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925-1926年的張家口,曾經的察哈爾省省會


1925-1926年的張家口雲泉寺。張家口,又稱“張垣”或“武城”,地處河北省西北部,位於京、冀、晉、蒙交界處,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的交通樞紐。

1925-1926年的張家口大境門。張家口歷史悠久,早在200萬年前的遠古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5000年前,黃帝在這裡相繼戰勝炎帝和蚩尤,爾後在涿鹿山下建立城邑,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先河。

1925-1926年的張家口,馬市。春秋戰國時期,張家口北部為匈奴和東胡居住地,南部則屬於燕國和代國領土。此後一千多年都是漢胡雜居的重要地方。

1925-1926年的張家口,販羊人。明洪武二十六年,因這一帶“民戶不足,調山西諸處餘丁充之”。其中,有張姓人家遷在隘口附近定居,因此稱作張家隘口,簡稱張家口。

1925-1926年的張家口,騎駱駝的蒙古人。明宣德四年,為鞏固邊防,在北方邊疆修築長城,並在宣化、張家口一帶築起駐軍屯堡。後來隨著“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大道的日漸興盛,張家口堡的軍事功能逐漸被商業貿易功能代替,慢慢形成後來的張家口市。

1925-1926年的張家口,交易市場。蒙古人在這裡用皮、毛等商品與漢民交換其他商品。民國十七年,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張家口劃歸河北省。

1925-1926年的張家口,羊毛集散地。

1925-1926年的張家口,騎毛驢的小腳婦人。

1925-1926年的張家口,雲泉寺內水洞和冰洞。水洞內有泉水,四季不結冰。而冰洞中夏天仍會有冰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