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特斯拉供應商摩拳擦掌 國產化替代尋找最佳“入口”

電動車行業的“鯰魚”降價刷屏,特斯拉供應商已摩拳擦掌展開競爭。隨著國產化替代加速,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增強,為供應商的業績增厚以及產業鏈洗牌埋下伏筆。伴隨著國內供應商的不斷成熟,國產化替代也加入了特斯拉的供應鏈體系。雖然,目前特斯拉的核心一級供應商仍以國外廠商為主,但是子零件的殼體材料、加工和其他輔料都會進入國產化清單。特斯拉能否成為繼蘋果之後下一個“供應鏈大師”,值得市場高度關注。

特斯拉一級供應商之爭

目前,特斯拉產業鏈涉及動力總成系統、中控系統、電驅動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內飾、外飾和其他配件等部分,直接、間接涉及供應商共計 130 餘家。其中,中國企業佔比超過50%。但從供應商的重要程度來看,特斯拉核心一級供應商多來自歐美、日本等地,國內企業多作為二級供應商。例如,目前特斯拉的鋰電池PACK製造商為日本松下,正極材料和隔膜供應商為日本住友化學,負極材料供應商為日本日立化學,電解液由日本三菱化學生產,而國內公司則主要覆蓋中控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鋰電池組和充電組件等產業鏈環節的供給。

所謂的一級供應商就是廠家的直接供應商,就是直接給廠家提供產品的供應商。二級供應商就是一級供應商的供應商,以此類推。廠家一般只對一級供應商,不會直接對二級、三級、四級供應商。廠家主要管理好一級供應商,讓一級供應商管理二級供應商,二級管三級,三級管四級。

隨著國產化替代加速,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增強。興業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製造的Model3的毛利率顯著高於在美國生產的Model3;中國製造的Model3的生產成本比美版低20%-28%。據興業證券預測,國產Model3具備27%-34%的降價空間。這意味著隨著特斯拉供應鏈逐步本土化,未來可能進一步降價。

國產化替代的切入口

從硬件成本構成來看,國產化替代有幾大切入點。據國金證券此前的研報顯示,特斯拉Model 3的各部分價值量構成分別為動力電池總成系統為38%、汽車電子為24%、車身及內外飾為12%、電驅系統為11%、底盤為11%、高壓系統為4%。伴隨著國內供應商的不斷成熟,國內的供應商也加入了特斯拉的供應鏈體系。

在特斯拉的子零件中,涉及內部的關鍵電子元器件可能替代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子零件的殼體材料、加工和其他輔料都會進入國產化清單。目前,鋰電池電芯供應商為日本松下,但隨著LG化學(LG Chem,韓國電芯企業)在南京的工廠進入相關配套設置,LG化學配套的國產供應鏈(隔膜、正極材料等)就成為特斯拉國產化最大子供應鏈。

與此同時,不少上市公司公佈了與特斯拉的合作項目。2019年9月,威唐工業全資子公司威唐衝壓收到特斯拉部分零部件開發項目合同,進入特斯拉一級供應商名錄,主要提供白車身結構件,不涉及核心技術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上述項目的具體實際供貨量將在量產階段確定,初步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量產。能否通過特斯拉對零件的審核認可存在不確定性,對項目未來的量產時間、量產數量也存在不確定性。

京威股份(002662)此前也在互動平臺表示,特斯拉對於國內供應商的遴選還在評審階段,公司已經參與評選,一直在等特斯拉的進度安排,目前還沒最後確定。

類蘋果產業鏈的紅利

在投資圈內,特斯拉紅利效應可以對標當年的蘋果產業鏈。iPhone 系列已經問世 12 年,在其高增長紅利 下產業鏈享受 10 年業績和股價高增長。7 年前,蘋果公司全球 156 家 供應商中中國大陸廠商僅有 8 家。而蘋果公佈的 2019 全球 200 大供 應商信息,中國大陸蘋果產業鏈供應商增長近 3 倍,供應商數量佔比 升至 15%(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合計 40 家,中國臺灣 46 家)。特斯拉 在行業顛覆性、產品認可度、產業鏈長度及廣度、產品單體價值等方 面均不亞於甚至優於蘋果,其產業鏈未來有望複製甚至超越蘋果產業 鏈對中國製造企業的拉動。

事實上,在2011年之前中國已經擁有了龐大的手機配套生態鏈,以及一批手機品牌企業,但從技術水平和生態供應能力來看,並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力,這也是導致這些國產手機品牌沒有在手機市場風生水起的重要原因。而隨著蘋果的進入,因為蘋果對供應商強有力的整合能力,讓這些上游供應商技術水平躍上了新的臺階,也為後來的華為、小米、OPPO、vivo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從這些角度來看,馬斯克和特斯拉更像是一條“鯰魚”,它將進一步激活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生態市場,加速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