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真的是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嗎?

煊赫大梁城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小事上,我們一般不計較成敗,只要功夫下了,態度到位了,事情結果怎麼樣,我們不太計較;但是在關係個人或者事業發展的重大前途上,往往我們是計較成敗的。態度再好,苦勞再高,事情沒有辦成就是罪過。
同樣的道理,在國家興衰存亡的大事上,只能以成敗論英雄。守國門本身只是一個行為,國門守的好不好才是關鍵。事實上不獨明朝,漢唐的天子都曾經在開國的時候守國門。

漢朝從立國開始一直被匈奴襲擾,到武帝時期匈奴甚至曾經突襲長安附近的甘泉宮,差點就能活捉漢武帝,後來漢朝幾代帝王勵精圖治,終於逐匈奴於西域,天子不再守國門了。

東漢立國之初,劉秀對匈奴也比較慫,但是後來局勢扭轉,漢和帝時來了一個大爆發,徹底把不聽話的北匈奴趕跑了。天子也無國門可守。


李世民剛剛繼位,突厥大軍壓境,直逼長安。李世民不得不和突厥人訂下了渭水之盟。後來呢?頡利可汗被抓來給唐高祖跳舞,天子也不再守國門了。

漢唐都是從困難的模式開局,容易的模式收官。

倒是大明確實很萌,本來北京安全的很,西邊有山西九邊重鎮,北邊有長城,怎麼看也輪不到北京做國門。


因為北京是朱棣經營許久的地方,所以在奪了侄兒的皇位之後,朱棣把都城遷到了北京。朱棣本人武功了得,也曾經五掃胡塵,一靖大漠。看起來直接進入了容易模式的開局,


沒想到才過了二十五年,土木堡之變,大明皇帝當了俘虜,瓦刺的也先汗就攜帶著大明天子來北京城下逛了一圈,北京莫名其妙的就當了一次“國門”;這當了國門一次,以後就次次是國門了,在明世宗時期,俺答汗也來北京城下逛了一圈,而明朝末年崇禎時代,天聰汗皇太極更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在北京城下逛了好幾個來回。


本來北京不是國門,硬是靠著自己高超的統治力把它變成國門來守,朱棣給了明朝一個非常好的開局,影視變成了困難難度來收官,所謂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又有什麼驕傲之處呢?


經史通義


明朝的祖訓: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

明朝明朝前中期,國立強大,而周邊少數民族弱小。明朝晚期,國立漸衰,周邊少數名族強大興起。

明朝歷時276年,無論瓦刺大軍圍攻京城,還是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無論面臨多大的壓力,明朝都沒有做出妥協認輸,而是抗爭到底。直至到了崇禎年代,在南方同農民軍起義軍作戰,在北方仍舊抵禦著後金的侵犯,即使到了嚴重的內憂外患時期,明朝也一直都沒有和親、納貢或割地賠款給少數民族。

明朝言官制度發達,實行內閣制度,內閣可以直接駁回皇帝的旨意。文人的傲骨之風,深深影響明朝的在職官員,言官們經常進言,否認皇帝的想法,這在歷朝歷代是十分罕見的。

明朝不是一個民風柔弱的朝代,上至朝堂,下至百姓,都有著剛毅不屈的精神,在明朝滅亡後的幾十年間,反清復明的鬥爭一直存在,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

明朝修補擴建長城,用來抵禦北方少數名族的入侵,首都定在北京,一旦長城被破,少數民族大軍可直抵首都,而明朝皇帝一直不遷都,無論戰事如何,一直守在都城,誓死抵抗。這就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的說法。

滿清入關,數次圍城,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誓死不願遷都,最終含著亡國之痛,自殺而亡。


七樓看星空


題目中一共涉及三個方面,“割地”,“賠款”,“天子守國門”,那麼我們就分別來看看。

關於割地

所謂割地,是指通過條約等形式將土地的主權進行轉讓,一般是在戰爭中失敗的一方進行的。其特點是,雙方必須達成協議,一致同意這種主權的轉讓,表現形式為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依照這個標準,明朝的確沒有割地。理由是明朝沒有和任何其他政權簽訂過割讓土地的法律性文件。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朝自明成祖朱棣以來,領土面積越來越小。首先是明宣宗時期安南獨立;明武宗時期哈密衛丟失,明英宗以來河套地區逐漸被韃靼蠶食。當然,包括萬曆之後丟失遼東。

這些土地的丟失,明朝沒有簽訂任何割地條約,但都默認了對方政權對這些地區的合法統治,按定義來講,這的確不算割地。但事實如何,諸位自行判斷。

關於賠款

先定義賠款,關於賠款,定義有很多。適合所討論問題的定義如下:多指戰敗國向戰勝國賠償損失和作戰費用。翻遍史書,的確沒有找到明朝賠款的記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崇禎時期,明朝會每年“賞賜”蒙古林丹汗一定的銀兩(最初是每年四萬,後來增加到八萬,最後增加到36萬),“命令”林丹汗攻擊後金,如果錢給不到位,林丹汗會“討工錢”(攻擊明朝邊境)。

按照定義,上述的例子應該不算賠款,畢竟是大明賞給番邦的勞務費。

關於天子守國門

天子守國門,指的是皇帝的都城設在離邊境線不遠的北京城。在地圖上看,就像天子駐守在國門一般。最初,朱棣這麼做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由於自己多年經營的根基都在北平,遷都此處,可以掌握主動權,不至於被百官制約;二是為了親自征討在邊境搗亂的蒙古部落。

但後來的皇帝沒有成祖的能力,帝都多次遇險。比如於謙領導的京城保衛戰;嘉靖年間的庚戍之變;還有崇禎時期被後金兩次圍城。在明朝276年中,一位皇帝被俘虜(朱祁鎮),並且對邊將郭登說出“何外朕若此”,以幫助俘虜自己的瓦剌人騙開城門,當然由於郭登本人以國家為重,斷然拒絕。

由此,明朝“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在理論層面,絕對正確。

【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庭州行者


在套路君看來,明朝確實有壯人之舉,相比喪權辱國的清朝來說,好得太多啦,根本不是一點點。而且明朝還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朝廷,自然讓後人更加崇拜啦。可是,明朝真的如後代人評價的那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嗎?

明朝可能沒有割地,但丟失大片土地,這又與清朝的割地賠款有何區別?

1. 臺灣,澳門。明朝後期臺灣與澳門被葡萄牙人強行佔據,直到明朝滅亡再未收回。可笑的是腦殘明朝粉居然把責任推給了大清,事實上臺灣直到康熙年間才被大清收復,回到祖國的懷抱。

2,越南。說到越南,明朝簡直是千古罪人,本來永樂時期,明朝已經出兵收復越南,後期昏暈的明朝皇帝從越南撤軍,導致越南徹底獨立。1406年,明出兵攻安南。1407年,當時的越南王朝大虞為明所滅,以安南為中國“故土”,因此併入明朝版圖。1427年黎利迫使明軍撤走,立陳朝後裔陳暠,明軍撤出交趾。1428年,黎利自立,國號為大越。1431年,明承認大越黎氏政權。自此越南獨立至今。

3. 蒙古。終明一朝,都未能對蒙古實行有效統治,初期永樂皇帝還敢深入草原與蒙古一戰,後期的皇帝連騎馬的膽量都沒有了。明朝朝實際的控制範圍幾乎只龜縮在長城以內,長城之外大片內蒙古的土地都未能實行有效統治,當年山西一帶已經屬於邊境了。

4. 河套地區。河套地區位於甘肅,寧夏銀川,包頭黃河幾字灣一帶,範圍近千里,水草豐盛,土地肥沃,明朝嘉靖時期被蒙古人出兵佔據。從此丟失,終明一朝未能收回,直到清朝才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5. 東北。明朝萬曆年間東北努爾哈赤叛亂,明朝總兵李成梁竟然將遼東軍民全部撤回關內,導致大片土地丟失,可笑的是此人盡然未受到懲罰,安然弄死我,享年九十歲。

看完這些你是否對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有不同看法啦,不服來辯!

以上是歷史不容套路的看法,一個喜歡歷史、偶爾八卦的頭條號。歡迎加入我們,一起談古論今!

歷史不容套路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這是梁任公先生對明朝皇帝的評價。梁先生是著名的博學之士,而他的這番論斷,也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天子守國門,說的是朱棣。永樂年間,北元勢力抬頭,對明朝北境構成了極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因為他知道,自己就是明朝最牛的武將,只有他自己才能震懾得住蒙古人。這其中當然有很大原因是出於迴歸自己老巢的考慮,副作用也很大。但是必須承認,明朝此後十三位皇帝,都堅守在北方邊境,確實是天子親自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說的是崇禎。歷代末代皇帝,不是被權臣玩弄在股掌之間,就是屈辱投降。此前唯一一個以身殉國的南宋末代君主,也只是個被陸秀夫抱著跳海的小孩子。漢家君主能如此壯烈的殉國者,崇禎絕無僅有。



割地這事,乾的比較多,比較著名的就是清朝。但是明朝二百餘年,有打了敗仗丟掉土地的,但從沒有向外國割讓過一分一寸土地的例子。賠款這事,宋朝幹過,清朝也幹過,但是明朝還是沒幹過。至於和親,那更是乾的太多了。中原王朝打不過夷狄,就靠王室的公主來湊人頭。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強漢和盛唐,其實都有過和親的記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其實都是這種交流的犧牲品。但是終明一朝,沒有嫁過一個公主給外族(倒是搶了一些公主回來)。

因此,梁啟超先生的這句話沒有說錯,有明一朝,在對外方面,確實是有血性有骨氣的!



青言論史


縱觀大明王朝享國277年,每個時期的皇帝,性格才能,秉性迥異,各有不同。有英明神武的,有愛玩耍的,有荒謬可笑的等等,但是明朝的每一個帝王沒有一個軟骨頭的。

紹武皇帝被俘絕食而死,隆武帝戰死沙場,正統皇帝被俘絕不求饒,還有崇禎皇帝死的也非常有骨氣。“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死到臨頭還心繫百姓,崇禎帝真是一個不錯的好皇帝。



再來看明朝的戰爭史,不管是對蒙古的戰爭,還是對瓦剌韃靼的戰爭,也不管明軍多麼的慘敗,情況多麼的危急,都絕不用和親、不用割地賠款來換取和平。哪怕是皇帝被俘也絕不低頭。明成祖更是遷都北京,親自守關抵抗蒙古殘餘勢力的襲擾。幾次打敗蒙古,保衛了邊疆的寧靜和國家的安全。

明朝歷朝歷代,既沒有投降過也沒有割地賠款。就是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不可挽回的情況下,朝廷一邊頑強抵抗滿清和農民軍。從明英宗到崇禎這期間幾次的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寧死不遷都,哪怕是兵臨城下,國破家亡。這些足以說明了

明朝是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是真實的。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


老石談古今


首先,明朝皇帝在性格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有節操,有氣節,舉個例子,明朝亡國皇帝崇禎,明知守不住京城,扔拒絕遷都江南,送走太子,殺光后妃和公主,在後山上吊自殺。這個性格和他們的祖祖父朱元璋有著莫大的聯繫,朱元璋是個鐵腕人物,在位期間,幾乎殺光了所有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只為為他子孫後代穩定江山。因此在氣節上,不割地,不賠款也是真的

不割地,不賠款,在明朝幾百年的歷史上確實也是如此,土木堡之變,松錦之戰等等,雖說明朝軍隊損失慘重,丟失很多領土。但是從來沒有向外族妥協,割地賠款根本不存在。明朝中後期朝廷雖然貪腐黑暗,但是可以說一點都不軟弱呢



至於天子守國門,這也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以後才成為明朝慣例的,按理說,北平上面就是山海關,一旦有失,那京城可以說是岌岌可危呀,為啥還有遷都這裡呢?這其實也是靖康之難的後果吧,本來朱元璋老爺子派朱棣鎮守北平,自己在南京可以說是十分放心的,但怎麼會料到,他死後,就上演了一場叔侄大戰,而且叔叔竟然把侄子趕下了臺,朱棣在皇帝寶座上正在沾沾自喜,突報北方少數名族突破明朝防線,燒殺搶掠一路,然後又跑了。朱棣大為震怒,朝堂之上大罵,是誰守的北方?嗯?這麼笨?剛說完意識到,哦對,之前是他自己守的,現在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沒辦法。只能遷都啦,因此,就有了明朝後來的天子守國門!


南喬幾經秋


所謂的明朝四不(即不和親、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並沒有記載,只是後人的總結,而不是明朝政府鑑於前代制定的國策。

有明一朝276年,北方就沒安生幾年,前中期是蒙古,後期是滿族,邊境騷擾不斷。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初期費了大力氣修建長城,並在長城一線佈置重兵,設置甘肅、寧夏、宣府、大同、遼東五鎮,用來抵禦蒙古騎兵。當然,和平是打出來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在洪武及永樂年間,明朝多次發動北伐,給予蒙古巨大打擊。

但是,蒙古一直沒有被完全消滅,所以北方邊境的隱患一直很大,明朝的軍事中心轉到了北方,而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如果都城長期處於南方,遠離北方邊境,北方的局勢就比較危險,畢竟君王的一般規律是一代不如一代,南方之主又很難直接體會到北方領土失陷的威脅,等他體會到,敵軍怕是已經飲馬長江了。

出於種種原因,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北京很靠近邊境,所以叫做“天子守國門”。在明成祖之後,明朝曾經遭遇多次大變,如土木之變、庚戌之變以及己巳之變,在這些大變中,蒙古或者滿族騎兵兵臨城下,但是明朝皇帝並沒有選擇議和等方式,而是固守擊退了敵軍,所以天子守國門還是靠譜的,不算謊言。

在崇禎年間,明朝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在農民起義軍和滿族軍隊的夾擊下岌岌可危,北京離遼東太近,明朝又無力同時應付兩邊的威脅,所以朝廷有人建議遷都,同時與後金(清朝)議和,贏得喘息之機,等到剿滅了起義軍再來對付他們。此建議一出,御史集體炸鍋,紛紛上書反對,大罵提建議者。當然,不要以為這些御史深明民族大義,他們只是見人就噴而已,事實上後來這些御史大部分都投降了清朝。

迫於輿論(御史)壓力,崇禎皇帝放棄了這個提議,明朝並沒有遷都,結果最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殺殉國,這就是“君王死社稷”。當然,是不是真的為了社稷不好說,也可能這位命苦的皇帝不想淪為階下囚受辱。


平沙趣說歷史


是的。明朝雖然在歷史上飽受黨爭內亂之苦,也出過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在歷史上也一直因為特務機構的存在而被詬病,但在對外事務上還是很強硬的。從朱元璋驅逐元朝韃虜恢復正統王朝,到朱由檢寧死亡國也不投降的壯舉就不難看出,大明王朝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割地賠款這種事寧亡國也不會發生。天子守國門,絕對不會站著看到敵人消滅自己!


讓我最印象深刻得莫過於土木堡之變。按道理說,一個國家的皇帝被劫持走了,臣民門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把皇帝給救出來吧,且不說割地換人,起碼金銀財寶什麼得也得拿出來把皇帝換回來吧。可是沒有。明朝的臣民很堅決得放棄了營救他們的皇帝,甭說土地了,一個子兒都沒有,直接找了個人當新皇帝!就是這麼霸氣,皇帝沒了也不妥協,寧願不要皇帝,也不能放棄國家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枚銅錢!

最讓我肅然起敬得當然是自殺殉國的崇禎帝朱由檢了。且不論他當皇帝當得怎麼樣,能有勇氣做歷史上自漢以來第一個自殺而亡的皇帝,這一點就很能體現他對待國家的態度:除非你死我亡,否則別相讓我活著看到大明朝滅亡。他就是用這種方式開守護自己的國門的,哪怕守不住我也不苟活,有骨氣!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正統封建王朝,確實留給了我們很大的精神財富。割地賠款這種喪權辱國得事不能做。守護國門,從天子開始做起!我們要牢記歷史,發揚這種愛過的精神。


圍爐煮酒話春秋


首先,陳述一個客觀事實,任何一個王朝都會出現領土消長的情況,明朝也不例外。這是因為,中國周邊分佈著眾多的異族國家,而古代又沒有國際法可依循,領土的分界線往往憑武力決定,兵鋒所及即吾土。中國雖然經常在與異族的對抗中獲勝,但再強大的國家,也經不住眾多小國無休無止的侵擾,難免有失手之時,便可能出現領土的消長。

實事求是地說,明朝確實沒有如清朝那般,簽訂屈辱條約割讓土地,但這並不代表明朝沒有丟失領土。明前期,明朝的勢力範圍可以越過長城,但後來由於軍事上的失利,國界線漸漸南移,如東北的不少衛所便被丟棄。

明朝確實沒有割土,但明朝的疆域並不大,前不如唐朝,後不如清朝。當然,明朝的領土卻比秦朝遼闊。但兩者意義不同,秦朝的領土雖不夠遼闊,但相當部分領土源自開創,秦朝以前中國的勢力範圍更小,而明朝屬於“不完整的”繼承,明朝是個缺乏開創精神的朝代。

明朝也確實沒有賠款,但明朝卻有變向賠款——花錢買和平。朱棣以後,蒙古雖然四分五裂,但仍然具備嚴重威脅明朝邊防的實力。明朝無法在軍事上徹底摧毀蒙古,於是轉而籠絡,即與蒙古各部建立朝貢關係。所謂朝貢,說白了,即蒙古人攜帶特產出使明朝,明朝回報其N倍特產價值的賞賜。

正因為朝貢有利於進貢方,所以蒙古人頻繁派使者出使明朝,而且使者團隊規模越來越大,但所謂的特產質量卻越來越次,弄得明朝不堪重負。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所謂的萬國來朝,與此大同小異。

明朝絕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相反,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死要面子的朝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