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即將消失”的沙漠,人類戰勝大自然,茫茫大漠變綠洲


沙漠,在很多人的眼裡意味著風沙,乾燥,荒無人煙,如果說在沙漠造林的話,人們會認為是天方夜譚,但是這種事在中國確實發生了。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面積約為4.22萬平方公里。

要治理得先了解成因,這裡有地質成因說和歷史成因說等幾種說法,但有大家公認的是毛烏素沙漠的絕大多數地方,在古代曾經水草豐美,5世紀時毛烏素南部(今靖邊縣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當時草灘廣大,河水澄清,是很好的牧場

後來由於不合理開墾、氣候變遷和戰亂,地面植被喪失殆盡,大約自唐代開始有積沙,至明清時已形成茫茫大漠。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人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經過半個世紀的治沙努力,毛烏素沙區東南部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

經過持續不懈的生態治理使毛烏素沙漠600多萬畝流沙“止步”生綠。特別是歷史上飽受風沙侵害的陝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設成為“塞上綠洲”。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營造起萬畝以上成片林165處,建成了總長1500公里的4條大型防護林帶,造林保存面積1629萬畝,林草覆蓋率由0.9%提高到25%。

全市境內860萬畝流沙有600多萬畝得到固定、半固定,實現了地區性的荒漠化逆轉。每年沙塵天氣已由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減少到不足10天

陝西省加大了生態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8.8%提高到31%。20世紀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紀初50公里以內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許多當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還累計新闢農田160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