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序言:

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

,意思是說,皇為上,帝為下,“皇帝”一詞最初其實是為了告訴人們天地乃萬物之主。

而皇帝最早稱為作為人的稱謂,是指“三皇五帝”,不過此時的皇和帝依然是分開的。

直到秦王嬴政統一華夏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於是就將這兩個稱謂連起來,自稱皇帝,因為他是這個稱號下的第一人,所以又被稱之為“始皇帝”。

此後這一稱呼一直被封建的最高統治者沿用,雖朝代更迭,其稱未改,而隨著君主集權的加強,皇帝代表的已不再單單一種稱呼,更成為了至高無上權力的代名詞。

既然皇權至高,臣子就不能逾越君臣之禮,臣子向皇帝彙報工作,也是要十分講究的,那麼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呢?說起這個問題,古代皇帝們一定會率先發表言論,即不能直呼他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本篇飛魚就來具體聊聊關於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究竟有何要求。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古代皇帝

秦朝時期文書制度開始形成。

周監二代,文理彌盛,再拜稽首,對揚休命,承文受冊,敢當丕顯,雖言筆未分,而陳謝可見,降及七國,未變古式,言事於王,皆稱上書。——《文心雕龍·章表》

意思是說,周朝承襲了夏商兩朝的制度,禮節也更為隆重,臣子在給君王回報工作時,經常是行動上再三叩頭,言語上說著敬受冊封、敢當重任等,雖然都是口講筆寫兼用,但表達陳辭謝恩是明顯的,到了戰國時期,仍用商周格式,臣下對帝王呈文言事,還是稱之為“上書”。

而秦滅六國之後,秦始皇建立起了秦朝,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起初定製的時候,就做出了很多具體的規定,而臣下上言事上的“書”,也就在此時,變成了“奏”,正所謂:秦初定製,改書曰奏,此後“奏”就成為了封建制度下臣子向皇帝彙報工作的固定公文名稱。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古代的詔書

此外,始皇帝還為自己下達的命令做了規定,即改命為制,改令為詔,而皇帝自稱為朕,這個字也成為了皇帝一個人獨有的“稱呼”,其他人說了就是大逆不道,甚至有殺身之禍(《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而秦始皇對這些朝廷文書所做的規定,一直延續到清朝,足見其影響深遠,我們在影視中經常聽到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根源也就在於此了,而皇帝的下的詔書亦被稱為聖旨。

既然始皇帝對臣子上書的名稱做了規定,其內容和格式當然也有要求。

  • 我們先來說說內容。

給皇帝的“奏”,最為基本的就是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諱,那麼如果臣子的上述中提及皇帝,該如何稱呼呢,得稱呼陛下,這點在蔡邕的《獨斷》中就有論述,曰: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

那麼這個“陛”字是怎麼來的呢,在古語中,這個字的意思是指藉以登高的臺階,又特指帝王宮殿的臺階,《墨子·備城門》指出:陛高二尺五,廣長各三尺,遠廣各六尺,這就是“陛”的標準。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皇宮的臺階古語稱之為“陛”

而正是因為皇帝的威望,使得臣下,不敢直呼其名,就以陛下一詞稱呼,正所謂:

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因呼在陛下者而告之,久而久之,這也就成為了天子特有的稱呼。

而這一稱呼也逐漸成為了臣下對皇帝上奏中對皇帝的尊稱,在後來的史書中,陛下一詞也被廣泛應用。

  • 我們再來說說格式。

臣子上奏對皇帝有了特有的稱呼,這還不夠,因為古代文書中,不乏會遇到皇帝的名字,這時候要怎麼辦,也有辦法,那就是“避諱”。

郭沫若先生曾在《諱不始於周人辯》中提到:避諱之事,不始於周人,當始秦,這句話就說明了避諱也是從秦朝開始的,那麼究竟該怎麼“避諱”呢?

其實就是在文書中,如果遇到了“皇帝”,“始皇帝”等稱謂,必須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後面群臣上奏的內容,也須另起一行頂格書寫,頂格書寫稱謂這點在現在正式文書中,亦有此要求,以示對上級的尊敬。

此外,上奏的格式還有另外的要求,那就是臣下須稱“昧死”,這個詞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曾出現不止一次,比如李斯給秦始皇上奏就要說“丞相臣斯昧死言”,再比如大臣們聯合給始皇帝上奏稱“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等等。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清朝皇帝下的詔書

由此可見,秦朝其實是專制主義文書制度的正式形成時期,在後來的歷代得到了沿襲和發展。

漢朝時期文書制度更加細化。

漢定禮儀,則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議,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文心雕龍·章表》

秦朝滅亡之後,漢承秦制,對於上奏的制度,自然也給“承”了過去,不過在漢朝群臣的上書,除了奏之外,又增加了“章”、“表”、“議”,正如上述引用所說,這也就說明了漢朝時期群臣的上奏,有了更加細化區別,當然也不能隨便用,該怎麼用也是有規定的,我們就來具體說說其中的區別。

  • 章以謝恩。

當皇帝對於臣下有賞賜之時,那麼作為臣下必須要上奏言謝,這裡臣子所呈上的文書,就叫做“章”,後來又逐漸延伸到向皇帝辭讓或者向皇帝表示慶賀。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威嚴的皇帝(劇照)

後來“章”的制度在唐朝之後逐漸消亡,正如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中所述:論諫、慶賀,間亦稱章,自唐而後,此制遂亡。

  • 奏以按劾。

奏,其實說白了就是揭發檢舉的意思,是臣子主動向皇帝進言,比如說,哪個官員不守規矩了或者是犯了法,其他官員想要告發,此時用到的就是“奏”。

《文心雕龍·奏啟》中記載: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這也就是說,奏的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國家政事,後來這一上奏的形式一直被沿用,清朝時期的“奏摺”,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 表以陳請。

古代臣子對於皇帝有所請求,或者是為了勸說皇帝明辨是非,亦或者對皇帝表露自己的衷心而用到的就是表,正如《文心雕龍·章表》記載:

表者,標也。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出師表》

而我們曾學的《出師表》則是這類文書中的代表,該表是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劉禪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

  • 議以執異。

議,又稱駁議,是臣子用來發表不同的見解時所用到的文書,當然反駁其他官員的觀點時,也可以用議,比如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要效仿胡人穿“胡服”,他的叔父不同意而進行了反覆爭論,以及商鞅在秦國變法前夕,與甘龍等守舊派進行的辯論,都可以稱之為議。

不過在那時候,並沒有這種文體,這種文體是到了漢朝才確立的,正如《文心雕龍·議對》記載:迄至有漢,始立駁議。

此外,其群臣上奏的文書格式,也是沿襲了秦朝,規定也大體相似,筆者在此暫不細論。

唐朝時期文書制度趨於完善。

章表制度,自漢已後,多相因循,《隋令》有奏抄、奏彈、露布等,皇朝因之,其駁議、表、狀等至今常行。——《唐六典·門下省》

根據上述引用記載,我們可以得知,唐朝的時期群臣的上奏文書,有六種,分別是奏抄、奏彈、露布、駁議、表、狀,而其中前三者,又是沿襲隋朝的文書制度。

那麼這六種文書都是該怎麼用呢,我們來一一說明。

奏抄是指支度國用、授六品以下官,斷流以下罪及除免官時所用的文書,奏彈是指御史用來彈劾百官時所用的文書。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古代的詔書

露布是用在軍事中的,本意是指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後來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比如《資治通鑑·唐紀》記載:

龐勳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村

其中駁議和表其用途幾乎和漢朝相似,故不贅述,那麼什麼是狀呢,其實就是奏狀,其功能和漢朝時期的“奏”也大致類似,也主要用於臣子關於國家政事給皇帝呈送的公文。

這種奏狀文書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清朝的惲敬在《上董蔗林中堂書》中雲:下之於上也,有奏狀之言,有制詔之辭,其中的奏狀也就和唐朝時期的奏狀大體是一致的。

此外,唐朝在文書的具體書寫方面也做了相應的規定,比如字體的大小,字數,年月,一文一事等等,都有具體的規定,由此也可見,唐朝時期的文書制度,其實已經趨於完善了,後世的朝代,雖有所變動,但大體是一致的。

飛魚說:

從古代社會對臣子上奏文書的具體要求,我們可以發現,不能直呼皇帝的名字確實是最為基本的,其中所涉及的條條框框更是繁多,不得不說古代皇帝為了確立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真是煞費苦心。

古代臣子的上奏文書有何要求?皇帝:不能直呼我的名字是最基本的

皇帝的寶座

從古代的文書制度中,我們不難發現其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就是君主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過程,對臣子上奏文書的具體規定,也是為了深化皇權在臣子中不可逾越的地位。

封建制度下,皇權不斷被加強,與之相對應的臣權自然就會衰弱,我們從臣子面見君主時所行的禮節亦能看出其中演變的趨勢,比如說,兩漢時期,官員向皇帝奏事可以坐著;到了宋代,官員必須站著奏事;而到明清時,官員奏事則必須跪著了。

由此可見,古代文書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與這種君臣之禮的變化其實也是遙相呼應的,把以“君尊臣卑”為核心的封建等級制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文心雕龍·章表》、《史記·秦始皇本紀》、《諱不始於周人辯》、《墨子·備城門》、《文體明辨序說》、《文心雕龍·奏啟》、《唐六典·門下省》、《資治通鑑·唐紀》、《文心雕龍·議對》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