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任由“算法”推薦不良信息必須匡正

【光明論壇】

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化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深刻改變了新聞信息的生產傳播方式。算法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帶來先進生產力,另一方面也產生嚴峻的現實問題。

2018年,針對一些短視頻平臺傳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侮辱英烈等突破社會道德底線、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違法違規的問題,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相關負責人,責令整改,要求暫停有關算法推薦功能。算法治理任重而道遠,實現技術與正確價值觀有機統一成為亟待破解的現實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髮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指出了前進方向。從全球範圍看,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斷實現突破,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要正確認識算法技術的本質。一方面,算法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當今世界,數據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並仍在時刻不停地產生和儲存新的數據。人類要運用海量數據,要讓它產生價值,需要靠卓越的算法來解決。另一方面,算法是一種中性的計算法則。作為信息處理工具,它自身沒有價值觀,不能判斷信息的導向和意識形態屬性,運用不當必然貽害無窮。對於新聞信息生產和傳播來說,算法主要是一種生成機制和傳播策略,體現為抓取、匯聚、分類、排序,同時體現為提取、匹配、推送。正是技術的發展把過去主要由人負責的內容揀選工作交給計算機來處理,信息把關由人轉向算法技術,問題也由此產生。

要賦予算法正確的價值觀。算法改變內容生產手段和分發傳播路徑以及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的價值毋庸置疑。但現實表明,當前算法的普遍邏輯只是把信息的特徵進行提取並匹配用戶偏好然後進行推送。這樣價值觀的實質就是“用戶想看的”和“流量最大化”。很顯然,如果只為片面滿足用戶需求和追求流量最大化,用戶隱私以及公德和法律就極易淪為次要。技術批判理論認為,必須賦予算法價值觀,如果不給算法設置正確的價值觀,它就會被錯誤的價值觀所俘獲。算法是人去定義和搭建的,每一種技術架構、每一行代碼、每一個界面,都代表著選擇、都意味著判斷、都承載著價值。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讓算法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向網站主體責任要正確價值觀。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網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同時,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公眾對企業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強化網站主體責任,就是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切實把網站的管理責任落實到位。網站要履行網上信息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對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上線的安全評估。其中,主體責任分為兩部分,一是社會責任,二是法律責任。只有當開發和運用算法的人有了主體責任意識,才有了把主流價值觀與算法有機統一起來的可能。

要加強從業人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是主流媒體,所有的媒體都要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要承擔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同時,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也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我們必須加強對人的培養和管理,這才是最長遠和根本性的舉措。人,只有人,而且必須是人,才應該永遠地佔據著關鍵位置。人機相較,人的價值觀是優勢。現在的關鍵是行業各界要把中央精神真正落實到位。

(作者:蒲紅果,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研究生、千龍網-中國首都網副總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