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在我們過去所接受的主流歷史知識教育中,晚清那段歷史,內憂外患自不必說。以中日甲午戰爭前後一段歷史來說,帝黨和後黨的鬥法,主戰和主和的矛盾,更是充次其間。帝黨,當然以光緒皇帝為主,翁同龢是大將;後黨以慈禧太后為主,李鴻章是大將。甲午一戰,帝黨主戰,後黨主和。李鴻章是大賣國賊,而翁同龢是大忠臣,似乎成了定論。

但歷史的真實性並不是如此簡單的標籤。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古代有以籍貫稱呼名人的習慣,李鴻章出生於安徽合肥,被稱之為“李合肥”。 翁同龢是常熟人,當過戶部尚書(古代司農官職管錢糧的),當了軍機大臣後也分管戶部,被人稱為“翁常熟”。

道光二十七年(1847),25歲的李鴻章中進士,他的房師叫孫鏘鳴,孫鏘鳴這一房出了兩位大人物,除了李鴻章,還有沈葆楨,是以有“朝中宰相兩門生”之譽;孫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進士,他的座師叫翁心存。對於翁心存,李鴻章該叫一聲“太老師”,在翁心存的小兒子翁同龢面前,李鴻章也執子侄禮,儘管他比翁同龢大七歲。

王闓運《論道鹹以來事》雲:“李少荃平生服事翁二銘,於曾蔑如也。”二銘是翁心存的字,曾即曾國藩,蔑如,譯作大白話,就是沒有什麼了不起。後來王闓運當面嘲笑李鴻章:“君推崇翁二銘過曾滌生,顛到是非,故其子以此報。”李鴻章笑而不答,他的笑,只能是苦笑了。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李翁兩人的恩怨還要說到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

太平天國起義時,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做安徽巡撫,其時太平天國已走向衰落,清政府傾一國之力來對付太平軍,而對皖北的捻軍未能盡力鎮壓,致使捻軍與太平軍結合進攻翁同書所在的定遠縣城,翁同書無力抵禦,轉到了壽州。定遠失守,上司曾國藩令其戴罪立功。

咸豐十年,壽州被太平軍英王陳玉成所攻,當地團練蠍力抵禦,太平軍才得以離去。但城內團練首領孫家泰、蒙時中、徐立壯等與城外的團練首領苗沛霖互相仇殺,苗因此叛變,糾眾圍攻壽州,縱兵四擾。清政府認為苗沛霖投降反叛,其危害比太平軍和捻軍還要大,因此密令翁同書妥善解決。

翁同書知道前任安徽按察使張學醇和苗沛霖很熟悉,於是就讓他前去勸降。苗表面上答應,並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清政府應當饒恕自己的罪行;二是殺孫家泰、蒙時中的首級交付他祭靈以雪恥。翁同書答應照辦,卻不料這是苗借刀殺人之計,孫、蒙兩人首級交苗以後,苗叛逆如初。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此時,曾國藩忍無可忍,上書彈劾。可翁家乃名門望族,翁父翁心存也是帝師。但曾國藩的奏摺措詞激烈,筆筆如刀,使皇帝和太后也無法為之說情。其中說:“臣職分所在,理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而這一鋒芒內斂、暗藏殺機的奏章,正是出於李鴻章之手。

無奈,朝廷只好判了翁同書斬監候,也就是死刑緩期執行。翁父聽到後氣急身亡。鑑於此狀,皇帝和太后以眷念師傅的名義,改翁同書的斬刑為充軍新疆。父死兄徙,對於翁同龢來說,一個好好的家卻因李鴻章的一紙彈劾而弄得如此淒涼,仇恨自此種下,不是不到,時候未到。

1894年,是甲午年,5月,一場大戰一觸即發。而李鴻章面對此狀,卻無心應戰,雖然有北洋水師這支王牌,但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取勝的把握,而這一切又與翁同龢有密切關係。

十年前,中國的北洋水師在李鴻章的慘淡經營之下,比日本水師強多了。那時,李鴻章命令他的北洋艦隊在日本海上搖弋,並受日本邀請,停泊在日本海岸。伊藤博文登上中國艦艇,臉色蒼白,黯然不語。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從1883年到1895年的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沒有增一艘艦艇,炮彈也是奇缺。定遠艦上的巨炮炮彈只有一枚,鎮遠艦也只有兩枚,其他小口徑的炮彈也沒多少。戰備品如此奇缺,這個仗怎麼打?

朝廷每年撥給北洋海軍的五百萬軍費哪兒去了呢? 史載:1891年(光緒十七年)“四月,戶部決定:南北兩洋購買洋槍、炮彈、機器事,暫停兩年,所以銀子解部充餉。”

“解部充餉”的目的,依主流史學的說法:是為了給慈禧太后慶壽,用來修建頤和園了。

修建頤和園銀子的來歷,1894年的《申報》(光緒二十年二月十六日)這樣說:“今歲恭逢皇太后六旬萬壽……在廷王公大臣,外省將軍督撫,以及實缺提鎮司道,各抒報效之憂。……”

事實上,為修頤和園而籌集的260萬兩白銀,雖然名為“海軍軍費”,卻並非來自財政撥款,而是各省督撫們的私人“報效”。醇親王同時監管頤和園工程和海軍建設,就將這筆款子以北洋的名義存入天津的外資銀行生息。取名“海軍軍費”,為的是減少輿論對中央的可能壓力,卻沒想到效果適得其反。而這些輿論的源頭,來自康梁師徒流亡之後的政治抹黑,如同他們以武則天的小說形象為藍本虛構慈禧的私生活一樣。梁啟超晚年自己承認當年文字均為政治宣傳所用,不可作為信史。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而在修建頤和園及為太后祝壽的策劃中,翁老師都是積極的倡言者及推動者,目的是儘早結束太后與皇帝之間的“傳、幫、帶”現狀,讓老佛爺早日退居二線。

除了這一點政治需求之外,翁同龢與李鴻章的個人恩怨也起到了重要影響。

甲午戰前十多年,日本侵略琉球和臺灣,李鴻章就向清廷發出了警報,應將日本作為中國國防的主要假想敵。但翁同龢為了政爭的需要,死死捂著錢袋子。

光緒十七年戶部“解部充餉”後,丁汝昌作為海軍提督據理力陳,海軍戰鬥力遠遜於日本,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五月,上諭說可以撥款,但到了秋天,還沒見錢。不得已,李鴻章親自出馬,上諭也只能是以餉力極拙來敷衍。

而此時,只有以軍機大臣皇帝師傅的身份主管戶部的翁同龢才有如此大的能耐,使撥款不能下來。

當時德國的工程師漢納根,作為北洋海軍的顧問,他在甲午戰前兩年建議李鴻章購買德國可虜伯廠製造的大開花彈,以供戰鬥艦上的大炮使用。李鴻章已經簽發了命令,但最後卻沒有實行,原因同樣是翁同龢不給錢,說是沒用的浪費。北洋預訂下來的高速巡洋艦被日本人買去了(就是甲午海戰中大出風頭的吉野號)!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到了甲午年之時,翁同龢對李鴻章的刁難,則對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翁同龢和其手下文廷武、張騫等盡力鼓吹戰爭。其時形勢,明理人皆知。而翁同龢卻為一己私利而欲開戰,實難逃眾人公論。王伯恭在其《蜷廬隨筆》中專門對此進行記敘。王雖只是一名舉人,卻知敵強我弱,不宜開戰。而軍機大臣翁同龢卻笑其書生膽小。對於戰爭結果,翁同龢不以為然,他說:“正好藉此機會讓他(李鴻章)到戰場上試試,看他到底怎麼樣?將來就會有整頓他的餘地了。”勝敗不是翁老師關心的,等著收拾李大人才是目的,說不定敗了更有收拾他的理由了呢。

甲午戰爭實際是李鴻章所能調動的北洋水師及淮軍陸軍(4——5萬人)與整個日本帝國作戰,平壤作戰的葉志超就是淮軍嫡系。戰前南洋水師有艘船在閱兵時借到北洋水師,戰爭中被繳獲,南洋事後還寫信給日軍,說我們船是被借到北洋海軍的,戰事與我們無關,請歸還。

開戰之後,中國屢敗。翁同龢奉旨到天津見李鴻章,時為光緒二十年(1894)九月初二日。據其日記,先慰勉,後嚴責,李鴻章惶恐不已,引咎曰:“緩不濟急,寡不敵眾,此八字無可辭。”翁同龢問:“陪都重地,陵寢所在,設有震驚,奈何?”李鴻章答:“奉天兵實不足恃,我又鞭長莫及,此事真無把握。”另據胡思敬《國聞備乘》,二人之間,還有一段激烈爭執。翁同龢問及戰事,李鴻章“怒目相視,半晌無語”,反問道:“師傅總理度支,平時請款輒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翁同龢答:“計臣以撙節為盡職,事誠急,何不復請?”李鴻章道:“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翁同龢為之語塞,回京以後,再也不敢言戰。

光緒二十七年,拳亂平息後,李鴻章再次作為“賣國賊”,代表清廷簽署了《辛丑條約》,籤後吐血兩次,臨終一折“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劇,薄海驚心”。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李鴻章遺詩一首: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內塵氛猶未靖,諸君莫做等閒看。”

李鴻章在賢良寺去世前,起身欲語,竟無聲,眼角兩行清淚,歿年78歲。

身為軍機大臣的翁同龢,於中日交戰之際,不顧國家安危,寧可亡國,也要挾嫌報復,以私害公,說句清流誤國,都是輕的。

難怪恭親王在1898年臨終前,直白告誡光緒皇帝,翁同龢其實是國家的罪人。

戊戌變法前,雖然康有為系翁保薦而來,但光緒仍親自下旨讓翁開缺回籍。百日維新失敗後,光緒帝(慈禧)下旨“翁同龢授讀以來,輔導無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東之役,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陳變法,濫保非人,罪無可逭。事後追維,深堪痛恨!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翁同龢、李鴻章:私人恩怨帶來國家災難?

時人王照作詩一首:

“當年場灶壞長城,曾賴東朝恤老成。豈有臣心蓄恩怨,到頭因果自分明。”

其下注曰:及翁之死,慶王為之請恤,上盛怒,歷數翁誤國之罪,首舉甲午之戰,次舉割青島。太后不語,慶王不敢再言,故翁無卹典,王照在這裡並沒有為翁辯白,而是認為這正好是因果報應,是翁贏得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