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藍毗尼Lumpinī,又譯嵐毗尼、臘伐尼、林微尼等,梵語可愛之意。佛陀的誕生地,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在今尼泊爾境內,距加德滿都360公里。

2006年,我第一次朝禮尼泊爾聖地藍毗尼。

在佛出生處,現在是一座紅色的摩耶夫人祠(為紀念佛陀母親誕生聖者而興建),其中瞻禮佛陀落地石的人群摩肩接踵,絡繹不絕。

當年就在印度廟的遺址下,考古人員從磚石瓦礫的中間部位一直向下挖,在很深的地方發現了一大片木炭,上面有一塊長約兩尺的不規則形灰色石塊,其中央有鮮明的腳印狀凹痕。石頭殘損得很厲害,但足印仍依稀可辨。這塊石頭最終被確定為佛陀落地時的足印石。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藍毗尼聖地衰落以後,佛陀降臨人間的落地處曾建立起一座印度教廟宇,其牆根下長出過一棵菩提樹。在印度人的心目中,菩提樹既象徵著強大的生命力,也意味著對於建築物的破壞能力,因為其根系過分發達。廟宇的牆基很快就被菩提樹動搖,幾十年的工夫便倒掉了,加上野火雷擊,樹木殘骸與瓦石殘渣混在一處,很難找出無憂樹及落地石到底在何處。雖然後來出土了眾多遺蹟,但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確定釋迦牟尼佛的落地點——對於一片深埋藏在地下長達七百年之久的遺蹟,考古工作異常艱難。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據佛經記載,佛陀當年在無憂樹下從摩耶夫人右脅下出生,落地時足下有一塊石頭,在接到佛足以後,留下了佛陀深深的足印。

雖然佛陀誕生處的大目標已確認無疑,但無憂樹及樹下佛陀落地石的確定工作,則是必須要完成的複雜考古程序。德國以及尼泊爾政府的考古學者最早於19世紀在此進行聯合發掘。1899年以前,這裡被種種雜物覆蓋,就像一座扔滿廢物的垃圾山。直到1933年,藍毗尼遺址才正式大規模出土。人們看到的遺蹟基本結構並非人為延續,絕大多數在14世紀末莫臥爾帝國入侵前的幾個晚上由佛弟子用土掩蓋起來。從後來的發掘現場看,很多遺蹟的形制沒有任何改變,與《大唐西域記》中的記載完全吻合。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摩耶夫人祠中瞻禮佛陀落地石(圖片來源:資料庫 攝影:重影)

工作人員以玻璃罩保護這塊石頭,周邊配燈光以照明,朝禮者站在石頭上方向下看,一丈多深的坑裡就是佛陀落地石了。沒有其他的方式表達敬意,朝禮者帶來的金箔將所有通道兩邊的紅磚貼成了一道道的黃金牆。抬頭向上看,有一塊石質佛陀降生浮雕。據鑑定是公元前4世紀作品,是最早的佛陀降生浮雕。石質為砂岩,雖然數世紀的風吹雨淋使這塊砂岩幾乎被磨平,但我們還是能隱約辨出摩耶夫人在因陀羅和梵天的注視下,緊緊握住無憂樹枝,生下佛陀的圖案。早年的石雕工藝和線條以十分唯美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當年玄奘大師到藍毗尼時,周邊廢棄的寺廟有近千座,阿育王石柱也因遭雷擊而倒在地上。然而這裡並沒有完全為世人遺忘,1312年,尼泊爾國王裡普·馬拉到此朝聖,今天這塊受人供奉的佛陀誕生浮雕,可能就是他留下的。

在籃毗尼我不僅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出生的地點,還與確認者有過一次直接交流。當時我在遺址處巧遇一位老教授,他介紹自己是全程負責佛陀落地石考察認定的專家組負責人,最先確定佛落地石的就是他。落地石鑑定工作完成後,他將全過程寫成了兩本專著。機緣巧合,見面時他正好隨身攜帶,當時便將這兩本書送給了我,還在上面簽名蓋章。我們還探討了確定佛落地石的全部過程。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玄奘大師到印度來求法之前,高僧法顯曾有過記錄,說這塊石頭完全沾在地面,後來才被挪動。挖掘時發現這片區域的土壤中有很多木炭,後來被確認是摩耶夫人扶過的無憂樹。玄奘大師見到無憂樹的時候,它們已經枯萎。現今這些樹木已變為木炭。教授在木炭中看見了這塊石頭,如經典中所說,上面有一個模糊不清的足印。

要最終確定落地石,阿育王石柱上第一個巴利文字母的含義成為關鍵所在。在近年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學者在瞭解了老教授的發現後,猜想這個字母應該是指佛陀落地石。經過複雜的認證過程,加上阿育王石柱上巴利文的佐證以及很多相關證據,這塊石頭最終被確認為佛陀落地石。佛弟子們終於再次見到了他們心目中的聖石。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藍毗尼的阿育王石柱(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被髮掘出來的阿育王石柱柱高7.79米,周長2米。柱上有裂紋,日本材料專家以特種材料將其縫合,並用鐵環保護起來。根據玄奘大師的記錄,藍毗尼曾經有三位佛到過這裡,此事阿育王石柱上有過清晰的巴利文記錄。我們現在可在石柱上見到四行半巴利文,是阿育王的敕文:

我阿育王灌頂即位的第二十年,親自率領文武大臣來藍毗尼恭敬禮拜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之地,敕令立石柱以記載。今後每年地方官必來朝拜,因為這是無上正遍知出生聖地。特諭減免藍毗尼地區稅賦,僅繳收入的八分之一。

在佛陀出生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燒得通紅的紅磚塊。按照磚塊的製作技術,中國的紅磚20世紀左右才開始使用,之前是沒有的。而從挖掘出的聖蹟看來,印度紅磚的使用,在2500年以前便已經非常普遍了。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佛足石:信徒將佛足掌刻於石頭,再貼金泊,用以禮拜。(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探尋尼泊爾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親立石柱為證


【佛教聖地藍毗尼】

尼泊爾的藍毗尼,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

蘭毗尼是梵文“可愛”的意思。這裡原來是古代天臂國善覺王夫人蘭毗尼的花園,花園因人而得名。

公元前565年的一天,迦毗羅衛國的瑪雅·黛維王后在回孃家的途中,路過蘭毗尼花園,被花團錦簇的美景所吸引,就住在那裡欣賞起來了。

第二天,正值尼歷正月十五,入夜後,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銀輝似的月光撒滿了美麗的花園,端莊的黛維王后,沉浸於這良辰美景之中,毫無痛苦地扶著園中的娑羅雙樹,生下了王子一悉達多。

悉達多王子相貌端莊,天資聰穎。父親淨飯王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在他16歲時。就替他娶了鄰國一位美麗的公主。但悉達多很有思想,對人生的苦難有深深的思考。在他29歲那年,悉達多拋棄了王子的高貴地位,離別妻兒,剃掉鬚髮,在深山曠野中遍訪名師,以求解脫人生的痛苦。在他中年時期,終於在一棵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創建了佛教學說。

由於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他的追隨者和信徒都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悉達多創建佛教後,蘭毗尼就被視為佛教聖地了,因為,聖人是在這裡誕生的。

蘭毗尼有紀念佛祖誕生的寺廟,其中供奉著一塊石雕的釋迦降生圖,廟北聳立著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著“佛祖誕生之處”的銘文。

公元前二世紀阿育王來蘭毗尼朝聖,並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畢波羅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文寫的禱詞和日期。1898年還曾在畢波羅瓦塔中發現一些真正的佛舍利。

公元403年,中國高僧法顯到藍毗尼朝聖。他在藍毗尼曾見過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但他沒有提及阿育王石柱。當時的藍毗尼周圍也多是荒地。

《法顯傳》雲:“城東(舍衛城)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舉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凡諸佛有四處常定:一者成道處,二者轉法輪處,三者說法論議伏外道處,四者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來下處,餘者則隨時示現焉。迦維羅衛國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獅子,不可妄行。”

公元635年,玄奘在蘭毗尼取經時,親眼目睹到阿育王石柱。根據他的《大唐西域記》記載,尼泊爾考古局於1967年至1972年間,在蘭毗尼附近的蒂勞拉特村發掘出古代釋迦時期的廢墟,發現了陶製頭像、佛像、石雕、錢幣等一批珍貴文物,另外還發掘出神龕、佛院遺址及殘磚斷瓦等。

蘭毗尼是尼泊爾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勝地。

每年尼歷正月十五都要舉行釋迦牟尼誕生紀念活動,緬懷這位給人類思想帶來巨大影響的歷史偉人。

【釋迦摩尼】

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邊邊境)王子,屬釋迦族。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的聖人”。關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者的說法不大相同。據北傳佛教推斷,釋迦牟尼誕生於公元前565年,去世於公元前485年,約與中國的孔子同時。據南傳佛教推斷,他生卒日期或為公元前623年至前544年,或為公元前633年至543年。

喬達摩·悉達多的父親為淨飯王

。淨飯王對王子十分鐘愛,悉達多自幼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年輕的王子從未見聞過人間的憂慮、煩惱和不幸,也從未思慮過人生有所謂憂患、貧困、病、老死諸般痛苦。悉達多自幼從未離開富麗堂皇的宮庭,從未走出精美綺麗的御苑;笙歌盈耳,觥籌交錯,盡情遊戲享樂。成年後,娶嬌妻,生愛子。但偶然機會出遊,初次接觸嚴酷的、慘不忍睹的現實,便深為所動。根據傳說,王子一日出遊,得遇四種人,因而頓悟。一為奄奄待死的老人,一為病入膏育的患者,一為待葬的死者,悉達多到此始知老、病、死為人生所難免。後,又遇一貧苦僧人。從這位得到靈魂真正平衡的人那裡,年輕的王子懂得了如何從老年、疾病、死亡的苦難中贏得自由,便打定主意脫離家庭生活,刻意修苦行,以求解脫之道。

悉達多棄宮室,離親眷,暗自出走,落髮為僧,摒除慾念,潛心於苦修。他先從師於印度教“數論派”先驅阿羅邏迦羅摩

與烏陀迦羅摩子學禪定;後又到尼連禪河附近林中獨修苦行六年,歷盡百般折磨,刻苦自身,以求正真道、成正覺。然而,無論淨心守戒,抑或刻意自苦,均未能使年輕的苦行者如願以償。他終於悟到修苦行並非獲致解脫之正道。久經冥思苦想,他終於達到覺悟。他確信:貪戀享樂以及誓修苦行,兩者皆非正真道。前者“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為愛慾所牽,惑於財色、思望安樂”;後者“以羸身而取道”,“彼諸外道”。正道為不苦不樂之中道,即靜坐默想、思維真諦--循此,則可臻於“寂滅”,終成正覺。據傳,喬達摩獨自靜坐菩提樹下,豁然“心地光明”,得大覺悟,從此悟道成佛,成為佛陀,即成正覺。

喬達摩佛陀既悟解脫之“正真道”,即從事說法傳教。在印度北方邦東南部貝拿勒斯城西北的鹿野苑佛陀作了著名的“鹿苑傳教”,使其聽眾阿若喬(讀‘交’)陳如等五位苦行者成為第一批信徒。此後,釋迦牟尼一直在印度河恆河流域傳教,並組成僧團,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他八十歲時於拘屍那迦

城辭世,眾弟子按印度儀俗,將其遺體火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