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

知觀很自在


《心經》中講述的和《大學》裡邊講述的並不一樣,是兩個概念,所以需要分別理解,大致可以分為出世和入世。

佛家所講諸法,其中核心之一就是要使得芸芸眾生脫離苦海,證得菩提,了脫生死。而一切苦厄皆因無明,所以,只有斷滅無明,明心見性才行,佛家用了到達智慧彼岸做比喻,這無明就是苦海,佛法就是渡船。

很多人都執著於有個苦海需要脫離,有個彼岸要渡,有法舟可使,雖然這一切的描述上確實可以這麼描述,但最後渡了彼岸過後就會發覺其實根本就沒有苦海,也沒有彼岸,也沒有舟船。因為這一切都是掛礙執著,如果存在有,那麼就絕對沒有到達彼岸,所以說無所得。其實,如果存在無,也絕對沒有到達。所以理解上也應該這麼理解,是名無所得,非無所得,其實是無所謂得與不得。且沒有“無所謂”。

“慮而後能得”比較好理解,就不贅述了。只是要說一句,通常學佛的人都認為思慮就必然動心,動心就是無明,不動心起念才是對的。這句話本身是對的,但理解和運用上有些問題。

不動心是根本心不動,根本心本就不動不靜,哪裡需要去守靜不動,一守就是動了。而念頭也不是打水飄飄,而應該是如鏡照物。用計算機比喻估計好理解一點,無論電腦用了什麼軟件,電腦本身終究沒有動心起唸吧,而這不動心的狀態下,卻可以放歌、可以打遊戲、可以聊天、可以辦公……,當音響傳來大笑之聲,我們必然不會認為是電腦動了妄心發笑,而只是因為程序的自然運算結果而已。

不動心起念有三個層面,最差的,就是絕對的不動心起念,但無論吃飯穿衣,還是待人接物,思緒必然有所週轉,所以這個不動心起念是根本不能夠實際存在的。中等的,一切因緣而動,如同死物,如土木金石,餓了吃,困了睡,一切條件反射一般,不思不慮,像現在的機器人。最好的,雖然也是如同條件反射,也像機器人,但是這是有著情感的機器人,而且不同於人的情感和認知會迷亂而生妄心。這個狀態下,喜怒哀樂雖然真切,但也如同一段程序自然激發。哪怕是競賽,哪怕是爭鋒,也不過遊戲運算而已,看似強烈執著,可實際根本沒有掛礙。不動心如電腦主機為體,一切行為認知如同計算機裡的軟件自然運作為用,這就是體用之別。


天衢


這二者實則並無矛盾,是針對不同情況所說。簡單的可以這麼理解:最高境界是無智亦無得,但凡夫不可能做到這一境界,既然要得,聖人就告訴你:慮而後能得。


一、我們先來說《大學》中的慮而後能得。這句話完整的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完這句話就應該知道,這句話不是說,你要多考慮才能多得。而是說你要完成一個目標,要先止住自己各種妄念(艮卦的卦德),心才能定下來向著目標前行,才能靜、安、慮,然後才能完成目標。這個“得”是在特定目標下的“得”,意思偏向於“實現”,和“得到”有所區別。聖人只是在教你如何去完成一個目標。

二、再來看心經的無智亦無得,是指破除一切相後的一種境界。沒有人間所謂的智慧,也沒有得到的概念(我們正常所說的智慧,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放下了人間智慧,也就等於放下了所謂得到的能力)。這裡的“得”,更側重於“得到”的含義。“無得”,表達的是一種不昧因果、不染塵埃的心境。

三、把這兩種“得”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甚至於說得出心經是大智慧,大學是小智慧,是不太合適的。如果非要問聖人是有得還是無得,就只能說,當無得時無得,當有得時有得。因為聖人要渡眾生,這種渡是大智慧的渡,是看符合天道的渡,既要令一部分人實現“無得”,又要令一部分人實現“有得”,達到最佳的和諧,這才是天道。如果聖人說,你們所有人都一定要無得,天道瞬間就亂了。就連佛祖都說:諸善奉行,諸惡莫作,這才是聖人的大智慧。


初未


《心經》上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和《大學》的“慮後能得”最終的含義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絕大多數人對於“無智亦無得”可能都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原因就是少了般若智慧。而《大學》的內容還沒有涉及到般若智慧,所以好理解一些。

《大學》所涉及的內容屬於世俗的知識範疇,“慮而後得”其實不難解釋:經過對事物種種的思慮或研究或推敲等,總會有一個方案可以得出。而《心經》所涉及的內容是出世間的智慧層面,一般人很難解釋得通或者很難解釋的對,兩者介入點不同。《大學》屬於世間的見解,《心經》屬於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因為見解不同,所以它們兩者對事物的看法完全是南轅北轍了。



很多人可能把“無智亦無得”釋錯了,理解錯了!在今天的網絡非常發達的時代,常常可以看到這些錯誤。

那麼“無智亦無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可以這樣解釋:在究竟圓滿佛的大智慧中,不存在智慧的和愚蠢的概念和分別心,完全是一昧一體的大平等本覺智慧,不可能有一點絲毫的分別妄念;就不存在什麼智慧或愚蠢的,賢善的或醜惡的之說。因為所有的智慧或愚蠢、行善或惡劣、高大或渺小這些都是人們的一種念頭,都是一種想法,一種概念,並非真實的般若智慧。所以人們才有了得失之心,才會說這個好,那個不好等等說法的分別妄念。有好和壞、善良與醜惡的、這些都是一種眾生的分別,自心安立它是真實存在與外境上面的。



“以無所得故”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在每一個眾生相續中,本已經存在了,從來)也沒有什麼失去,也就不存在去得到。在本基中,大圓滿智慧已經就是如此如實的安住在它的果位上,無需重新獲得,也不曾失去,這就是——覺性妙力。這句話的含義相當深邃,如果將展開來講的話,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對探索人生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利益。它有非常深刻的含義係指示意義,想獲取它,必須得自己努力才行。

願你早日成佛。


圖/來源於網絡


藍天日月星河


《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是大乘佛法的境界,如果不瞭解前面的語言模式,你是無法深得其中的妙義。前面依次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說的是無五蘊,就是破人我執,“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說的是無六根,無六塵,無十八界(無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裡是破法我執,如果人我執、法我執懼破,那我們就達到了成佛的境界,但這裡面是屬於聲聞緣覺的小乘境界。

接著又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裡省略了很多內容,這裡講的是十二緣起的內容,實質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進一步實際上是兩層意思“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乃至無老死”,這裡是從十二緣起破除,跳出生死輪迴,無智的層面,但還有一層就更妙了,“亦無無明盡,亦無行盡,無識盡,亦無名色盡……乃至亦無老死盡”,不僅要破,還要破盡,屬於無得層面,這所有的所有,總結為“以無所得”,依“以無所得”,菩薩可以獲得解脫,諸佛,直接得正等正覺之果。

所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講的是大乘境界的不二法們。

而《大學》說“慮而後能得”裡面也有禪定的意思,所謂“慮”不是簡單的考慮,而是經過禪定後所悟所得。

現在我再回答你的問題,聖人究竟是有得還是無得?如果我將“得”改為“德”,答案就一目瞭然,聖人有德而無所得,《道德經》將德解釋的非常清楚,“德”是道的顯現,“道”顯的一面,如過“德”性圓滿,則已得“道”。

《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即是“德”性圓滿,而《大學》又說“慮而後能得”,是“德”的部分,小乘境界。

如果你還不明白,可以關注我,深度交談!


蛋黃人物


《心經》的“無智亦無得”和《大學》的“慮而後能得”,分別是佛教和儒家文化中個人修為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都是要經過努力修養後,才能得到的很高的境界。



《心經》無智亦無得

佛教是教化人們出世的文化,幫助人們心境遠離凡塵,而去苦得樂。佛教教化人們對凡塵事物不住相,才是覺 ,才是智慧。所以對佛教來說,無智即是智;無得即是得。

《心經》無智亦無得,本質是覺悟。是經過身心修養後,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得到的覺悟 。 即得到心無掛礙境界,從而達到究竟涅槃的最終目的。


《大學》慮而後能得

《大學》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個人修養的經典。兩千多年來,是中國人的修養身心踐行依據,對中國人的影響意義深遠。

《大學》中慮而後能得 ,是《大學》的重點 ,非常重要。《大學》的核心是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了“慮”境界。達到了“慮”的境界後,才能得大學之道,得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人生追求。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怎樣修身呢?就是通過“知、止、定、靜、安、慮、得”七證學養步驟來修身。七證學養步驟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和修身”的踐行,而後才能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

“慮而後能得”的,“慮”是在心境安寧後的思慮。思和想有著本質的區別。想是人們內心中不斷產生的妄念。我想中500萬大獎,哪是妄想。思是人的本性的智慧,再加上後天通過學習知識,形成個人自身獨有智慧。人們運用思慮這個智慧,對事物進行思考,從而達到認知事物的本質,“得”到符合大學之道的行為。進而達到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人生追求。

所以說:《心經》的無智亦無得和《大學》的慮而後能得,都是聖人的得道。


一兒


莫把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混淆,

不同的問題域即使同樣的言辭,

意義也會不同,關鍵是: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只能用不了義詞說了義,

因此須會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是憑思議可得!

佛教無智亦無得,

從心經理路講,以無為法的標準衡定一切,

即使是得不過回到原來路,

是得而非得,

只是我們自己迷了!

儒家慮而後得,

旨趣顯然不同,

一定記住它也有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在。

在儒家,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唐·韓愈《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我們的一切源自天(道),

所得為德,

對於非聖人而言,

成就自己還在於一個得,

慮而後得算是厲害了。

於終極而言,皆達於無為,雖表達不同。

以虛(空)論,正是無為法的共通處。

最顯著的是佛教。虛則空則不生滅。它還有一個就是把無常無自性視為空。當然,它的比喻意味明顯。

道家以為虛則無則柔則靜,可生天下可納天下。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大概只有虛空了。不如佛教的徹底去相。

儒家《周易》,虛則明、通,離卦即是。如果道釋取其體而儒家多取其用之妙,即如無極而太極是也。

故言得非得不得亦得,境界一而理路二而已。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心經和大學都是人類智慧的精華,所以不論多麼簡短的一句偈或者幾個字,展開了談,都得需要單獨、一定的篇幅。實際上這是個龐大的問題,光無智亦無得這五個字要想談明白,就得很長的篇幅。在這裡,恐怕沒人能把這個問題談全了,我也只能選擇一個視角太說說自己的認識,就是:佛家的目的和儒家的目的。

我為什麼要信佛,你要是覺得我是為了長生不老、刀槍不入、神通廣大......那是你自己沒想開。大乘佛經金剛經是以須菩提的提問為開篇的,他提出的問題就是:云何降服其心。須菩提問釋迦摩尼佛:我們怎樣才能降服自己的心。而金剛經通篇也是佛在教大家怎樣降服我們的心。在小乘佛經雜阿含經的開篇佛也說到: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金剛經談的是降服其心,阿含經講的是心解脫。這就是信佛修行的目的。

釋迦摩尼成佛第一次講法,講的第一個字就是“苦”,人生的各種苦。為什麼要最先講苦呢?講苦,就是在找病根,講苦是開始,根本的目的是破除苦。所以信佛的根本目的是:不苦。不苦是什麼?幸福、快樂。

信佛就是為了:脫苦得樂。我一說我信佛了,就有人問:你失戀了?你看破紅塵了?你受到啥挫折了?哎,搞得你哭笑不得。我為什麼信佛,因為我想快樂,我想幸福。這就是信佛的目的。

而獲得幸福快樂的辦法就是心的解脫。心不解脫,你就不幸福、不快樂。

我有朋友離婚了,很痛苦,因為他對那個家確實是真心的付出,很努力的在經營,但最終還是破碎了。他哭啊,醉啊。後來出去旅遊,在各地玩,發朋友圈,再配上雞湯文。但看他很心疼,因為很明顯,他的心還被這些痛苦栓著,就算他走到天涯海角也沒有意義。身子在旅遊,心還是被束縛的。這不是自由更不是解脫。

你追求自由,嚮往詩和遠方,但你的心那是被遠方所牽引,所束縛,那裡有個遠方,你就被勾引去了,實際上,那不是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不是自由。你的心被遠方勾引走了,然後你的心再強迫你的身體上路。我躺在家裡,哪都不想去才是自由。

所以佛家的目的是追求個人的解脫。

而儒家的目的是:和諧社會。

當然,往深了談,佛家的目的也是和諧社會,大家的心都平和了,社會也就穩定了。所以菩薩要普度眾生。度眾生,度的還是眾生的心。只不過,佛家追求和諧社會的辦法是儘可能多的讓大家心靈得到解脫。至於誰當皇帝,姓資還是姓社,這相當的不重要。

儒家也很講究人心的教化,但只是局部,他更重視怎樣經營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什麼結構,佛家不管,但儒家必須要管。君主該怎麼做、聖人該怎麼做、臣、父母、兒女、親屬、鄰居、朋友都該怎麼做,這在儒家的眼裡是頂級的大事。儒家所提倡的禮,就是規矩和等級。作為社會人,你處在什麼等級,該負什麼責任,有什麼行為規範,這在儒家是有嚴格和詳細要求的。現在經常還有人在背八股文,說儒家就是統治者控制百姓的工具,這純屬閉著眼睛背鬼話。在儒家,對帝王和君主都有要求和行為準則。而推翻無道昏君,在儒家是支持的。至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唱戲的編的。

所以咱們也可以把佛儒兩家這樣看,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儒家追求的是社會。

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執行的就是:減法。

儒家追求的是社會,他必須執行:加法。

其實除了佛家,這個社會的所有思想、理論、路線、學科執行的都是加法。我會的越多,我知道的越多,我的辦法和手段就越多。所以除了佛家,大家都在追求“得”。不論是科學、藝術、政治、軍事、文化、教育......所有人都在極盡所能的多得,多學習,會得多,佔優勢。就像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樣,這個得不但要多,更要趁早。孩子學到了很多技能、知識,代價是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快樂童年。時光是無法彌補的,成年後,你掙再多的錢,也是彌補不了的。再說,這些贏在起跑線的孩子,最後真正成為人生贏家的又有幾個?未來的贏家人生是虛無縹緲的,現在失去童年的快樂卻是肯定的。哎,世人都是想不開。

又扯遠啦,咱們還是回到儒家。

慮而後能得,就是經過思考,又總結出新的經驗,在經營社會的時候,就有了新的辦法,增加了手段。

佛家追求心的解脫,而如果你想要的東西太多,甚至是沒有止境,那心就會被你想要的這些東西捆綁,你就不自由,自己把自己捆死了。你的幸福感來自於金錢、房子、地位、名譽......這些外部條件的刺激。如果得不到這些刺激或者失去這些刺激,你就會很痛苦。我的幸福感來自於內心的清靜,我也上班,我也賺錢,我也在不斷的升級進步,但不是那種玩命的追逐,只是盡力而為。所以,我的幸福感很穩定。我不需要旅遊,不需要吃得太豐盛,也不需要名車豪宅,我不需要過多的外界刺激,但我過得就是很快樂。

因為我學的是減法。坑我的人,我也不跟你吵,不跟你打,但我絕對會讓你在我的生命和思想裡消失。我不恨你,不惱你,我壓根就不想你。

得還是不得,是由儒佛兩家追求目標的不同決定的。經營社會,那你就得“得”。想幸福,該斷的就得斷。


銳度何老師


《心經》裡無智亦無得: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為假為幻,諸法空相,也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什麼,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

而慮而後能得:指有形有象的存在。佛法管世間法叫住相,因為眾生心裡有相。這是指世間的眾生而言。佛稱凡夫是顛倒眾生。

修佛法要似見非見為真見,似聽非聽為真聽,似得非得為真得。

佛法以無相為體,無念為宗旨,無住為根本。

佛告眾生一切都是假幻,什麼也別當真。無所從來也所從去。如來:如如不動,不去不來。

佛講眾生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要明白自己的本來真心,見到自己的自性。自性是實相道,實相無相,本自清淨,本不生不滅,本不動搖,本具足,能生萬法。只有見自本性才能修成大覺者佛也。


用戶和言悅色


這兩句話都是正確的,而且也一點不矛盾,也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也就沒有得到,得到的當然是得到福。“遠離惡便是聰明,敬畏神即是智慧。"

智,就是神賜的智慧,就是敬畏神,敬畏神就是按神的旨意行,神的旨意就是叫人做義人,行公正公義,當你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是一個有智的人,就一定能夠得到福,這樣理解不對嗎?“無智亦無得",有智也就有得了。

“慮而後能得,"是仔細考慮之後再行動就能得到福。這樣理解不對嗎?

打仗,要先偵察,再研究作戰計劃,才能打勝,作生意要先看市場行情再定幹什麼,才能掙錢,沒有一個人花十元錢進一斤貨,再一元一斤去賣,還能成為老闆。打工還得看看這個老闆錢準不準,生活好不好,活累不累才能決定幹還是不幹,都考慮好了才能得到。

這二者都對,都得到了,不對嗎?

搶方向盤的如果考慮好了,就不會掉江裡死了,搶方向盤的如果知道公正公義,再仔細考慮,就不會蹲拘留所了,搶方向盤的如果有智慧,公正公義,慎重行事,怎麼會找了一頓揍,還叫警察抓去了呢,多冤哪,警察抓去可不是請喝酒的。挺大挺大的官,如果有智慧,作事慎重考慮,怎會進監獄呢,可咋整呀。

人們,要懂得神賜的智慧,公正公義,凡事三思三而後行,就一定能得福。

祝君得福,平安喜樂。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哈哈哈,這是兩個不同的體系。一個是出世體系的標準。一個是入世體系的標準。其中,“聖人”的標準也不同。《金剛經》中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與入世體系中的聖賢標準又有本質區別。總之,出世體系是減法,減至零為要務。入世體系是正數內的加法,以道德至高為要務。同是為教化眾生。出世者教化眾生為0時其奧妙就顯現出來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又不是代表無。0是代表著一種真實存在的狀態。但0的奧妙就在於可以向正負兩方發展為全體實數。“真空妙有”。更有意思的是出世體系的佛法不進行正負抵消的運算。也就是“業力相隨,因果不空”。但只要保持0的狀態,此時才可超越因果律。“如如不動”嘛。入世法中的教化,承認正負抵消,鼓勵正向運動。所以二者的標準與運行方法也各不相同。當然兩個體系的最終目的地也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