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趨勢——區塊鏈噴發的原因

本文由幣車HIT(biche.yaofache.com)大V養成計劃支持;一個充滿前景的項目,深究其中必滿懷收穫。

其實本文更是一份報告,從研究中得出報告,從報告中看出趨勢,所以命題——趨勢

區塊鏈在2018年全力噴發,2018年也將見證區塊鏈的成長,先了解一個問題,為甚麼是2018年?2017年我們又在做什麼?剖析2018年區塊鏈噴發的因素。大致分析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比特幣的地位開始動搖開始。

2009年開始比特幣幾乎佔據整個市場的100%,2013年比特幣市值佔比超過94%,並將90%的佔比保持到了2016年,期間僅有幾次小幅回落。2017年3月開始,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其它幣種開始發起上攻,並迅速奪取市場,僅僅3個月的時間,比特幣在整個加密貨幣的市場佔比滑落至歷史地點38%。隨後比特幣開始發起反攻,但僅在11月和12月兩次短的時間段內達到了60%以上的份額。此後,比特幣再次開啟斷崖下跌,跌至新的歷史最低點36%。以下是比特幣2013年到2018年市場份額的佔比。

趨勢——區塊鏈噴發的原因

2013-2018 數據來源:https://coinmarketcap.com/

在2017年以Ripple和以太坊為前鋒,在市場份額第二和第三的位置相爭不下的同時繼續衝擊比特幣的地位。Ripple(瑞波)保持強勁的上漲力是基於,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絡,Ripple 更基於一種互聯網交易協議,它允許人們用任意一種貨幣進行支付,可謂把區塊鏈未來瞄定的區域做在了前面。

而以太坊則將數字貨幣和智能合約結合在了一起,其交易速度和主網的延展性被大多數人看好。可以總結的來說瑞波和以太坊即為數字貨幣的發展提供了服務,同時又在為更大的區塊鏈浪潮做著準備。我們看一段區塊鏈的發展歷史。

區塊鏈隨著比特幣的誕生而誕生,比特幣被定義為一種“數字黃金”,鼓吹其泡沫的言論由來已久,至今仍不絕於耳。而區塊鏈(Blockchain)從誕生以來到2014年才被人所重視,並正式引發了分佈式記賬本(Distributed Ledger)技術的革新浪潮。

敏銳的金融家開始意識到,記賬本相關的技術,對於資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包括所有權和流通)都十分關鍵;而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記賬本技術,對於當前開放多元化的商業網絡意義重大。所以我們可以判定自2014年起,區塊鏈就已經與比特幣脫離了,並且定義很明確,比特幣是“數字黃金”,而區塊鏈是能改變現行互聯網發展的一項革新技術。

為什麼到提到這樣的一段歷史?與後面我要講述的密切相關。2014年區塊鏈被廣為人知且重視,2018年的區塊鏈技術被應用化、編程化、商業化,在4年的時間裡,幾乎是隨著比特幣一起發展的,而區塊鏈我們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區塊鏈1.0、2.0、3.0。

區塊鏈1.0為數字貨幣時代,這項技術主要為加密數字貨幣提供服務。區塊鏈2.0為數字貨幣和智能合約時代,主要為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在EOS和以太坊沒有正式成熟之前,或許我們仍然停留在2.0時代。區塊鏈3.0為應用時代,主要將這項技術納入傳統的互聯網,實現鏈內鏈外結合,改變現有的金融、生活模式。

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是泡沫。馬雲認為面對區塊鏈,人們應該首先思考在當前的數據時代,這項技術能給社會、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價值而不是賺錢。作為國內的商業大佬一語道出了區塊鏈的本質,而這也是公認的區塊鏈價值。

2017年瘋狂的愛西歐擴張,引起了七部委的注意,直接發出9.4禁令,導致數字貨幣市場從牛市轉為熊市,至今仍然經歷寒冬。但這個階段成為了區塊鏈發展的轉折點,人們把目前投向了區塊鏈的可發掘性價值,如EOS、以太坊、本體網絡、迅雷鏈等等項目,把目光都投向了公鏈,在大環境的轉折下,給做實事的人帶來了機會,人們意識到沒有應用的token其價值只能停留在炒幣階段,且各國政府都視其為“投機者催生的泡沫”,必將在政策上大力抵制。只有將token與應用結合才是正確的出路。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基本上可以形成2018年區塊鏈的爆發主要原因。

最後總結:2017年9.4以前我們仍然停留在數字貨幣的思想上,特別的是國內區塊鏈的發展尤其緩慢,在沒有政策的監管下,瘋狂的搞愛西歐擴張,在9.4禁令以後,我們發現如果僅僅是停留在數字貨幣時代,在政策的監管下仍然將經歷寒冬,但區塊鏈的技術國家是支持發展的,所以開始轉變思維,把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結合再延展出的token就是健康的。所以2017年是重大轉折,2018年是區塊鏈的井噴期。雖然我們離區塊鏈的成熟階段仍然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已經在軌道上了,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