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你沒聽錯,“江西”最早指的是安徽

江西的名字,至少在秦漢時就已出現。

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會稽太守對項羽叔父項梁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這裡提到了「江西」一帶有人造反,指的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大澤鄉在哪裡?今安徽境內。

沒錯,最早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帶。

江,顯然指的是長江。等等,長江不是東西向的嗎?按說只能有江南、江北,江西與江東是什麼操作?在大比例尺地圖上,我們是鎮江以下的長江河段,是呈西南—東北走向的,它可以將兩岸分成江東和江西:江東,說的今江蘇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帶,幷包括江西東北部,秦末項羽和漢末孫權家族發跡的根據地;江西,則主要包括對岸的今安徽地區。

相比以上的江東和江西,今江西省所在地開發更晚,那時候沒有專門的稱呼。儘管今天考古發現證明,石器時代,江西省境內就已有人類居住,如距今約5000-4500年山背文化遺址、廣豐社山頭文化遺址、樟樹築衛城文化遺址等等。

先秦屬“揚州”,戰國屬“九江郡”

直到先秦時期,這裡才出現了有記載的地名。成書於戰國的《禹貢》記載,位於今江西、安徽、湖北交界處的彭蠡澤(鄱陽湖前身,當時跨長江兩岸),屬於九州中的「揚州」:

「淮、海惟揚州。彭蠡即豬(瀦、渚,湖泊),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意思是,淮河到大海一帶是揚州,這裡的彭蠡澤是大片溼地,水鳥在那裡聚居,眾多江河流經震澤。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春秋時期,江西北部餘干一帶,是百越中的「幹越」人活動地。春秋晚期到戰國,楚、吳、越在這一帶來回爭奪,征戰頗多。因為吳越和楚國勢力的影響、滲透,江西原有的幹越文化反而不再彰顯。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今天各種資料介紹江西,一定會說「吳頭楚尾」一詞。

所謂「吳頭楚尾」,既是形容地理區位,也是概括文化特徵。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深刻影響區域文化,如晉與山西、秦與陝西、楚與湖北、齊魯與山東、燕趙與河北、吳越與江浙滬、巴蜀與四川盆地。

戰國後期,控制長江中下游的楚國已開始推行郡縣制,今江西、安徽地區,大體位於楚國所設立的「九江郡」中,但具體的行政界限,目前難以考證。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從秦代“廬江”,到漢代“豫章”

江西境內界限明確的行政區,出現在秦朝,今江西地區大部分屬於「廬江郡」,治所在今江西鄱陽縣,這個行政區範圍跨今安徽南部和江西大部;除此之外,今江西上饒地區的一部分屬會稽郡,贛西北九江、宜春的西部地區屬蒼梧郡;贛東北少部分區域位於九江郡——注意,此九江,非今九江!當時九江郡中心位於今安徽壽春;還有少部分靠近武夷山的區域屬閩中郡管轄——不過當時閩中郡只存在於地圖上,秦王朝並沒有派遣官員赴任,東南山國福建依舊處於割據狀態。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西漢取代秦朝後,重新調整區劃,對於江西行政區來說,這是具有開創性的時期。西漢設立的豫章郡,基本上與今天的江西省範圍一致,行政中心豫章縣即今南昌——基本上從這一時期起,南昌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作為江西的政治中心而存在。西漢豫章郡,也即今江西省範圍,共有18個縣,今天的大部分城市從這些縣城發展而來,如南昌當時為南昌縣、贛州當時為贛縣、吉安當時為廬陵縣。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江西名稱來源:從“江南西道”到“江南西路”

包括江西、湖南在內的長江以南、嶺南以北地區,在漢代史書中一般被稱為「江南」。隨著江南地區的進一步開發,東漢將原豫章一分為三郡,晉代又增加了2個郡。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亂世動盪後,江西郡縣數量繼續增加。隋朝版圖上,今江西設有7個郡:九江、豫章、鄱陽、宜春、廬陵、臨川、南康。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撤郡設州,至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將全國分為10個稱為「道」的十個監察區,稱為道。漢代文獻中的「江南地區」,在唐朝被命名為江南道。

唐玄宗卡原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具有劃時代的一年:全國原來的10個道擴展為15個,且有了固定的治所,道從監察區變成了行政區性質,原江南道被一分為三: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唐代的江南西道,管轄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區域,以及安徽、湖南、重慶、廣西的小部分區域。

從這一年開始,作為行政區的「江西」正式得名——這裡的江西,不再是秦漢時期的「長江以西」,而是「江南西道」的簡稱。此後,大部分詩文中提到江西,基本上指的是江南西道區域。古時從南向北而視,江東在左、江西在右,所以江西又稱江右。對此,清代江西文人魏僖在《日錄雜說》中進行了解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

江南西道中,有8個州對應今江西: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信州,管轄37個縣,數量比漢朝增加一倍。

五代十國亂世之後,再次結束分裂局面的北宋,在唐江南西道的基礎上設立「江南西路」。今江西省除上饒、景德鎮屬「江南東路」外,剩餘大部分屬「江南西路」。當時屬於江南東路的區域,與江浙地區交流頻繁,其民大部分跟後者通說「吳語」方言,不同於江西大部分地區的「贛語」。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南宋時期,江南西路略有調整,原江州部分區域劃給江南東路。兩宋時期,江西地區擁有縣數達到68個。

元朝“江西”管著廣東,地圖六百年幾乎沒變

到了元朝,江西行政版圖再次發生大調整。

元朝首次實行省制度,將全國分為13個行政區,包括一箇中書省、一個宣政院、十一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其中之一為「江西行省」。這個「江西」的轄區遠遠大於今江西省,除包括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東北部吳語區屬江浙行省),還覆蓋今廣東省、以及海南島。元代行省下設路,路之下有直隸州、州和縣,今江西地區有13個路,包括2個直隸州、48個縣、16個縣級州。

宋代以來經濟重心南移到南方,今江西地區經濟、文化日漸繁榮,地位僅次於江浙。元代「江西行省」管轄廣東,行省駐地為龍興路,今南昌,可以看出當時江西地位之重要。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到了明朝,江西版圖基本定型: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原行中書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行省,簡稱省。明朝的「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北起長江,南抵五嶺,東起懷玉山、武夷山脈,西至羅霄山脈——除婺源縣屬南直隸省徽州府外,其他區域與今江西省基本一致。

從此,江西省域的版圖長達640年基本未發生變化。

明代江西管轄13 府(相當於地級市)、69 縣——加上明末增設的9縣,明代江西縣級行政區共有78個。穩定的版圖形成後,江西區域又衍生出江右文化、江右民系、江西學派、江西詞派、江右商幫等人文現象。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江西廬山風光

江西省2000年變遷:最早“江西”在安徽,元朝“江西”管著廣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