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下崗女工跟裁縫鋪奶奶學手工 10歲就小有名氣 學校請她去講課


“記得我小時候,姥姥和媽媽做冬天的棉花襖時,都是用裁完剩下的布頭做盤扣,我每次都負責給盤扣縫繩。我也想做,但大人不讓,我不服氣,就自己琢磨。結果一學就會了。我編的盤扣跟媽媽編的一樣好看。”朱書清說。

朱書清,女,現年62歲,先後在泌陽縣糧食系統、藥材公司工作過。後來,她下崗了,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談及自己與繩結藝術的緣分時,朱書清回憶,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與“繩子”打交道了。

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普及,我就跑到書店買了幾本編織中國結的書自己回家琢磨。”朱書清說,那時瞭解中國結編法的人很少,書中的知識也非常有限。既沒有教程,也沒有製作步驟,她唯一的參照就是一些成品照片。

2000年以後,隨著網絡的普及,朱書清配備了一臺電腦。學會電腦之後,她無意中發現了一箇中國結論壇。由於不會發帖,也不會曬圖,她只能把在論壇裡學到的東西用筆記在紙上。至於照片,她則是用相機拍下來保存著慢慢研究。

“用手機拍的照片不清楚,用相機拍的照片太大,想通過考試,就必須先把用相機拍的照片修好。我的孩子知道後,從網上幫我下載了一個修圖軟件,並且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裁圖。”朱書清說,別人考試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因為不會修圖,她考試竟花了3年的時間。


“據說這項技藝是傳女不傳男的!”朱書清說,其實並不是這樣,男學員太少了,如果想學,也教。作為傳承人,朱書清義務向喜歡繩結的不同女性傳授,手把手教她們,還不厭其煩的製作出各種簡單易懂的教材,用微信傳給大家學習。在她心中,她只想讓這門古老藝術得到更廣泛的繼承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