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被誤讀的武器:現代隱身戰機(中)

什麼能力對空戰最重要

這就引出了一個重要問題,空中格鬥對於現代空戰來說重要性已極為有限,可以說對空戰的影響處在一個很低的層級:


被誤讀的武器:現代隱身戰機(中)


首先機炮格鬥能力不等於近距空戰能力,格鬥能力本質是依賴飛機的性能來獲得合適的射擊條件,但由於傳感器和武器性能的進步,使得飛機性能的優勢是以幾個百分點那樣的速度提高,設備和武器的性能提高就是幾十個乃至幾百個百分點,後者的重要性早已超越前者,那種視距內依賴飛機本身的機動性能來鎖定勝局的時代早已結束。早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英軍飛機因為裝備了不依賴捕捉尾噴口熱流的AIM-9L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從而具備了阿根廷飛機所不具備的迎頭攻擊能力,而在冷戰結束後,德國曾經以原東德的“米格”29與美軍的F-16進行過摸底性的空戰對抗,在格鬥中“米格”29雖然在機動性上被F-16完全壓制,但仍然通過頭盔瞄準具和R-77導彈獲得了很多射擊機會從而讓F-16倍感威脅。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一架戰機裝備頭盔顯示器和大離軸角格鬥導彈已經毫不稀奇,而利用多種傳感器和導彈本身的性能進步實現越肩攻擊和先發射後鎖定的能力都已實現。也就是說一款現代戰鬥機可以對自己任意方向、任何姿態的敵機進行攻擊,傳統戰鬥機所追求的六點鐘方向的意義已經大幅度下降。過去如果一架戰機搶佔了敵機的六點鐘,那麼它就是絕對安全而敵機是絕對不安全,而如今兩架飛機從其迎頭接近時已經可以發起攻擊,先動手也不能帶來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這種兇險必然迫使各國的防務公司和軍方都會盡力外推攔截線爭取更早的發起超視距攻擊。

其次,戰鬥機的近距空戰能力不等於空戰能力,隨著技術的進步,空戰不可避免的轉向以BVR(超視距)空戰為主,因為傳感器探測能力大大超越了人眼識別範圍,這種空戰依賴的就是傳感器水平、信息的處理和顯示能力、導彈的性能。當然戰鬥機自己的飛行性能對於搶佔有利態勢有好處,但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次,戰鬥機平臺本身的空戰能力也早已不是全部,空戰體系的能力更加關鍵。1982年的以敘之間貝卡谷地空戰的詳細經過我們不必多說,人們對這場空戰談論最多的就是電子戰的勝利、預警機的威力以及F-15等三代戰機在雷達和武器性能上的明顯優勢,卻從來沒有報告將根本原因歸於以色列飛行員近距離格鬥空戰多強悍,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這當然也是基於技術進步,上世紀70年代之前因為缺乏有下視能力的PD雷達以及可靠的數據鏈等設備,一架戰鬥機在空中仍然是相對獨立的,僅依靠有限的自身雷達採集的數據以及肉眼進一步觀察來實施作戰。而到了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技術已經大變樣了,戰爭中美軍很少陷入與對方戰機的近距離格鬥的情況,由預警機、電子戰設備、戰鬥機載雷達、超視距導彈等組成的空戰體系間的對抗已成為決定戰局勝敗的關鍵。


被誤讀的武器:現代隱身戰機(中)


這個體系依賴的是採集對方各波段信號來幫助決策實施打擊,同時隱藏和遮蔽自身信號以防止被對方提前採集。因此隱身性能和電子戰技術成為這個體系對抗中的重中之重。可以想象,未來戰機只有儘量降低自身的雷達和紅外信號,縮短對方發現和鎖定自己的距離,同時儘量增強自己的雷達和紅外傳感器的探測能力,提高發現和鎖定對方的距離,才能在戰場上生存。有些人認為所有隱身戰機的隱身性能都相同,類似零和一那樣的隱身或者不隱身,這是不對的,隱身能力可以是降低-20db、-30db或-40db,而反隱身探測能力也可能實現對相同RCS目標的探測距離達到30千米或40千米,這個技術比拼不會停止,誰能在這個技術對抗領域中把細節做的更好,誰就將最終獲得戰場優勢並鎖定勝局。這個過程無法投機取巧,這是工業技術體系的對抗。最近美軍進行的一些試驗並不張揚但其實意義深遠,如由一架F-35B作為前置傳感器平臺探測到一枚靶彈後,引導後方的“宙斯盾”系統發射一枚“標準”6導彈將其攔截。這其實就預示著未來戰場傳感器所獲得的信息都將融匯成一張共享的“全景地圖”,而每一個武器發射平臺都將有能力對出現在這個“全景地圖”上的、並在其射程之內的目標發起攻擊。

我們回顧上述空戰要素的演進不難發現,在這種大系統對抗中,戰鬥機的格鬥機動性指標裡穩定盤旋速度比對手高出每秒2度,或者爬升能力比對手高出每分鐘500米,對戰場態勢的影響已經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正是因為技術的進步讓一架戰鬥機、一個作戰飛機編隊、一個作戰方向的多機種聯合作戰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已經發現在設計、製造和裝備一款戰鬥機時,將有限的資源過多的向飛機的格鬥機動性方面傾斜是很愚蠢的,那樣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而這樣所能帶來的綜合作戰效能的提升是很有限的,比如現在花費巨資把F-16的進氣道改成多波系可變進氣道以加強其高速性能,然後再換裝大推力發動機和推力矢量噴口,這樣飛機戰鬥力提升的幅度肯定遠遠不如給F-16加裝一種新的高速數據鏈或者提升一下電子偵查和對抗裝置更實惠,更不要說換裝功能更強大的AESA雷達和新款空空導彈了。


被誤讀的武器:現代隱身戰機(中)


這也正是美軍在擁有了F-22之後,反倒在研發F-35時有選擇的放棄了超巡等性能,並堅持用單發模式研發一款通用主力戰機的根本原因。與追求平臺本身的繞彎和俯衝等飛行能力相比,美軍很清楚自己需要重點投資哪些技術來提升一款戰機的戰鬥力。比如性能更好的隱身技術、AESA雷達技術、紅外及光電傳感器技術、火飛控一體化技術、數據鏈技術、電子戰技術等,這些技術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都需要軟件技術的支撐,也因此才會出現F-35的軟件開發成為整個戰鬥機發展計劃中難度最高、耗時最長同時也是成本最大的現象。未來的空中作戰,軟件技術比戰鬥機速度或機動性要重要的多,軟件技術的優劣將決定未來空戰對抗的成敗。

另外還有更多的新技術正在加入到空戰體系的構建中來,比如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未來F-35技術成熟可以逐步作為指揮控制節點來操作多架無人機作為外延的傳感器,從而大幅度提升作戰效能,同時減小自身平臺所面對的威脅。再如現在美軍正在開發和裝備的無人空射誘餌技術,這是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戰場態勢改變者,這些空射誘餌其實就是一個快速的小型無人機,可以模擬己方戰機的各種有源和無源信號,從而擾亂敵方的信息採集,干擾敵方視聽,起到接近隱身技術的效果。如果這些技術搭配組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會更佳。

而美軍越來越重視的賽博空間對抗技術也是未來戰場的決定性因素,幾年前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的空襲就沒有使用隱身戰鬥機(當時F-35還沒有到貨),而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據推測就是因為以色列使用了由美國開發的“蘇特”賽博戰系統。可以說如果未來在賽博空間的對抗失敗,就會導致整個戰場態勢全面被動。那麼就算戰鬥機的筋斗翻的再好也無法扭轉整個戰場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