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互聯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將再次激活互聯網農業創業,特別是自2015年伊始,如火如荼發展的農村電子商務。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支付方式的便捷,消費人群和購買渠道的增加,不少優質農副產品搭上了電商快車,在網上進行售賣,暢銷全國。農村電子商務不斷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成為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成為政府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

與此同時,繼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之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度要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電商作為新時代實體經濟的新業態,它具有實體經濟的商品交易屬性,同時又“新”在銷售模式上,增加了傳統實體經濟不具有的線上購物,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能夠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互聯網+農村是大勢所趨。

電子商務正快速發展,但在背後依然存在和麵臨諸多問題,像產品質量不高,“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差異讓人產生不信任懷疑的態度,發展環境阻力大等。為了促進電商良性發展,要在生產、銷售、管理、服務上下功夫。

一是優化環境,完善基礎設施,解決物流配送成本高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積極構建農產品電商平臺,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完善網點服務功能,建立覆蓋縣城、鄉鎮、鄉村的三級配送體系,打通“最前一公里”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質量監管標準化建設。政府各部門要嚴格把關,確保質量過關,使農產品的產品標準、包裝標準、配送標準、質量標準進一步完善,為農產品網絡銷售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精準培訓,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緩解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眼下,農村電商的專業人才太少,跟不上發展形勢的需要,亟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開設系統的專業課程,特別是在職業道德上加強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誠信買賣、服務至上的農村電商專業人才。此外,要注重加強對創業者的創業安全保障,提供創業資金,加強創業指導,適當提高其收入,特別是物流行業。

三是學習先進經驗,充分運用資源優勢,杜絕幹篇一律、品牌效應不明顯的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走出去”學習,因地制宜發展電商文化。用精心的廣告策劃、產地新鮮發貨、價格合理無中間差價、貼心的全程服務吸引顧客眼球,促進電商健康發展,唱響品牌。

“互聯網+農業”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動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要認識到“互聯網+農業”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要通過產業融合,相互取長補短,用互聯網、大數據優勢,實現農業產業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智能化,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新道路。同時,我們要充分汲取前期經驗,善於總結,讓“互聯網+農業”更好地適應新時代,讓農村經濟緊跟時代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