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Google工程師文化:工匠+工具?

Google工程師文化:工匠+工具?

Golf一套14根

採訪大國工匠

前一段被邀請去做一個節目的主持,其中有一段是與商飛的一位老工匠聊“工匠精神”,他這個車間很有名,央視以及各級相關電視節目都來拍攝過,所以他對現場如何拍攝如何擺鏡頭,都非常熟悉。所以對我問的問題也很熟練的回答,他說

在波音等飛機公司,也保留了一些手工工序,不是所有的工序都是機器化了的。

我問,這個很多嗎?

他回答,不多,但是有幾個零件的幾個步驟,沒有手工不行。

我問:是機器不能,還是機器操作這個工序成本很貴?能不能舉例?

他拿起一個飛機機翼的結構件,說,這個深孔的最後階段,必須由人工來完成。(這個結構件中,這個孔大概有15CM深,橫貫整個金屬件)

我問:為啥?

他說:這個直徑1CM的孔,精度很高,1/4個頭髮絲的精度,先由機器打出一個比1CM略小的孔,然後用手工來完成。因為鑽頭在進入的時候,會發熱,就會熱脹冷縮,其阻力會不同,用力也會應該不同,這種感覺很微妙,只有長時間體會,才能感知到,才會知道何時應該加入潤滑油,才會知道是不是應該歇一下,先冷卻一下再用力鑽,用何種力量轉;另外因為鑽孔很深,在用力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事情是“偏心”,所以我開發了一個卡墊,使得徒弟們在做同樣操作時候,不會再偏了。

他一邊說,一邊演示整個鑽孔過程。

我很好奇問,你有幾個徒弟,你覺得他們也需要30年才能達到您的“功力”?他說,關鍵是看他用不用心,上不上道。比如他如果上道,就回去鑽研,比如做工具啊,琢磨啊,把活兒乾的很好。但是現在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他遠處就是一排排的機床,最遠處是高級的“進口”機床。我問:這個工藝他們能不能完成?

他說,操作起來很難。


分析

我後來問了不少數控機床的行家,他們解釋了一些事情。

精度和準確度,效率,肯定是機床的事情。只有這個很特別的“孔”,是有可能操作起來,效率不如人工。一臺數百萬美元的設備,為這個深孔的最後一道工序,需要一會工作,一會兒歇一下,無論是效率還是成本都划不來,還不如用人工來的省時省力。


工具主義

我覺得我們素來不喜歡“工具”,或者不喜歡“專業工具”。

一把大菜刀,切菜切肉都是它,切丁切絲切片兒,都是它,而且我們以此為榮,牛逼的大師都是這樣。

就連我們都不相信的武術,什麼刀叉棍戟,什麼南拳北腿,最牛逼的就是一招制敵,最牛逼的是無招勝有招。

我們會做各種各樣的豆腐,但是數千年不做“豆腐生產線”

我們用了數千年的筷子,但是日本人做出了筷子標準,以及各種各樣的筷子,用做各種不同用途。

我們特別喜歡講“熟能生巧”,我們喜歡說那種感人故事“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複”,不甘寂寞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試錯,終究悟道正果。

但是西方社會,有一個製作專業工具的習慣。而且越來越專業,到了繁複的地步。

比如吃西餐,右邊三把刀,左邊三把叉,前面一個湯匙,然後是紅酒杯,白酒杯,茶杯,咖啡杯,等等等,各有各的不同;

比如高爾夫球,一套球杆14-15根球杆(3支木杆、9支鐵桿、1支推杆、1個球包 )各有各用,還有各種專業的鞋、帽子、衣褲、手套等等

木杆: 1#,3#,5#及推杆(PT)

鐵桿: 3#,4#,5#,6#,7#,8#,9#,劈起杆(PW) ,漏沙杆(SW)

如果我國發展,就是一杆到底。

這些例子大家可以不勝枚舉。

還有一個擰螺絲的段子,我知道這是真的,為此德國最後都是用機器來擰螺絲的。

德國原裝時,工人擰螺絲嚴格執行進3圈回半圈,在中國儘管也這樣要求,但最後回半圈偷懶的比較多,這是肉眼看不到的差異,經過兩個冬夏的熱脹冷縮,那個半圈的影響就顯現出來了。 有些網友問“幹嗎不直接擰兩圈半呢?”,因為回半圈形成的微妙的彈性空間為熱脹冷縮提供了迴旋,直接擰形成不了。


結論:工匠+工具=工程師文化

如果要完成一件工作需要5個小時,那麼,優秀的程序員會用4小時45分的時間開發一個工具,然後用15分的時間來做完這件工作。

這是傳說中的google工程師文化。

這一點工程師文化是“我們從根子上缺失的”:我們讚美的工匠是為一個皇帝御用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這個思維習慣真的太根深蒂固了。

如果說起來,與漢代的獨尊儒術有關。當年墨子是工程師文化的代表,可惜儒墨顯學,之後治剩下儒法表裡。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