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為什麼不做全鋼的槍矛呢?

jinkie


槍桿子多用木製成,質地柔軟且材料厚實,現在一般多是白蠟木,當然也有用鐵做的,但是比較少,比如王彥章用的就是鐵槍“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鐵做的槍對使用者要求較高,必竟槍在重量上有一個質的提高。兩兵相接更注重的是速度和方式,顯然木製的更符合使用者要求。

第二方面鐵槍的製作成本高,實用性還不如木製槍具,自然被淘汰。槍剛剛出世的時候,主要是用在戰車,“遙相刺也”。後來槍的招數逐漸增多,對槍頭和槍身自然有不一樣的要求。氣候因素也會有影響,必竟鐵對外界溫度變化敏感,但是一般都會在槍外側裹一層來預防。

第三方面鐵產量問題,古代鐵的產量雖然在當時來說不錯。他需要滿足農具,兵器刀,槍,劍,還要鍊鋼再費點。通體以鐵為主也不合實際。我們來看一組鐵產量的相關。

唐每年的鐵產量是207萬斤; 北宋每年鐵產量大約是824萬; 元朝每年大約584萬斤; 明朝每年大約,是1957萬斤。

第四方面:鐵槍也不是一無是處,全體的鐵槍,重量大,慣性產生的力量大,比木製的強很多,所以只要運用鐵槍得心應手,鐵槍產生的破壞力遠高於木製槍桿的槍。比如我們施工用的鐵鏟就是通體是鋼鐵,可以人工破石和硬地。你會發現很多短兵的槍都是全鐵的,要不然太輕,不適合戰鬥。

但見那員小將,胯下一匹千里駒,掌中一條黑黝黝大鐵槍,這杆槍少說也有八十斤,只聽得他大喝一聲“納命來”,雙腿打馬奔馳過去,舉槍便砸.......

以上這種情節和臺詞相信聽過評書的朋友並不陌生,書中把個英雄人物誇讚的無可無不可,手裡的兵刃不是奇怪就是非常重。但是現實中,你給那些兵卒一杆這麼重的大鐵槍,別說打仗,就是拿都不見得拿的動。也就正應了題主提的問題,為何古代長槍用木製槍桿,而不是鐵製,當然也有竹製的。

首先古代冶鐵技術落後,銅鐵的產品度不高,物以稀為貴,按現在話就是貴重金屬。這麼貴的東西要是拿來裝備軍隊,肯定不現實,但木杆子就不一樣了,天生天養,自然生成,經過加工打磨好後按上槍頭就可使用,既經濟又方便,何樂而不為。而且使用起來輕便,鐵槓子固然結實,但是扛著這玩意急行軍,累也能被人累死。若是趕上渡河,就更麻煩。

別看是木杆子製作的槍桿,也很講究,無論長短粗細大都差不多,也不是任何木頭都可以使用,韌度和耐久度都要有講究,而且還要進行烘烤、浸泡、晾曬、刷油等等工序之後,才是一條好的槍桿子。別看是木頭的,兩軍交戰之時,一刀砍傷,不見得能砍斷。就算砍斷也不心疼,打完仗再換一根就是了。

圖:中國古代槍桿工藝

如果冬季開戰,木杆子肯定比鐵要實用,大冬天的鐵這玩意又冷又冰,不如木頭手冷還能搓著玩兒。

所以說古人腦子也好使,肯定用那種又便宜又好用的東西來裝備士兵,精裝版的東西好看但不中用。

更多冷兵器相關精彩,歡迎關注“冷兵器”公號;問題諮詢可私信~


冷兵器


古代有啊!

一些古代猛將為了追求極致的穿透力,會使用金屬槍桿的槍矛,即“鐵槍”。

譬如著名的後梁勇將王彥章,有一個響亮的名號:“王鐵槍”。這是因為他“以驍勇聞……常持鐵槍衝堅陷陣。”

此前記載的槍槊杆柲多是用竹、木或者積竹製成,在五代史對王彥章的記載中,才出現全鐵打造的實戰用槍矛。這位王鐵槍武功高強,聲名顯赫,五代史中有他曾孤舟退兵的記載:當時王彥章率軍與晉王李克用爭鬥,李克用率領麾下迫近潘張寨,後梁大軍屯駐在河對岸,倉促間不及增援。王彥章很是激動,自己提著鐵槍登上小船,大聲斥令船伕解開纜繩,開船渡河,當時的後梁招討使賀瑰見狀連忙阻攔,王彥章哪裡肯聽,執意孤舟先渡,身經百戰的晉王李克用此時聽聞王鐵槍過河來戰,居然毫不猶豫地撤軍退走,可見對他的忌憚。

這種純金屬製成的槍桿,犧牲了自身的彈性而增強堅硬度,在直刺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衝擊力。而前段時間裡新聞上的不鏽鋼紅纓槍,就相當於現代版的“鐵槍”。

8日深夜,在安徽黃山,一位被一把紅纓槍扎穿後背的男子被送進急診室。這是一把長達兩米的鋼製長槍,槍頭部分被深深的扎入男子身體中。因為過於深入,醫院不敢將之直接取出,因此只好將過長的尾部截斷,等待接下來的接下來的進一步治療。

根據知情者描述,受傷的男子是在上車後受傷的。行兇者所持的扎槍,直接穿透車窗扎入受害者體內,車玻璃直接被擊碎!而且,裝在槍頭部分的紅纓,在強烈的衝擊下脫離了固定處,停在距離槍頭二十公分左右的地方,也可見這把槍刺出時衝擊力一定相當之大!

傷人的這種長槍,經過相關檢索,其實是一種可拆卸杆不鏽鋼紅纓槍。這種槍由空心不鏽鋼鋼管制成,槍身部分用螺紋固定。一般來說,所有的裝飾有紅纓的槍矛都可以稱之為紅纓槍。但如果不算上紅纓,這種冷兵器其實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扎槍",即實戰性硬柄短槍。

大家都知道汽車車窗玻璃的硬度和韌性都是很強的。比如很多新聞報道里,汽車被水淹沒,車內人想法設法都無法敲破車窗,導致最後遇難。另外,如果長槍當時就拔出來的話,可能沒等到醫院就失血過多了。這樣的傷因為創口太深,破傷風梭菌是厭氧菌,在創口深處無氧環境下會繁殖,很容易得破傷風。所以基本上,傷者放到古代基本上是必死的。

▲電影《硬漢》中出現的用紅纓槍格鬥場面

因此,一槍能穿透車窗,然後貫穿傷者,也說明了槍矛這種武器可怕的穿透力和殺傷後效。類比古代,就是穿著甲冑也沒擋住這一槍的致命傷害。其實這一槍之所以擁有遠超一般人認識的殺傷力,是因為我們日常在武術表演當中見識到的花槍或紅纓槍,都是軟槍而不是實戰硬槍。

實戰用槍的槍桿是追求堅硬的,以求可以把刺擊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因為槍身堅硬,硬槍在刺出後,槍頭與槍身基本穩定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既保證了穩定性,有保證了所有的力量可以順暢的通過槍桿傳導到槍頭,從而使使用者所有的力量可以在一瞬間擊中在槍頭一點,達到最大的殺傷力。

因此,這種硬槍最為有效、也最為方便的使用方式就是對準目標後,準準的"刺"出或者說"扎"出。這也是扎槍一詞的由來。

也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殺傷力,所以槍矛類兵器在人類歷史上全世界各民族都廣泛使用,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我國槍矛被用在戰場上,從使用青銅武器的商周時代,一直到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明、清時代,長槍一直活躍在戰場。無數猛將都是使用長槍來在戰場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無敵傳說。槍矛也留下了"天下兵器、以槍為尊"、"諸器遇槍立敗也"。

▲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上的幾種有纓的槍

基本上在古代戰場,除了身穿多層重札甲的"鐵浮屠"或歐洲板甲騎士這類重裝騎兵,需要使用大斧或瑞士戟去開"罐頭"外,槍矛類武器已經可以解決所有常見敵人了。甚至是重裝騎兵也有可能被猛力一刺擊穿防禦。

但為什麼鐵槍用的不多呢?原因很簡單!太重了!

歷史上,王彥章的鐵槍有多重,史書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後梁善用鐵槍的猛將並非他一個,還有一人叫王敬蕘,《五代史》記載他:“魁傑沈勇,多力善戰,所用槍矢,皆以純鐵鍛就,槍重三十餘斤,摧鋒突陣,率以此勝。”

同朝為將,又同樣使用純鐵槍為武器,王敬蕘的鐵槍重達三十餘斤,王彥章的應該也相差不多。不過這重量就有些偏大,唐斤約合今天597克,整條槍大約要四十斤左右,已是相當的沉笨。關於全鐵槍的實戰記載,在其後的年代仍然陸續有出現,但始終未能成為主流,可見其重量已經大為偏離實戰需求,絕非一般戰士所適合使用的兵器。


冷兵器研究所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古代雖然生產力低下但是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有太多方面甚至今天的高科技儀器也做不出來。比如宋代鈞瓷技術,唐刀的精鋼技術。到現在也不能復當初的鍛造技術,扯得遠了進入正題。第一個,我想這位提問者一定是受了影視劇的影響,感覺槍矛之類的兵器柄,是筆直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古代很少有什麼東西特別光滑直順,所以叫做筆直。如果槍很直說不定叫做槍直了。過去的兵器,鐵器都是用手工打造,需要打造一個兵器柄,對於鐵匠的手藝需要很高的要求,而那時有這種手藝的工匠應該不是很多。能做到如此光潔。



第二材料選擇,古人對於木質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什麼木質做什麼材料是有說法的。我過去聽爺爺說過,做農具的柄要用秦信子。這是一個地方叫法,學名叫什麼不太清楚,這種木質不僅堅硬,不容易折斷。刀砍斧剁也不會輕易折斷。但是砍伐時間是需要確定的,一般尋找做農具柄的時候都是進入數九以後,這時候木頭水氣比較小。木質的韌性與硬度都是最好的。過了春節就不行了。沒有那麼耐用。有一種材料叫苦柳。學名也不知道叫什麼,個人猜測這個這是做兵器柄最佳材料,韌性非常好,而且堅硬。

第三減震作用,古代選擇材料,首要是需要考慮實戰。如果對方用兵器擊打,你用兵器回擋木質材料的柄比鐵器要減震效果好的多,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做一下實驗試試。

第四靈活木質柄的材料相對重量比較輕使用起來更靈活,戰場上生存與死亡可能只在幾分之一秒決定勝負,相對重量較輕的一方絕對對於變換招式,有先機。

第五,容易把握,木質柄的兵器,冬季不那麼涼夏季不那麼熱。換成鐵器就不同了,冬季涼夏季熱。太光滑手出汗太滑,不光滑隔手。


第六材料的稀缺,記載在古代宋代已經把冶鐵技術與產量發展到了一個頂峰。宋代最多的時候一年全國冶鐵量也就是三千噸左右。我們在看射鵰英雄傳裡面,楊鐵心的鐵叉壞了,他說去鐵匠家加點鐵重新打打。金庸先生這段話不是隨意說說的。那時候鐵是很珍貴的東西。更不要說鋼。所以我們看到古代帝王寶劍有一些是,精鋼打造,上面鑲滿寶石,可見當時人們對於精鋼的鐘愛。

以上是一諾一家之言。說錯勿怪,


和風小築主人一諾


古代以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的冷兵器為主,是不是兵器越中,用料越多越好呢?比如說將古代的槍矛做成全鋼的,這事猛一聽起來有道理,其實仔細想想,真做成全鋼的,只等著被對手木頭把的槍矛扎死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冷兵器時代講究“力能拔山”、“膂力過人”,勁頭大了拿得起的兵器就重,兵器重一定程度上在與對手打鬥的時候,一分重,一分強。兵器越重越好,最好都能與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樣,輕輕一揮,打死一大片雲彩和海洋。

能打在亂世是一項必備技能,劉關張三結義,劉備不就是看中關羽、張飛能打腦子卻不如自己嗎?

歷史上使重兵器的不在少數,比如說唐朝初年的程咬金、《水滸傳》裡使斧頭的李逵、《三國演義》裡的張飛,使得都是趁手的斧頭,歷史三日談在講王亞樵的時候曾經講過,一般耍斧頭的都是無師自通,只要力氣大點,基本上玩的都不會太差。


關羽就比較牛逼一點,使個青龍偃月刀,拿的動拿不動先不說,拉在地上感覺都比別人厲害一點,再留個裝逼的長鬚,帶上綠帽,普通人見了關羽,從氣場上就已經輸了,連曹操1都吃關羽這一套。

話說回來,全鋼的槍矛,從技術角度來說,一是拿著費勁,二是不好掌握方向,雖然古代人臂力大的普遍混的不會太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拿的動大份量的兵器,一般比一般人都能打。

就掌握方向上來說,頭重腳輕確實比較符合空氣力學的要求,說的輕點就跟箭尾的羽毛一樣,說的重點,與飛機發動機出風口上下襬動,都是一個道理。

玩過標槍的讀友應該明白,標槍投出去,如果是全鋼標槍,鐵定扎不到地上,因為把太重,槍頭受到空氣的阻力,本身已經比槍把承受的壓力大,再加上個全鋼槍把,肯定是尾巴往下的角度。

換到槍矛上同樣如此,那就是不易控制,刺不到敵人,反而容易砸自己的腳!


歷史三日談


古代存在全鋼的槍矛啊,可能是記載和小說流傳度的問題,很多人印象裡沒有,但實際是有的在南北朝時期之前,確實很少見全鋼的兵器,之後很多見了,在那之前,以青銅類兵器居多,但早在漢朝,鐵製兵器就算很常見了,也出現了灌鋼法煉製的鋼鐵材質的槍矛,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綦毋懷文改進了灌鋼法,才使得全鋼材質的武器開始大規模流行。

而我國曆史上會使用金屬槍桿的槍矛的記載,一般是記錄使用所謂的“鐵槍”,而使用鐵槍的名將最出名的是五代後梁勇將王彥章,他的外號就是“王鐵槍”。這是因為他“以驍勇聞……常持鐵槍衝堅陷陣。此前記載的槍槊杆柲多是用竹、木或者積竹製成,在五代史對王彥章的記載中,才出現全鐵打造的實戰用槍矛。這位王鐵槍武功高強,聲名顯赫,臂力超人,臨陣對敵時,經常奮不顧身,身先士卒地衝殺。他看不起李存勖沒有任何計謀的冒險行動,常對人說:"李亞子乃是一個鬥雞小兒,沒什麼可怕的!"王彥章的勇武讓李存勖對他也很害怕,當初,李存勖聽說王彥章被任命為招討使,就趕忙領兵從魏州往黃河沿岸去準備迎擊王彥章。到時德勝南城已經被王彥章攻陷。可見王彥章用兵速度之快。李存勖曾經說:"此人可畏,應該避其鋒芒。"有一天,李存勖領兵進逼潘張寨,由於王彥章的軍隊主力隔著黃河,無法立刻出動救援,王彥章就抄起鐵槍上了船,大聲命令船伕解纜繩立即開船,當時的招討使賀瑰也沒能攔住他。王彥章一人獨自去救援。李存勖聽說王彥章來了立刻引軍退走。王彥章的驍勇善戰由此可見一斑。

(鋼製槍矛)

這種純金屬製成的槍桿,犧牲了自身的彈性而增強堅硬度,在直刺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衝擊力,使用他的名將也是威名赫赫,但為什麼鐵槍用的不多,名氣也不大呢?原因很簡單!純鐵槍太重了!

(裝備紅纓槍的民兵)

歷史上,王彥章的鐵槍有多重,五代史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後梁善用鐵槍的猛將並非他一個,還有一位叫王敬蕘,《五代史》的機在手:“魁傑沈勇,多力善戰,所用槍矢,皆以純鐵鍛就,槍重三十餘斤,摧鋒突陣,率以此勝。”

同朝為將,又同樣使用純鐵槍為武器,王敬蕘的鐵槍重達三十餘斤,王彥章的應該也相差不會太大,但這個三十餘斤就有些偏大,因為唐斤約合今天597克,整條槍大約要四十斤左右,已是相當的沉笨。關於全鐵槍的實戰記載,在其後的年代仍然陸續有出現,但始終未能成為主流,可見其重量已經大為偏離實戰需求,絕非一般戰士所適合使用的兵器。


區域拒止


答案十分簡單,不必故作高深,引經據典。

――――受天氣影響。

打仗又不是必須在溫暖的春天和涼爽的秋日,也不是必須在秀麗的江南,柔軟的草灘。也可能是冰凍三尺的嚴寒和驕陽似火的酷暑,也可能在大雪冰封的塞北,寸草不生的大漠。

想想吧,冰雪覆蓋了遼東大地,敵人張牙舞爪地衝過來了,你放下窩頭,飛快地衝到全鋼矛前,一把抓起來,我滴個額娘哎!爪子被牢牢粘住了,呵氣呵不開,情急之下,用力一拔,嘶,手掌一層皮全掉下去了,鋼製的矛杆上留下你的掌紋,短短的生命線還清晰可見,再看手,那個血啊!

再想想吧,盛夏的驕陽烘著邊疆大漠,突然胡笳響起,鳴鏑射來,你扔掉烤饢,連滾帶爬地去抄起那杆全鋼矛,我滴個安拉呀!嗞啦,八十度的高溫,燙得那個爽,整個手掌焦糊一片,那條短短的生命線硬生生地燒沒了。血都滴不出來,全是燎漿大泡!

明白了吧。


饞嘴肥貓鏟史官


在南北朝時期之前,確實很少見全鋼的兵器,之後很多見了。

在那之前,以青銅類兵器居多,但早在漢朝,鐵製兵器就算很常見了。

鐵製兵器開始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西漢中期以後,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冶煉鋼鐵技術——“百鍊鋼”。 所謂“百鍊鋼”,就是將塊鍊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

百鍊鋼技術的孕育階段是在西漢,而成熟和普及則是在東漢。東漢時期南陽官員杜詩發明了水排(鼓風爐),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排的極大提高了冶鐵質量和效率。

由於冶鐵技術和效率的進步,對鋼鐵的煉製鍛打次數已由西漢時期的10多次提高至30次乃至50次。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鍊鋼”技術將鋼材折迭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有經過“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

正是在這種先進武器和漢帝國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東漢軍隊徹底消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被完全漢化。最終這部分西遷的北匈奴後裔輾轉來到歐洲,被稱作匈人,將暮年的西羅馬帝國攪得天翻地覆。

在東漢末,已經出現了“灌鋼法”的初始形式。但是這個時候,鋼鐵素材的槍、矛還比較少。畢竟,這時候的鋼鐵雜質比較多,韌度不夠,很脆,在劇烈的交鋒中很容易折斷。

到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綦毋懷文,在總結了歷代的鍊鋼工藝後,對灌鋼法進行了突破性的完善。據《北史》和《北齊書》記載,他曾使用灌鋼法及利用兩種淬火介質進行淬火以冶煉、製作鋼鐵。這種熱處理方面是他獨特的創造,也就是使用了動物尿和動物油脂作為冷卻介質。綦毋懷文創新的灌鋼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雜質,純化金屬組織,提高金屬質量。

在那之後,全鋼製的槍矛就非常普及了。

只是,全鋼製的槍矛頗有份量,除了高級軍官可以把武器暫時放在馬匹上外,一般的小兵,由於攜帶太多的重量會大量消耗體力,且不便行動,所以仍然以木、竹等材質作為槍矛的杆,只在尖刃處用鋼,以提高殺傷力。

再次有大的進展卻要到明朝。有了“火爆法”採礦技術後,礦石供應量提高,起碼不缺原料了。在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七記載,"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歐洲到1771年才開始煉焦。有了焦炭作為更高級的燃料,為鍊鋼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然後人們又研究出了低碳鋼的連續生產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鋼鐵熱處理工藝和固體滲碳工藝等。這些在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裡有記載。

————————————————

岳飛用的槍應該是“比較好”的,而不是“最好”的。

宋朝提高了商人和工匠的地位,發展了官營手工業。但是,官營手工業採取強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滿。而且,工匠們有一些行業“秘術”,是捨不得拿出來共享的。

所以,這時候小作坊的技術比官營的還高。可是,宋朝發明了“交子”“會子”,也就是紙幣和支票,到宋孝宗時期,也就是岳飛十幾二十歲的時候,由於過度發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小作坊根本無力購買原材料來進行生產。所以,雖然有技術,但岳飛沒能受益。他只能使用國營企業生產的大品牌,質量也不差,可惜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

到宋寧宗嘉定五年,這次金融危機才逐漸平息。可這時候岳飛已經去世幾十年了。


純鈞LHGR


不是沒有全鋼槍,而是有很少有人能用,能用全鋼武器的都是猛人;全鋼太重了。你可以想一下工人們扛鋼筋的場面,一杆槍粗細至少有五根鋼筋的直徑了;扛著都費勁,更不要說單手提著了。短槍一般是1.3米,大部分用的槍是2.3~2.6米,你可以弄5根鋼筋拿起來嘗試一下。


如果你懂得槓桿原理,就知道槍為何純鋼的少了。槓桿分為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槍在使用過程中是費力槓桿。

下圖是省力槓桿:

而槍是典型的費力槓桿,在使用的時候如果力量不夠,就會顯得笨拙不堪。因此,就減輕槍本身的重量,使槍更輕盈靈活,但又不失去其殺傷力。而木材獲取非常容易,而且易於加工,所以在製作鐵槍的時候成了最佳選擇。

選擇木頭做槍桿,這就成了大多數人的最佳選擇。紅纓槍的槍桿大部分選用的是白蠟杆,白蠟杆韌性好、木製結實富有彈性,可以折彎180度不斷,而且在乾燥的地方不開裂,在潮溼的地方不變性,因此成為製作槍桿的最佳木材。因為木材的韌性,剛好緩衝了在打鬥中,產生的衝擊對自己的傷害,白蠟杆的形變緩衝作用保護了手腕,有的用純鋼的打鬥,撞擊的時候會震得虎口出血。

其他的還有用梨木來製作槍桿,同樣是看中了梨木堅韌不易變形的特點。

還有就是鐵木,鐵木來源比較貴,而且鐵木質地堅硬,不易腐爛,也是製作槍桿的好原料,知識鐵木價格比較貴。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古代也有全鋼槍矛,只是很少有人能用。相傳諸葛亮時期,木製長槍長度達兩丈(6.7米),竹製長槍長度達到兩丈五(8.3米)。

五代的“鐵槍王”王彥章用的就是全鋼鐵槍。王彥章臂力驚人,一杆鐵槍舞動如梨花遍體。後唐李克用對王彥章相當的忌憚。還有一個用鐵槍的猛將——王敬蕘,《五代史》記載:魁傑神勇,多力善戰,所用槍矢,皆以純鐵鍛就,槍重三十餘斤,摧鋒突陣,率以此勝。

全鋼的鐵槍有一個要求——臂力驚人。比如說的關二爺手持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這是後來作者對關二爺偏愛,誇大了關二爺的兵器,因為青龍偃月刀在唐代才有記錄。而王彥章的鐵槍據說有百斤重,兵器太重就有一個缺點——不靈活。速度跟不上,如果力量不夠,你剛提起鐵槍,人家的槍就到你身上了,這顯然時不行的。所以一般人用不了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也用不了鐵槍。





就算現代人練武也不用全鋼槍,槍桿依然是木頭或較輕的合金或合成材料。

其次,鋼在古代相當貴,全鋼的槍造價不菲,一般習武之人很難承受,只有王彥章這種大將才用的起。


嘟嘟讀讀


這不難理解,古代鋼鐵是稀缺之物,而且打造也費時費力,裝備一支數萬、數十萬人的軍隊,那得多少鐵匠鋪啊!相反,白蠟杆倒來得容易得多,既能夠大量裝備軍隊,還省一大筆開支,補充戰損也方便快捷。所以,除了特殊的武將,習慣使用全鐵的傢伙,一般的武將、低級軍官和普通士兵的兵器都是木柄。再者,在古代由於運輸和製作加工的條件所限,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的伙食,除了犒賞三軍時有酒有肉有乾糧,平時多數時候是炒米、炒麵加稀飯,體質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好,太重的兵器別說上戰場,就是平時訓練也不能持久,戰場上更得吃虧。所以,木柄兵器更適合戰場使用。


燕北林叢


有鋼用在刀刃上,用來作全鋼槍除了重量大點還有何用?

古代多用木杆槍,用好木料。槍怕搖頭棍怕點,用金屬作杆我搖不動頭了,絕招也使不出來了!另外,木杆防冷防熱還減震,高手比試會震傷虎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