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當年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現在是什麼樣子?8張圖帶你遊覽紅旗渠


60歲以上的人對於紅旗渠並不陌生。紅旗渠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縣,於1960年2月開始修建,於1969年7月完工,乾渠長70.6公里,各分乾渠、支渠、斗渠共計全長約1500公里,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180個,架設渡槽150座,共挖砌土石方2500多萬方。

據計算,如把開挖紅旗渠的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2016年10月,紅旗渠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7年1月,紅旗渠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紅旗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河南省林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鑿井無泉,引水無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1960年,以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決定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平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並給這條渠取名為“紅旗渠”。


紅旗渠的施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環境惡劣,技術裝備簡陋,資金和物資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兩糧食摻和著野菜充飢。20萬林縣民工克服種種困難在太行山上劈山開石,修建成了這條穿越太行山區的人工引水渠。不要說在當時那樣的條件,就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當困難的。

紅旗渠的修築成功,彰顯了一種精神。20世紀70年代,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紅旗渠精神也是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精神。創業時期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生活條件好了同樣需要這種精神。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恆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紅旗渠修建的10年中,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不畏艱險,翻山越嶺,進行實地勘測。期間他遭遇了母親病故和妻子救人犧牲的巨大變故,仍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堅持奮鬥在紅旗渠建設的第一線。1960年3月28日下午,吳祖太聽說王家莊隧洞洞頂裂縫掉土嚴重,深入洞內察看險情,卻不幸被洞頂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奪去了年僅27歲的生命。我們不應忘記這些英雄。

現在紅旗渠成了一個很好玩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無數中外遊客來此觀光,感受紅旗渠的無限魅力。圖為3年前參加首屆中國國際漢字大會的近70位中外嘉賓走進太行大峽谷、紅旗渠等景區,親身感受到人工天河紅旗渠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