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以色列:中國資本的新“靶心”

以色列:中國資本的新“靶心”

走進以色列耶路撒冷馬哈耐·耶胡達市場,一家不起眼的紀念品店,店主小哥看到自貿君這副亞洲面孔,立馬興奮地叫著:“重慶,重慶!我去過重慶!”他指著店裡好幾樣商品說:“這些、這些,都是重慶生產、從重慶運過來的,我去過好多次。我還去過義烏、廣州、北京,我很喜歡中國!你從哪個城市來?”

這片位於地中海東海岸的土地,中國元素多得超出想象:會說中文的導購、愛說“你好”的路人、掛著中國企業標誌的大樓……在耶路撒冷北部,可以看到兩山之間架起的一座“橋”,當地中文導遊Terry Melnikov說,這是中國正在以色列建設的高鐵項目,起於耶路撒冷,通向特拉維夫。

一旦與當地人深聊,你會發現,餐桌上必備的幹辣椒粉,每年都會從中國大量進口;年輕人對中國手機品牌如數家珍;不少人曾到中國旅遊;還有創業者希望,將公司首個海外市場選址中國……

西臨地中海,南靠紅海,短短數十年,以色列已經蛻變為一塊富有活力的希望之地、創新之國。而中國資本在當地的投資,可謂熱火朝天: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孵化器,背後站著17家中方資本;還有阿什杜德港和海法港,成為中以共同推進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對於中以交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作過一個浪漫比喻:“中國的能力、遠見與以色列的技術、創新可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中國和以色列是“天作之合”(marriage made in heaven)。”

以色列:中国资本的新“靶心”

特拉維夫寫字樓林立 本文圖片均據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攝

中國資本正“抓住機會”

Terry從事中文導遊5年,她記得,2013年入行之初,全以色列經過國家旅遊部認證的中文導遊只有30多位。現在,已有100多人從事這個職業。5年前,來以色列的中國遊客只有2.5萬人次;去年,這一數字是11.4萬人次。據以色列國家旅遊部介紹,增長的這部分中國遊客,主要是商務考察。

通常來說,為期一週的商務考察是從特拉維夫開始。

從特拉維夫本古裡安機場入境,會拿到一頁小小的宣傳紙,上面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以色列太小了,以至於如果跑步的話,從西到東只需2個小時,從北到南只需9天。

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特拉維夫成為以色列的腹地中心城市。全國近70%的種子創業公司,都在這座城市成立,特拉維夫也因此被稱為新的創業“聖地”。甚至,特拉維夫全球城市辦公室還推出“特拉維夫創業城市之旅(Tel Aviv Start-Up City Tour)”,瞭解特拉維夫的創新活力。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也把赴以色列考察列入行程。一年一度的“DLD特拉維夫創新節”,每年都吸引數十家中國創新公司、風投基金、天使投資人參加,瞭解以色列前沿技術、對接以色列創新團隊。

在前不久結束的“DLD特拉維夫創新節”AI分論壇上,自貿君遇到了華為終端系統工程師邵淵。華為在特拉維夫建了研究中心,但他仍想在當地瞭解一下,是否有適合終端的科技項目投資或合作,所以特地跑來看看。

就在“DLD特拉維夫創新節”開幕前夕,落地特拉維夫的創新孵化器DayDayUp也組織了一次考察。DayDayUp特拉維夫空間總經理汪麗敏介紹,8天時間,近百位來自中國的創業者、投資人、學者與52家以色列公司展開了面對面企業路演、投資對接、高端社交和主題峰會等。

以色列:中国资本的新“靶心”

DayDayUp特拉維夫空間所在地

以色列創新局首席執行官Aharon Aharon說,他幾乎每週都會接待來自中國的考察團,中國對以色列的科技創新非常感興趣,而且涉及諸多領域。這些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考察,可以細分為能源環保、醫療醫藥、農業水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更加定製化的方向,走訪的不是名勝古蹟,而是一個又一個創新企業、高科技團隊,時時刻刻都在頭腦風暴。

“以色列企業的長處是基礎科學研發,中國和美國的長處是市場和技術產業化能力,過去幾十年,以色列給美國科技公司提供了大量研發技術,中國科技企業錯過以色列多年,現在正在抓住機會。”光啟科學創始人劉若鵬曾說。

孵化器對接中國市場

眼下,以色列正成為中國資本投資併購的新“靶心”,中國對以投資“幾乎涵蓋所有主要顛覆性技術領域”。2017年,在以色列全球融資總額中,中國資本額度佔比約為12%。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資本在以色列的投資存在壁壘;反之,以色列項目想落地中國市場也有障礙。

“我在以色列工作4年,中方資本對於以色列項目一直躍躍欲試,但真正投資卻很謹慎。”汪麗敏說。

一方面,中國資本對以色列創新市場並不熟悉,以色列基礎科學研究發達,缺少技術背景的資本難以理解它的技術限制和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以色列本土缺乏市場空間,許多項目在創業初期就要到熟悉的歐美市場尋找機會,對於他們而言,中國市場有些陌生。由於以色列創業公司普遍距盈利較遠,如果沒有對應的產業支持,回報難以預期。

正因如此,近兩年,太庫、DayDayUp等專門對接以色列初創企業和中方資本的孵化器應運而生。目前,以色列本土共有約150家或政府支持、或市場化的孵化器、加速器,針對中國市場的孵化器在其中找到了新的機遇。

在DayDayUp位於特拉維夫Alon大樓的眾創空間,一面玻璃牆上,貼著DayDayUp背後的投資人:阿里巴巴、小米、易到用車、酷派、昊翔無人機(YUNEEC)、掌趣科技等,名列其中。

以色列:中国资本的新“靶心”

DayDayUp背後的投資人

汪麗敏介紹,這些投資人希望藉由DayDayUp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並能加速以色列初創企業在中國落地。

之所以直接在以色列落地孵化器,是因為這樣可以方便孵化器對接以色列當地資源,更好地完成意向標的的現場調研;同時,孵化器可以代替投資人提前接觸那些融A輪以前的初創企業,幫助它們更多地瞭解中國市場,建立溝通渠道。

原本,DayDayUp在中國的孵化器關注的重心是工業4.0、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和醫療健康。落地以色列後,其首期招募的孵化對象則瞄準人工智能和區塊鏈。

據汪麗敏介紹,在以色列,AI領域大概有400家初創公司,主要圍繞醫療健康、金融科技等創新應用,區塊鏈領域則有大約100家初創公司,“這些都是我們要跟蹤的項目”。

目前,華為、小米和復星已經設立研發中心、辦事處,光啟科學也在特拉維夫成立了創新總部。“據我所知,阿里巴巴在以色列已經投了6個項目,百度也有6個項目。今年的DLD創新大會上,騰訊也將近距離考察項目,位列屬於自己的標的。”汪麗敏說。

通道建設提升友誼

Ilan Keshet是CB4公司創新部主管,這家公司致力於用AI和機器學習技術幫助貨品更好地銷售出去。每個月,他工作300個小時,常常加班到凌晨三點。

“累嗎?”

Ilan Keshet很篤定地回答:“做我喜歡做的事情,沒有覺得無聊和疲憊。”

“那你認為科技可以改變世界嗎?”

他依舊篤定:“已經是了啊。我喜歡用科技來改變世界,這也是我的思考方式。人都是追求舒適的,而技術可以幫你做到這一點。”

以色列的高新技術向外輸出、改變世界,與此同時,中國與這片土地對接的不僅是市場,也有技術的交流,創新改變著彼此的生產與生活。

導遊Terry Melnikov告訴自貿君,大約3年前開始,特拉維夫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地段就開始打圍施工了,“聽說是中國企業來修建的輕軌,修好以後可以緩解特拉維夫的交通擁堵,還是挺期待的”。

以色列:中国资本的新“靶心”

以色列街景

這條“紅線項目”橫穿城市中心區,計劃於2021年正式開通運營,是特拉維夫計劃修建的5條輕軌中服務人口最多、地下區間最長、技術難度最大的一條線路,被稱為中國技術走向發達國家的標誌性項目。

近年來,由中國企業參與的阿什杜德港、海法港等項目陸續上馬。建成後的阿什杜德港將成為歐亞之間的橋樑,並已被納入以色列政府勾畫的藍圖:貨船從中國出發到達紅海北部,在埃拉特或亞喀巴卸貨,之後貨物再由火車運往阿什杜德港,或經海運至歐洲國家和地區。

以色列交通部部長卡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除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以色列還開始大量引進中國機械設備。

幾年前,在以色列還完全看不到中國製造的公交車,但現在已經有五六家中國公司在向以色列提供大巴汽車。特拉維夫輕軌建好後,其列車車廂將由中國中車集團提供,這也是以色列第一次引進中國車廂。而此前,進入以色列的鐵路客車產品全部來自歐洲。

本月即將開通的特拉維夫-成都直飛航班,將成為中國直通以色列的第四條航線。“新的航線、新的通道,都將證明中以之間的良好關係。”以色列國家旅遊部亞太市場總監Uri Taub說,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建立邦交是最基礎的,在此之上,商業得以流通、人民得以流動,最頂端、最高級的是形成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我相信,中國和以色列之間越來越頻繁的交往,會帶來更多商業發展、民心交流,受益的不會僅僅是中國和以色列兩個國家。”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