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職場人的痛點是什麼?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快速理清思路,無法準確定義問題,沒有給出有效策略,未能獲得大家支持,導致不能及時達成期望的效果。

大多數在應對以上問題的溝通過程中,都掉過很多坑,捱過很多K,走過很多彎路,看過很多數據和資料,花過很多時間學習和思考,才會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應對技巧。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極簡思考》卻告訴你,你完全可以不必經歷這麼痛苦和漫長的過程,只要你學會一種思考方式,就可以快速掌握我在上面所謂的職場人“痛點”的技巧和方法。

這種思考方式,就叫“結構化思維”。

實際上,整本《極簡思考》,講的就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過程,是將一個難以定義的問題,一些錯綜複雜的事情,用結構化的思維方式,以一種基於假設的方法,以核心建議為重點,構建整體方案。

說起結構化思維,其實很多人並不陌生。對的,你腦海裡如果冒出來的是"金字塔原理”,那就對了,說明你已經深得其精髓。

如果你真記得,那麼你再來理解《極簡思考》並學會其中的“套路”和技巧,就會非常容易。

而整本的《極簡思考》,就是在講“結構化思維過程”,書中將其分為八個步驟,如下:

定義問題→提出核心建議→選擇結構→創建故事→整合(打磨)觀點→選擇重要事件→證明或推翻假設→整合信息→分享觀點。

它實際上就是將溝通的技巧,以金字塔原理為藍本,進行了更加細化和完善,並進行了具有可操作性方式的拆解。

比如,在定義問題的時候,作者就特別提醒,在確定你的團隊明白“是什麼”的時候,你更應該讓他們明白“是什麼”背後的“為什麼”。這樣,你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解決問題。如果有人在想你需求建議卻不告訴你為什麼,你就必須要去詢問其背後的原因。

比如,在提出核心建議的時候,作者就特別強調,你不能僅僅只是假設問題,還應該加上觸動點,比如,你告訴銷售副總,“我們應該進入德國和意大利市場”是個正確的建議的話,還是不夠的,還應該告訴他,由此“我們可以增加X百萬美元銷售額,Y百元美元的利潤,Z%的市場份額”。這樣以來,對方的接受度就會高很多。

還比如,故事思維這個步驟,就是作者非常好的一種創造性技巧。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分析出來厲害所在,也能講清楚思路,但是,過去抽象的表達,可能會讓對方誤讀。讓對方零誤讀的方式,就是按照人們接受故事的方式,來講自己的方案。也就是要講清楚背景、形勢變化,然後再給出核心建議。這樣,對方就不會誤讀建議,而且容易接受。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當然,《極簡思考》能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結構化思維模式,給我們更多的啟示,是有效率的思考和行動,其實是有“捷徑”可走的,有“套路”可用的,是有一些“工具”可以用的。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發現效果不彰,效率欠佳,不要只是用蠻力去解決,或者一定要通過一次次的失敗去累積經驗,而是嘗試尋找更加高效和科學的工具。

比如,結構化的思考,就是一種非常有用和有價值的工具。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複習一下曾經學過、用過的工具了。

比如,那個金字塔原理,還記得其原則嗎?沒錯,就是: 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 。

仔細琢磨一下,是不是跟《極簡思考》中提出的模式完全相吻合?只是,《極簡思考》更為聚焦在溝通專項上,講得更加深入,更加具有操作性,更加有血有肉。

再琢磨琢磨從金字塔原理下面延伸出來的一系列的結構化思考工具,比如: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比你優秀的人,不是比你更聰明,而是比你更加會結構化思維

是不是與《極簡思考》中的步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這些結構化思考的工具,與這本《極簡思考》中提出的結構化思考模式分別側重在不同的領域,在具體的工作中,如果能融會貫通,交叉使用,將會讓你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你不妨用用試試看!

祝你閱讀和工作都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