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黑井古鎮 一個發呆閒逛的好去處

黑井古鎮 一個發呆閒逛的好去處

黑井古鎮 一個發呆閒逛的好去處
黑井古鎮 一個發呆閒逛的好去處

說起雲南的古鎮,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定是大理、麗江、建水,但要說到黑井古鎮,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

如今古鎮遊已席捲全國,稍有個節假日,各大古鎮便人流告急。不喜歡這樣人擠人的旅途,於是黑井古鎮便成為我這個假日的首選地。

從昆明出發去黑井,特別方便,火車當天就能來回。

趕早的火車,帶個頸枕背個書包輕裝出發,在火車上悠悠地吃個早餐,甚是愜意。約莫10點左右到站,出了火車站有面包車、馬車直達古鎮。

進入古鎮基本都是當地人在趕集市,牛來馬往,地上隨便鋪個塑料布堆上山貨、野蔬什麼的,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意。遊客不多,隨處可見的土磚房,也沒有過度的商業開發,都是城裡人喜歡的樣子。

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

據《黑鹽井志》記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間,一牛倍肥澤,後失牛,因跡之,至井處,牛舔地出鹽。”為紀念這頭黑牛的功績,遂稱此地為“黑牛鹽井”。原來,遠古云貴地區是一片汪洋,因地殼運動的作用,海底上升變成高山,而海水裡的鹽分也就沉積在了山底。後每隔一些年,地殼運動一次,這些鹽分便沉積一層。

黑井地下200米到3400米之間存在著3個岩層,地下水在滲透過程中將鹽層溶解,便成為造福黑井的滷水。這種滷水並不能直接製鹽,需要經過四次過濾,並用石膏、木炭等吸收分解毒物才可放進鍋裡煎煮。

黑井因鹽而盛,後隨著海鹽的進入漸漸衰落了。

黑井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城鎮格局,有多處文物保護單位,是祿豐縣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鎮,也是國家級的歷史古鎮。所幸遊客不多,雖歷經千年,古鎮風貌依舊,實在難得。

沿一條很不起眼的小道往前走,可見氣派的武家大院,明清式建築,是當年黑井鎮上大鹽商武氏家族的宅第,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咸豐七年擴建,至今保存完好。整座大院依山而建,呈“王字型佈局,由四個天井組成,並建有隱秘的防禦、逃逸設施,看後不由嘖嘖稱奇。

所謂古鎮,幽處得靜。巷道口,大媽們端個板凳坐在自家門口,與隔壁大嬸邊曬太陽邊嘮嗑,閒適舒服的樣子。

由小巷慢慢踱回商業街,隨便找個店面,叫一碗黃豆米線,三鮮的清爽湯底,帽子是煮爛入味的黃豆子,加上幾塊滷煮過的豬肉,噴香撲鼻。黑井的小吃其實還挺多的,有稀豆粉、粑粑、灰豆腐,以及抹了蜂蜜油炸過的肉皮與醃菜煮制而成的燒膚……

吃飽喝足晃到了文廟,可見一池錦鯉,遊客撒點餅乾屑,魚兒便往來翻騰,閃出鮮豔的顏色。

古鎮值得一去的還有飛來寺,寺廟位於半山腰,可看古鎮全貌。因山勢陡峭,從下往上看,整個廟宇像一隻盤踞于山巒的大鳥,彷彿振翅欲飛,又好像剛剛從天空降落停歇,飛來寺因此得名。

有意思的是,民國31年古鎮五馬橋被洪水沖塌後重修,工程竣工時,黑井一李姓鄉紳即興出了個上聯——“五馬橋橋上瞧風吹橋洞橋不動”,卻無人以對。直到2012年才有人對出下聯——“三清宮宮中躬雨打宮身宮空聲”。這種隔時空的對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古鎮厚重的人文底蘊。

黑井有厚重的歷史娓娓道來,也有古樸的生活緩緩流淌,時光在這裡不疾不徐,溫婉可人。那些古牌坊、古鹽井、古石雕、古龍祠、古院、古寺、古街、古宅,無不散發著古舊韻味,以你喜歡的樣子等著你來探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