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株洲:志智雙扶拔窮根

通訊員/殷繪 劉愛平 曾樺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最難的是消除觀念的貧困,最長遠的工作是徹底拔掉心裡的窮根。

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淥口區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堅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思路,開展“脫貧立志,星級創建”工作,加大培訓力度,充分調動貧困人口的“志”“智”內因,將外部“輸血”式扶貧與內部“造血”式脫貧相結合,以培育貧困人口自身“造血”功能鞏固“輸血”成果,通過“志智雙扶”雙輪驅動,有效增強了貧困群眾底氣,激發了貧困群眾志氣,提升了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目前,該區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42%。

脫貧立志,用“星”喚起精氣神

如今,龍潭鎮花田村鵝形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齊志亮的養殖事業搞得有聲有色。然而,3年前他連一間遮風擋雨的“陋室”都沒有。2013年,在外打工的他不小心摔斷腿,剛出生的小女兒又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為給小女兒治病,全家欠下了鉅債。2015年,精準扶貧的政策春風吹到花田村,齊志亮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小女兒因醫治無效去世,全家人陷入悲傷。

“政府、駐村幫扶工作隊經常上門看望、安慰我們,還幫我們申請無息貸款。”齊志亮說,在幫扶人員的鼓勵下,一家人逐漸走出悲傷,開始發展養殖。第一年,齊志亮試養了黑山羊及蜜蜂,收入5萬元。第二年規模擴大收入翻番,加上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基本還掉了欠款。2017年,齊志亮申請了危房改造,房子修繕一新。如今,他養的黑山羊發展到120多頭,還養起了花豬。

“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要繼續努力奮鬥。”勤勞的齊志亮勁頭十足,在去年的“脫貧立志,星級創建”活動中,他每季獲得的星級均在7星及以上,今年還主動申報為“自強戶”。

造成貧困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原因,有些群眾之所以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要想讓貧困戶真正站起來,就要優化造血功能,而非一味輸血。

去年以來,淥口區創新開展“脫貧立志、星級創建”活動,對貧困戶的表現從多方面進行評星定級,將評定結果與“面子”“票子”掛鉤,引導貧困戶自立自強。活動設定了10個星級類別,分別是愛黨愛國、誠信守法、團結友善、感恩懷德、清潔衛生、重教好學、勤儉持家、孝老愛親、勤勞上進和創業致富,為貧困戶立志指明方向、明確目標。創建活動操作簡易,符合標準的得一顆星,不符合標準的不得星。根據得星總數對貧困戶綜合表現劃定等級,貧困戶獲得6顆星即為達標。創建活動按季開展,每季度評選一次,並在年終進行總評,貧困戶得星越多,政府對其幫扶的力度越大。

評星不只是看數量,更是為了引導貧困戶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該區建立“多方參與、廣泛監督”的評議機制,貧困戶自我評價之後,由村支兩委組織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鄉賢、鄉村致富帶頭人等組成評議組,對照標準嚴格評定,並邀請駐村工作隊隊長和結對幫扶幹部召開評議會,對自評結果進行審定、修正,多方討論無異議後再確定評議等次,隨後報鎮、區複核,“評星定級”結果在鎮村公示,接受監督。

“為更好地運用星級創建成果,今年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在全區已脫貧戶中開展‘自強戶’申報活動,通過將得星數較多的脫貧戶轉化為‘自強戶’,發揮引領示範作用,讓脫貧立志入腦入心。”淥口區扶貧辦主任王帥介紹,申請“自強戶”需要滿足已經脫貧1年以上、參加“脫貧立志、星級創建”活動四季度內獲星總數在25顆以上、獲得“勤勞上進之星”或“創業致富之星”一次以上等條件,評上後,將獲得“自強戶”榮譽牌和一定的物質獎勵。今年1至3季度,該區獲評7星以上的有5029戶次,其中8星1510戶次,9星232戶次,共評選“自強戶”215戶。

今年6月,淥口區“脫貧立志,星級創建”扶貧扶志創新舉措被寫入全國扶貧扶志研討班主題報告,稱為扶貧攻堅“淥口經驗”,入選全國扶貧扶志典型案例。

“授之以漁”,用知識補齊能力短板

“付春耕將寶寶照顧得很好,現在兒媳婦生了二胎,我特意又把她請回來。”在僱主廖水娥眼裡,付春耕是一名很專業的育嬰師,餵奶、拍嗝、換尿布,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並細心指導家人如何科學照顧嬰兒,家人少操了很多心。

如今,付春耕是市場爭相聘用的“金牌月嫂”。然而3年前,她還是一名在貧困生活中彷徨無助的農村婦女。付春耕家住南洲鎮,其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公公受刺激得了老年痴呆症,婆婆患有糖尿病,兒子還在讀初中,家庭的重擔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她四處打零工,借遍親朋好友,苦苦維持生計,一家人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沒有一技之長,我不知道如何改變生活。”付春耕說,2017年,區裡 “一戶一產業工人”工程開辦的育嬰師培訓班成為人生的轉折點,她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免費進行培訓,結業之後,她又自費考取了中級和高級育嬰師證,收入從每月1000多元漲到4000多元。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貧困人口陷入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差、缺少謀生手段,若不“授之以漁”,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再度返貧。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就在於扶知識、扶技能、扶思路,讓群眾切實受益、樂意參與、主動融入,才能變本領恐慌為能思善闖。

該區圍繞“培養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方”的目標,免費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貧困家庭“兩後生”組織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並對參加技能培訓的人按照實際參加培訓天數給予20元/天的生活費補助。同時拓寬培訓工種,增加補貼項目,目前涵蓋車工、焊工、育嬰師、養老護理員、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等213項。

為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淥口區加強區域合作,通過與株洲市新希望焊接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等5家愛心機構合作,成功推薦就業100餘人。著力打造自主勞務品牌,淥口區立信培訓機構培訓出來的育嬰師、養老護理員已是“香餑餑”,其推薦就業成功率在85%以上,穩定就業率在60%以上。

同時以“選拔培育、減貧帶貧、跟蹤考評”為抓手,推動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向縱深發展。今年,該區實施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7人次,補助12.14萬元。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該區多管齊下,致力於把脫貧攻堅的“活水”澆在扶貧的“根”上。著力改善農村教學條件和環境,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各項政策,採取“三幫一”“師生結對”幫扶和送教上門等舉措,嚴防失學、輟學。發放助學政策宣傳資料8000餘份,對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學生分別實施“三免一補”和“三免一助”政策,對建檔立卡幼兒給予入園補助。2019年,累計發放各類助學金837.94萬元,惠及貧困學生11048人次。

住安心房,用安居開啟樂業新希望

龍門鎮花衝村的陳湘泉年輕時因衝動鬥毆,被判入獄。8年的鐵窗生活,讓性格本就悲觀的他愈發消沉,難以融入團體生活中。

在政策的扶持下,陳湘泉和父親、哥哥三人住上了易地搬遷安置房,他在幫扶幹部的支持和鼓勵下發展養殖業。他還弄來一臺三輪車跑運輸。如今,他不僅生活條件變好了,性格也越來越開朗,還找到了女朋友。

安居才能樂業,一個安穩的家是心之歸屬,讓群眾居者有其屋,他們才能更有勇氣更有底氣紮根家鄉。淥口區全力推進易地搬遷、危房改造和危舊土坯房整治工作,讓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同時切實加大對已搬遷群眾的後續扶持力度,以穩就業、穩就醫為抓手,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後續扶持和發展工作,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目標。

在危房改造方面,該區按照“全面覆蓋、分類施策、問題清零”原則,對“四類重點對象”進行全覆蓋鑑定。全區C、D級存量危房152戶,其中22戶採取投親靠友方式,18戶採取集中安置,112戶納入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截至目前,開工112戶,竣工112戶,竣工率100%,已撥付危房改造補助資金328萬元。

易地扶貧搬遷方面,全區搬遷對象106戶331人,已全部搬遷入住,其中往年已脫貧91戶,今年脫貧6戶,享受低保等兜底政策8戶,未脫貧1戶,脫貧率、入住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覆蓋率、後續幫扶措施覆蓋率和拆舊復墾率均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