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1864年7月,經過11年奮戰,九帥曾國荃“吉字營”大將李臣典率先攻入太平門;李臣典身先士卒,勇不可當,太平軍隨即潰散,被殺戮眾多。此時,李秀成為了掩護幼天王洪天貴福出逃,將自己好馬讓出,以致被俘虜。囚禁在兩江總督府期間,曾國荃對其進行羞辱,虐打,可忠王並未屈服,直言:“各為其主,何至於此”。聽聞李秀成硬氣十足,曾國藩從安慶來到南京,親自會會他。見到曾國藩到來,李秀成頓時改變了態度,他決定寫下《自述書》,談談自己參加太平天國革命之經過,以及天國政治之成敗得失,並對諸王進行了點評。李秀成此舉,後世認為是“變節”之表現,有愧於“萬古忠義”之美稱。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天京事變”描述得較為詳細,為後人研究這一歷史事件提供了珍貴史料。李秀成看來,“天京事變”是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共同策劃的一起政變,是為了對付強大的東殿勢力,消滅囂張跋扈的東王楊秀清。這三人起初比較理性,協議只殺3人,不得濫殺無辜,以免元氣大傷,給清軍可乘之機。《李秀成自述》言:“北、翼兩王不服,君臣不別,東欲專尊,後北與翼議殺東王。翼與北王密議,殺東一人,殺其兄弟三人,原清、輔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殺。”有意思的是,協議明明說只殺3人。可結果呢?造成了東殿、北殿、翼殿、燕殿等20000餘精銳被殺,導致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而衰。這又是為何呢?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從李秀成自述有關內容可以推論出,“協議說只殺3人,結果是20000餘骨幹被殺害”,與洪、韋、石三人不穩定之同盟結構有關係;洪負主要責任,石負次要責任,韋考慮不充分,自然也要承擔責任。根據自述,洪、韋、石都受到楊秀清欺負,即是受到楊秀清“杖責”或者威脅杖責。韋不用說,經常被羞辱,有時被打得好幾天下不了床;石達開呢,則直接杖責他岳父黃玉昆,羞辱之;對於洪秀全,楊則是威脅“杖責”,讓其下不了臺面。基於維護權力需要,韋、石密謀除掉東王,當然必須得天王同意,否則韋、石沒這膽子。道理很簡單,只有天王同意誅楊,事變才具有合法性,才不會掀起大浪,否則內部必然火拼。要知道,楊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一個集團,最大實力派東殿。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天京事變”,楊秀清被殺,韋昌輝卻遇到了尷尬,該以何種名義誅殺楊呢,該如何對外宣佈呢?韋昌輝、秦日綱率兵殺進東王府時,理直氣壯地高喊“奉召討賊”,然後砍掉楊之腦袋。此時,韋很理性,並未多殺,清代官方史料中提到韋只是殺楊已經懷孕之王娘,其餘女眷則送出東王府。韋不多殺,自然是希望洪秀全出面擺平,畢竟自己是“奉召勤王”,不是主持人;只要洪一出面,自己就算完成了任務,成為大功臣了。可是,洪卻沒及時出面,而是躲在深宮之中,坐山觀虎鬥。洪秀全之所以如此,除害怕拜上帝教信仰崩潰(楊秀清可以“代天父傳言”,關鍵時刻就是精神領袖),更多的是想廢除“軍師負責制”,擺脫“虛位元首”之尷尬境地,自己當專制君主,掌握最高權力。正如其事後所言:“主是朕做,軍師亦是朕做”,掌權之慾望暴露無遺。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洪秀全不出來公佈詔書,後果非常嚴重。沒天王詔書,北王韋昌輝說自己“奉召討賊”,誰信呢?楊、韋平時矛盾重重,這人盡皆知。韋說“奉召討賊”,除了他本人,沒人信。換句話說,韋此舉乃是非法,是政變,是赤裸裸的血腥內鬥,向兄弟舉起屠刀。北王殺東王,天王又不出面澄清事實,在京東殿勢力豈會善罷甘休。想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若是李淵不承認政變合法性,秦王府區區十來人馬,估計會被太子黨剁成肉醬。果不其然,天王沒公佈詔書,東殿傅學賢率兵與韋昌輝展開激戰,北王處下風。此時,若不是秦日綱投入戰鬥,韋昌輝必敗無疑。道理簡單,東殿力量太強大,自己只帶3000兵馬回京,不是對手。手頭兵馬有限,韋、秦為了自身安全著想,只能“矯詔”誅殺東王餘黨了。如此一來,天京東殿勢力包括東王府成員,被殺一萬四千餘,城內四處血腥。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韋昌輝基本搞定在京東殿勢力後,石達開從湖北洪山大營匆忙趕回,“後翼王在湖北洪山,知道京城害殺許多之人,在湖北洪山營中,帶同曾錦謙、張遂謀狼狽趕回京都,計及免殺之事。”這就有意思了,洪秀全同時下達“密詔”,韋在江西瑞州,石在湖北洪山,兩者距離差不多。若不出意外,韋回到京師後,石應該差不多趕回。可是,石在兩個月後才趕回,這是啥意思?當然,韋昌輝可以不在乎石達開為何遲到?韋此時處境被動,他需要的是石的立場,是否與自己站在同一條線,而不是對與錯。然而,石下車伊始,立刻劈頭蓋臉責罵韋,“其何罪之有,安得濫殺無辜,豈不便宜清妖乎”,還將本要誅殺的楊輔清保護起來,並讓自己想辦法善後。為此,天王“亦不悅”,北王“頓起殺心”。石公然袒護東王餘黨,韋認為他是在拉攏人心,對自己不利,於是追殺石達開,屠殺翼王府。

李秀成談天京事變:協議只殺3人,結果20000餘骨幹被殺

聞知韋要對自己下狠手,石則連夜跑出天京,到湖北洪山召集兵馬,組建“靖難之師”,浩浩蕩蕩開往天京,直言:“若不得韋狗頭,則班師回朝,攻滅天京”。如此,“天京事變”達到最高潮,韋困獸猶鬥,只能繼續濫殺,甚至想攻入天王府,挾持洪秀全,玩“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韋失敗了,首級被砍下送給石達開,身體被大卸八塊,掛在城門暴曬,做成肉乾。

從上述可知,李秀成眼中的天京事變:說好只殺3人,可結果是20000餘骨幹死於內鬥。究其原因,這是太平天國核心領導層爭權奪利所致,洪、韋、石三人同盟不牢固,各自有打算,相互利用。試想,若是洪秀全第一時間公佈詔書,或者石達開堅定站在韋昌輝立場,迫使洪發佈詔書,事情還會這樣嗎?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