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嘉賓介紹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汪韶軍 教授

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嘉賓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汪韶軍 教授

編者按: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武漢舉辦。屆時將有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實修人士以及各大媒體記者齊聚江城,就“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這一主題展開討論。論壇辦公室將陸續介紹預出席第三屆論壇的嘉賓,望熱愛東方傳統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朋友積極關注。

嘉賓介紹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汪韶軍 教授

汪韶軍 教授

一、個人履歷

汪韶軍,男,浙江淳安人,1973年生。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國際美學協會(IAA)、中國哲學史學會、朱子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老莊哲學、魏晉玄學、禪宗、美學、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

承擔的本科課程主要有“美學原理”“西方文化概論”“《老子》選讀”“《莊子》導讀”等,開設過的研究生課程為“中國古代思想史專題”“宋明理學”“藝術哲學”“文藝學前沿”“中西文論比較研究”。

二、主要學術成果(均獨立完成)

(一)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道家自然和諧思想研究”(13FZX002),已完成。

2.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對勘與思想探原(道篇)”(16FZX004),接近完成。

(二)學術著作

1.《老莊自然和諧思想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4月。

嘉賓介紹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汪韶軍 教授

汪韶軍教授部分著作

(三)學術論文

1.《“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試解》,臺灣《鵝湖》2010年第5期。

2.《外內不相及與內外相冥》,《雲夢學刊》2010年第2期。

3.《論老子無棄的胸懷》,《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1期。

4.《“人見其人,物見其物”——試析〈莊子〉“見”的思想》,《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5.《無情有無佛性?——論佛性論在南禪思想中的地位變化》,《宗教學研究》2013年第2期。

6.《論〈老子〉之“玄德”》,《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7.《海瑞的儒學見解與踐履》,《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8.《〈老子〉“見小曰明”釋論》,《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9.《對〈畫語錄〉與〈畫譜〉的比較研究》,《瓊州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10.《〈老子〉“寵辱若驚”新詮》,《北京社會科學》2016年第8期。

11.《豐子愷護生情懷探微》,《關東學刊》2017年第2期。

12.《郭象“安任之道”探賾》,《北方論叢》2017年第4期。

13.《“和”文化研究的新拓展——評錢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學”》,《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

14.《〈老子〉“三絕三棄”辨正》,《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8期。

15.《老莊政治哲學研究中的幾個關鍵詞及其反思》,《雲夢學刊》2017年第6期。

16.《作為價值多元論的莊子齊物論》,《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17.《從舍濁求淨到濁淨雙遣——論禪宗禪法思想之演進》,《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18.《“智慧出,有大偽”是衍文嗎?》,《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19.《老莊哲學需要什麼樣的“道”?》,《廣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

20.《芻議審美與感恩意識的培養——以中國哲學與文化為例》,《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21.《先秦諸子倫理政治主張的遞降》,《江漢論壇》2018年第3期。

嘉賓介紹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汪韶軍 教授

汪韶軍 教授

三、學術觀點摘錄

中國哲學的核心是生命的學問。生命,不只是肉體生命,更是精神生命;不只是一己之生命,更是萬有之生命。但古今對儒道釋(中國哲學的主體)的誤解、曲解很多,有些是停留於片言隻語或字面意含所下的斷論,有些是把自己的過度發揮、隨意比附當成學說本身,有些是沒有釐清思想的源頭因而把源頭已有的思想當作後人的獨特貢獻。有鑑於此,本人通過蒐集調用豐富的原始材料,力爭讓材料與材料相互詮釋,以限定文本的解釋學空間;然後依據思想的內在邏輯與文本依據,試圖把諸家的思想主旨闡釋清楚。

古人尊天、法天的主旨是以德性來配天,即依照所謂的天德行事,以天來塑造人的在世方式。如今,“天人合一”已成為非常時髦的用語,但幾乎都被歪曲成了綠色和平的口號,其實,它的原初意義絕非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而是從德性的角度強調人去合天(人道去合天道),即法天、配天。如果人的德性達到了天的高度,就是天人合一了。

更多嘉賓: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