全結合到一起。


霹靂火防務


嚴格來說: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是由炮管的長度耒區分的,通常炮管的長度是囗徑的30倍以下為榴彈炮,以前教科書是27倍。加農炮的炮管都比較長,有些農炮的炮管長度是口徑的50倍甚至更長,有一種的炮管長度介於兩者之間的叫加農榴彈炮。榴彈炮由於炮管比較短,發射時後座力相對小一些,所以沒有炮口制退器,加榴炮和加農炮都有炮口制退器,用耒減輕發射時所產生的後座力。榴彈炮的射程比較短,通常是14至17公里,但優勢是射速快,每分鐘可發射5至6發,加上榴彈炮的機動性非常好,一個基數打完,拼架掛車,3分鐘之內就可逃離現場。但加農炮就不行,由於炮管太長,拼架後要將炮管向後收,所花的時間相對比較長,還末逃離現場敵方的炮彈巳打過耒了。口徑在100亳米以上的火炮,因為炮彈比較重通常會分兩次甚至三次裝填,而且跟據射程可調整裝藥量,榴彈炮可分為一號裝藥到四號裝藥,加農炮可分為一號裝藥和二號裝藥。榴彈炮的發射藥是硝酸棉,加農炮的發射藥是硝酸甘油。


車仔佬42104839


榴彈炮和加農炮都是從近代火炮細分出來的炮種,目前榴彈炮和加農炮,除了所用彈藥不同,通俗易懂的講主要區別在於彈道的差異。榴彈炮是曲射為主,而加農炮是平射。這主要是兩種炮用途決定的。

榴彈炮是比較早,也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之一。

如今的榴彈炮均為線膛炮。射角較大,初速慢,炮彈的落角大,殺傷和爆破效果好,適用於打擊遠距離地面目標,加之彈道曲線的特性,還可以打擊隱蔽在障礙物後的目標。榴彈炮主要靠榴彈爆炸的衝擊波和彈片來毀傷地面目標,壓制敵技術兵器,破壞設施和交通樞紐。現今世界主流、裝備數量較多的榴彈炮,多為北約155mm口徑為主。

可以配用榴彈、殺傷子母彈、增程彈、燃燒彈、照明彈、發煙彈等多種彈藥,

採用變裝發射藥,改變彈道和射程可在較大縱深內實施火力打擊。


加農炮,炮管長,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伸,可直瞄射擊,炮彈初速高。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機炮都屬加農炮類。

加農炮主要用於射擊裝甲目標和垂直目標,多用直接瞄淮射擊;對遠距離目標,則用間接瞄準射擊。特點是身管長,一般為口徑的40—80倍、初速通常在700米/秒以上,是進行地面火力突擊的主要火炮,典型的就是坦克炮。目前坦克中除了英國和印度還使用線膛炮,其他各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基本都使用滑膛炮了。滑膛加農炮初速要高於線膛炮,更利於穿甲。


如今榴彈炮和加農炮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之前有52倍口徑以下的火炮為榴彈炮的說法。現在擁有這個倍數的榴彈炮比比皆是,所以新炮種加榴炮應運而生,兼顧兩種火炮的彈道特性,既保留了加農炮的平射,還可以像榴彈炮那樣曲射。

各型艦炮其實也符合加榴炮的特點,從炮彈初速來看,艦炮的炮管長,初速大,這符合加農炮的特徵,但是從彈道來看,艦炮的彈道不算平直,遠距離實戰中大部分炮彈命中的是甲板,又有些類似於榴彈炮。

如今又有了迫榴炮,甚至可以平射,未來出現迫榴加農炮有很大的可能。


賜給你幸福的板磚


我們都知道中國在唐宋時期就應該開始應用火炮技術了,尤其是成吉思汗在西征歐洲時,更是把中國的這一黑火藥技術帶到了歐洲,大大加速了火炮技術的發展。我們似乎也一直以為火炮都是一樣的,都給予大炮的稱謂。尤其是現在,我們經常聽說榴彈炮、加農炮,它們不都是大炮嗎,為何還要起不同的名字呢?

其實這還真不一樣。榴彈炮是一種身管比較短、彈道比較彎曲的火炮。它雖然發射的初速度比較小,但它的射角比較大,彈丸的落角也大,因而殺傷和爆破效果比較好。而且它所採取的多級變裝藥技術,似的榴彈能在實戰中獲得不同的發射初速度,因而非常便於在較大縱深內實施火力機動。這就使得它在戰場上主要適用於對水平目標的射擊,能有效殲滅、壓制暴露的和隱蔽物內的有生力量和設施,是破壞工程設施、橋樑以及交通樞紐的有效火力,因而也是地面的主要炮種之一。

而加農炮則是一種身管較長、彈道低伸的火炮。它的初速大、射程遠,適合對裝甲目標、垂直目標和遠距離目標進行設計。最著名的要算是1918年德國製造的巨人加農炮—“巴黎大炮”,其口徑達到210毫米,炮身長37米,口徑是其他火炮的170多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距巴黎120公里之外用此炮轟擊了巴黎,一下子震驚了全世界。

可見這兩種火炮在設計的時候就是專門針對不同的戰術目標的,但在二戰之後,由於軍事技術的革新與作戰理念的變革,這兩種炮甚至有了融合的趨勢,如加農榴彈炮的出現,可見這兩種火炮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榴彈炮和加農炮雖然在外表上像親兄弟一樣,然而實際上兩者從攻擊效果以及設計細節上都有著很大的差距。首先,就是兩者在炮管長度的區別,同口徑的榴彈炮和加農炮相比,榴彈炮的口徑和身管的比例總要比加農炮要低很多,所以這導致了榴彈炮的炮口初速往往只有加農炮的三分之二左右,且大角度射擊時也由於炮彈的管內行程較短所以使得榴彈炮的炮彈最遠落點以及炮彈下落時的角度也要比加農炮要低很多,榴彈炮的指揮官和操縱手也知道榴彈炮幾斤幾兩,所以多數給榴彈炮安排可以靠目視確定落點的攻擊方式。

其次,就是兩者在機動平臺上的區別。榴彈炮由於炮管短,後坐力相對較低所以對整體假設結構的強度要求並不是很高,這使得更多榴彈炮都“偷工減料”的選擇了更輕的複合材料來作為炮架的加工原料,更輕的體重使得榴彈炮也可以通過吊裝的方式搭乘空中“出租車”來增加自己的部署速度以及在現代戰爭時的使用彈性,相應的炮兵陣地的變換也要相對加農炮來說要更加靈活,所以倡導什麼都要跟著飛機走的美軍特別喜歡使用複合材料為原料的榴彈炮。

而加農炮長長的身管以及密度更高重量更大的發射藥,使得炮彈有著非常長的加速行程,也因此會帶來更大的後坐力。所以加農炮除了炮管以外的所有結構都要進行額外加強來增加加農炮的發射結構壽命,且更大後坐力使得加農炮很少在沙灘這樣的地方進行射擊。而更長的炮管和結構重量使得加農炮很少搭乘戰場出租車,相取代的是輪式牽引卡車用來幫助加農炮轉移陣地,所以倡導反應靈活介入迅速的西方國家已經很少有加農炮這一編制了。


利刃號


榴彈炮和加農炮是炮兵的當家武器,它倆只是在分工上有些區別;

榴彈炮

主要用於攻擊隱蔽的片狀目標,常使用高爆榴彈,用散開的彈片殺傷有生力量和打擊弱裝甲目標。

這種攻擊目的,確定了射擊方式是間接瞄準,發射時炮管的仰角較大(可達到75度),炮彈出膛速度較慢,軌跡呈彎曲弧線,被襲擊者會感到炮彈呼嘯著從天而降。

加農炮

主要用於攻擊突出的點狀或線狀目標,常使用穿甲彈,直接摧毀堅固防禦堡壘或硬裝甲目標,必要時也可以發射高爆榴彈。

這種攻擊目的,確定了射擊方式是直接瞄準,發射時炮管的仰角較小(一般低於45度),炮彈出膛速度快,飛行軌跡較為平直(低弧線),被襲擊者會感到炮彈迎面而來。

最直觀的區別


榴彈炮炮管較短

炮管長度大約是口徑的20—30倍,整體感覺炮身粗壯。


加農炮炮管較長

炮管長度可達口徑的40倍,整體感覺炮身細長。

看了網友評論,說榴彈炮和加農炮有滑膛炮和線膛炮的區別,這是老印象!為了提高遠程打擊的精度,現代的榴彈炮和加農炮炮管內都刻有膛線(來復線),控制炮彈(旋轉)穩定飛行。只有坦克(一般用於抵近快速射擊)還配置有滑膛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