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探訪青島即墨鰲山衛:明代的海防要塞,現在的山大新校區


眾所周知,明代在膠東沿海地區設置了大量的衛所,用來“防倭”。這些衛所,大多數演變為今天膠東地區的城鎮村莊,比如浮山所之於青島,奇山所之於煙臺,威海衛之於威海等,而現今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街道的前身,也是明代的衛所——鰲山衛。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鰲山衛探訪一下。如今有了地鐵,從青島市區到鰲山衛方便了不少,11號線可以直達。

雖然地鐵上有一站就叫“鰲山衛”,不過,如果要道鰲山衛城舊址的話,從山東大學站下車更近一些。這裡在明代是海防要塞,如今山東大學的新校區也已經落戶,可謂有文有武。

這是在地鐵站上遠眺鰲山衛街道附近的情景。

從剛才的站口出來,向南走不遠,再轉到向西的一條大街上,就可以來到鰲山衛城舊址。根據即墨地名資料記載,在鰲山衛城基礎上,形成5個村莊,分別叫東里、西里、南里、北里和南選村。實際上,在過去,這幾個村就叫“東門口”“西門口”“南門口”和“北門口”,就是根據它們所靠近的城門而得名。圖中這條東西向大街,就是原來衛城東門到西門的路。

這位老爺子所在的地方,大體就是原來鰲山衛城東門的位置。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鰲山衛城的原貌大概一直保留到上世紀50年代初。這位老爺子今年87歲,也就是像他這個年紀的人,對原來的衛城還有比較深的印象。


老爺子說,這個地方大概就是原來的城牆根,當時的衛城牆根是石砌,再往上是青磚,也頗為壯觀。歷史地理名著《讀史方輿紀要》中,對鰲山衛城曾有記載,“鰲山衛,在即墨縣東四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築磚城週五裡。”周長五里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當時的即墨縣城也不過周長四里,鰲山衛城比即墨縣城,城牆規模還要稍微大一些。

鰲山衛東接大嵩衛,西連靈山衛,是當時膠東半島南岸重要的海防要塞。

關於鰲山衛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有說法是鰲山即嶗山的別稱,還有一種說法是鰲山衛所處的位置,形似大鰲,故稱鰲山衛。現今鰲山衛周邊的何、焦、陳、楊、張等很多姓氏,都是當年衛所軍戶的後裔。

如今,雖然已經見不到鰲山衛的城牆,但村裡還是有一些老房子,讓人依稀想象出當年鰲山衛古城的模樣。

這棟老房子的磚牆就很有特點,而聽老人介紹,城牆的磚顏色與之類似,但更寬更大。

明代的衛所基本都是方形城池,從東門到西門的大街,和南門到北門的大街,在城內都有一個交點,即城中心的位置,通常被稱作“十字街”,古代,城池中比較重要的水井和家廟祠堂等建築,通常在十字街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