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樑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梁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肥東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 總面積 2216平方千米,總人 口88.8萬人。肥東縣先後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等榮譽稱號。

1、西漢武帝時肥東大部分地區為浚遒縣境,縣治在今石塘區的龍城集(一說在白龍鎮清水橋),屬九江郡。三國後期撤浚遒。

2、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恢復浚遒縣,改“浚”為“逡”。南朝宋時武帝年間廢逡遒。永初三年(422年),將潁上西北的慎縣僑置於原逡遒境,縣治在今梁園;北魏時慎縣一度屬魏。

3、隋開皇初年,慎縣屬廬州;唐時慎縣屬淮南道廬州;宋時慎縣初屬淮南道廬州,後改道為路,屬淮南西路廬州保信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因避孝宗趙昚諱,慎縣改為梁縣。

4、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梁縣屬淮西總督府,次年改屬廬州路;明洪武初年,梁縣併入合肥縣,屬南京直隸廬州府。

5、1949年,析合肥縣為合肥市和肥東、肥西兩縣,因肥東縣位於合肥市之東,故名肥東。初駐梁園,旋遷店埠,屬皖北行署區巢湖專區。

6、1952年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56年屬蚌埠專區,1958年屬合肥市。1961年屬滁縣專區,1965年屬巢湖專區,1971年屬巢湖地區,1983年復屬合肥市。

二、名勝古蹟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梁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1、長臨古鎮。位於肥東南部,鎮內的古民居建築群、古塔、蔡永祥紀念館和吳忠性故居沿長臨河20多千米的岸線分佈。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梁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2、岱山湖景區。位於肥東縣古城鎮境內,國家4A級景區,岱山湖旅遊區系長江流域滁河水系,湖面9000多畝,素有“天然氧吧”之稱,被譽為合肥的名片及後花園。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梁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3、龍泉山。位於肥東縣橋頭集鎮,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綿延千年而不絕,得名龍泉。龍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安徽省肥東縣,古稱浚遒、慎縣、梁縣,包拯、李鴻章故里

4、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位於肥東縣撮鎮瑤崗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9年3月28日,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人組成的渡江戰役總前委,在此指揮渡江戰役,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三、歷史名人

1、包拯(999年—1062年),肥東縣包公鎮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

2、吳復(1331年—1383年),肥東縣八斗鎮大吳村人,字伯起,明朝開國大將。

3、張德勝(1328年—1360年),安徽肥東人,字輔仁,明朝開國名將。

4、李瀚章(1821年—1899年),肥東縣磨店人,李鴻章長兄。字筱泉,一作小泉。官至湖廣、兩廣總督 ,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5、李鴻章(1823年—1901年),肥東縣磨店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晚清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6、衛立煌(1897年—1960年),中華民國高級將領,國軍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

7、張勁夫(1914年—2015年),肥東縣包公鎮大張村人。歷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長、國務委員、國家經委黨組書記、主任等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