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康熙年間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是大清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簽訂的第一份官方邊境條約。該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的東北部邊界,從法律的形式上確立了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但是對外興安嶺以北到北冰洋沿海的西西伯利亞地區的歸屬問題卻存在著廣泛爭議,這在《尼布楚條約》記載的三種文本上有不同的體現。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明明是清朝與俄羅斯之間的條約,怎麼會有拉丁文記載?這不得不提在中俄談判期間活躍的兩個歐羅巴傳教士,來自葡萄牙的Thomas Pereira(中文名徐日升),來自法國的Joan Franciscus Gerbillon (中文名張誠),這兩人不但是清朝派往尼布楚的外交副使,更有另外一個尊貴的身份,康熙皇帝的宮延老師。在這兩個歐洲"內奸"的幫忙下,清朝在東北的利益一讓再讓,利益盡損。

《尼布楚條約》簽訂日期是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這一時期,正是康熙皇帝年富力強,春秋鼎盛的黃金時期。對內康熙成功平定三藩之亂,派遣施琅順利收復臺灣,人口增長加速,生產力穩步提高,社會穩定,國力強大;對外清軍取得雅克薩大捷,斬殺敵人匪首托爾布津,取得與彼得大帝直接戰爭的勝利。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清餓雅克薩之戰


反觀俄國,遠東殖民隊基本喪失殆盡,主力軍隊深陷黑海與土耳其帝國的戰爭泥潭,雅克薩地區的殖民地民眾起義此起彼伏。俄國處處受阻,正是危難重重的關鍵時期,被迫需求與清政府的何談,但沒想到與清政府的意願一拍即合,雙方迅速的展開一系列談判事宜。

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究著"天朝上國"的大國風範,面對周邊不服民族的叛亂,以起兵征討為主,王師過境,叛逆必亡。對待小國外邦的臣服進貢,皆賞賜諸多金銀寶物,命其稱臣以子侄輩處之。很少有使用外交手段解決兩國糾紛的情況,所以清政府任用兩個深悉本國國情,態度又曖昧不明的歐洲人充當談判大使,這場外交紛爭,清政府從一開始,就註定輸了。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清朝傳教士畫像


徐日升、張誠作為兩個來中國傳教的歐洲傳教士,清朝給予其最高的禮遇,康熙帝甚至親自聘用他們為宮延教師,教導康熙學習歐洲的技術文化。但正是這兩位"德高望重"的帝師,使得清政府談判的底線和意圖暴露給了俄國談判使團,迫使清政府在東北亞的利益大規模受損,達到無法彌補的地步。

徐日升、張誠表面上是大公無私,傳播上帝理論的基督教傳教士,實際上是一群披著和平傳教士外衣,瘋狂謀取財富、獲得私人聲望的雞鳴狗盜之徒。徐日升曾在寄回歐洲的拉丁文供述,"中國自開天闢地以來,在帝國裡從未接待過貢使以外的外國人。韃靼人(即1644年佔據中國的滿洲人)對於世界情況一無所知,但卻有著和中國人一樣的自大感,把其他民族都看作像他們的四鄰一樣的牧民。他們認為一切都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他們高傲地把中國稱為'天下',好像除了中國之外什麼都不存在"。

而張誠更是大肆喧囂他掌握著"使互不相讓、隨時準備中斷何談的中國人與莫斯科人和解的方法"。

康熙皇帝對這兩個西方老師十分尊重信服,沒有識破他們"內奸"的本質。甚至在大清使團前往尼布楚之前還特意將自己的袍褂賜予二人,並囑咐談判大使索爾圖"朕鑑於所用西人,皆忠貞可靠,足資信賴。"命令索爾圖遇事必須與兩位傳教士商量,要一同就餐赴宴,並要求徐日升按照國際法的原則簽訂條約。

沒想到葡萄牙人徐日升與法國人張誠二人一到尼布楚就私底下和俄國的官方使團代表——御前大臣戈洛文接觸。向戈洛文索取價值不菲的財物與上等的美酒。甚至在官方談判中,兩人還欺壓清國使團不懂拉丁文的缺陷,用拉丁文和俄國大使戈洛文對話。戈洛文請求他們看在同是基督教徒的身份下給予一些幫助,這立即得到兩位歐洲傳教士的回應,徐日升和張誠二人表示"按自己的信仰,有責任在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務中,對基督教徒給予幫助"。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尼布楚條約簽訂


正是在徐日升、張誠這兩位位高權重的"內奸"幫助下,俄國使團清楚地知道清政府即將要開展對準噶爾部落的戰爭,希望儘快結束東北亞地區糾紛的意圖。導致索爾圖以勒拿河為界的意願破滅。甚至在徐日升、張誠居心叵測的誘導下,康熙命令索爾圖可以做出讓步,命令其儘快簽訂條約,結束與俄國的戰爭糾紛。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索爾圖底線疆域範圍

就這樣,明明佔據巨大優勢的清政府在"內奸"的"幫助"下,無原則退讓損害自己的主權,將自古一直屬於中國國土的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富庶的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的國土損失。並且,將整個屬於中國傳統勢力範圍的包括北冰洋沿岸、白令海峽、勘察加半島與整個烏第河流域的廣闊疆域,割除在中國版圖之外,時至今日,不僅無法收回再議,而且也永遠無法再議。所以,中俄尼布楚條約,實際上是一部失地條約。

隨著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中國清政府秉承著和平的意願,同意俄國在北京設立大使館,並修建基督教徒傳播東正教,雙方友好通商互派留學生。沒想到沙俄殖民者不僅沒有因為尼布楚條約的限定停止對中國東北的侵略,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開展殖民掠奪活動。沙皇彼得一世就叫嚷要佔據黑龍江口,後繼者葉卡捷琳娜二世更是公然宣稱要實現他的高祖父和祖母的遺志,"奪取黑龍江作為俄國遠東政治中心,將那裡的中國人驅逐乾淨"。到中俄簽訂《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時,

俄羅斯宣稱是收復在《尼布楚條約》中被中國人強佔的土地。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俄國侵佔東北大片領土

清政府外交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康熙皇帝識人不明,過分高估和信賴兩個歐洲人對中國的忠誠與認同;二是對時局的錯誤認識,以天朝上國的心態低估沙俄的野心,且對東北實施禁離政策,禁止中國人民對東北的拓邊開發。

尼布楚條約簽訂始末,“內奸”的重大勝利

康熙皇帝

作為皇帝、帝國最高的決策者,康熙在擁有巨大優勢的條件下反而簽訂了不平等的失地條約,為後世繼任者樹立了錯誤的榜樣。正如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使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基本國策深入君王百官人民之心一樣,作為清朝最偉大的皇帝,康熙挾大勝之勢籤不平等之約,同樣為後來的統治者所借鑑。

康熙帝的繼任者雍正皇帝就在1727年簽訂《恰克圖條約》,割讓貝加爾湖以南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康乾盛世的締造者都簽訂了這麼多不平等條約,等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國力衰敗,與西方差距明顯,清朝繼任者自然上行下效,為了維護統治基礎或者政治需要,與西方列強了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一切的源頭,正是康熙時期簽訂的《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清政府外交的重大失敗,是沙俄侵略者外交的勝利,他們不但挽回了戰爭的失敗,還佔據了大量額外的土地。尼布楚條約,更是活躍在談判中的"內奸"的勝利。

《清聖祖實錄》

《遠東國際關係》

《俄羅斯史》

《實地簽約簽署記》

《中俄尼布楚條約:國人首次運用國際法》


從東北到東南,近代西方殖民者對中國東南地區及臺灣的侵略也是接踵而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期待筆者的下一篇文章——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加強治理的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