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臨清市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故事

臨清市

臨清市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故事

按禹貢古屬兗州,商周時為 “王畿之地”,屬衛,戰國時屬趙,秦時屬鉅鹿郡。漢高祖12年(前195年)改鉅鹿郡為魏郡,本域設清淵縣,屬魏郡,後屬冀州陽平郡。晉咸寧中改為清泉縣。後趙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為臨清縣,屬司州建興郡,臨清之名由此始。北齊改為清泉。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臨清,屬清河郡。開皇十六年(596年)析臨清縣西部置沙邱縣,大業二年(606年)省沙邱縣入臨清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臨清復置沙邱,唐貞觀元年(607年)復省沙邱入臨清。唐大曆七年(772年)析臨清南部置永濟縣。按:有唐一代,臨清、沙邱初隸毛州,後又隸瀛州、貝州。五代時先後屬大名府、興唐府、廣晉府、大名府。宋熙寧5年(1072年)廢永濟復歸臨清。明弘治二年(1489年)臨清升為州,轄館陶、邱縣。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臨清為直隸州,屬山東省,轄武城、夏津、邱縣。民國元年(1912年)臨清降為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東臨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隸屬德臨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山東省第四專員公署。建國後,1949-1951年為縣屬河北邯鄲專署。1952年屬山東德州專署。1952年以後至今屬聊城。1983年10月轍縣改市。

臨清市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故事

歷史上,臨清縣治所幾經遷徙,西漢清淵縣城在“臨清故城”(今河北臨西縣倉上村)西南,即今河北省館陶縣北18公里處的清陽城村。北魏遷至今冠縣東北20公里處的清水鎮。臨清縣(州、市)城:北魏臨清故城在今河北臨西縣倉上村,隋唐五代宋縣城仍駐倉上,金天會五年(1127年)縣治由倉上遷至曹仁鎮(今青年辦事處舊縣村),至元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治由曹仁鎮遷至中州紙馬巷。明景泰元年(1450年)磚城修好後,縣署遷入磚城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跨漢衛二水建土城,延袤20餘里與磚城相連,從此,臨清城再無遷徙。

臨清市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故事

此外,臨清市境內,在歷史上還有厝縣、信鄉縣、貝丘縣、清河國(郡、縣)、甘陵縣、清陽縣、清平縣、衛東縣、永智縣等建置。臨清市是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底蘊。稽諸史料:它上溯商周是“王畿 之地”,在戰國是重要的齊趙邊城,西漢建縣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明清時期依運河而興成為當時名聞遐邇的四大運河名城之一,鑄就了數百年的繁華與富庶。作為“千年古縣”,臨清的地名文化特徵可以一言以蔽之為——“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它寓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商業為一體,多方融匯,眾體雜揉 ,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地名文化。傳統古地名見證了一方百姓生存發展的歷程,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申報評審工作是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中國地名標準化委員會、中國地名學會聯合發起的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要活動內容之一。“千年古縣”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建制縣及以上古政區(含治所)名稱。獲“千年古縣”稱號的地名將被作為民族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臨清市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故事

臨清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初年即以清淵之名設縣制。後趙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依傍清河(衛河古稱)而更名為臨清縣,臨清之名由此而始,沿用至今。“臨清”之名沿用歷史長達167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