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醫院集團化 重慶彭水縣留住7成多基層患者就醫

新華社重慶8月28日電題:醫院集團化 重慶彭水縣留住7成多基層患者就醫

新華社記者李松

站在寬敞明亮的標準化新業務大樓前,重慶彭水縣石柳鄉衛生院院長王文平依然記得當年的窘境。“過去,衛生院只有4間不到200平方米的平房,多個科室都擠在一間房裡給病人看病。”王文平說,如果沒有醫院集團“資金池”的支持,單靠我們自己,要擴建業務用房,更新醫療設備,想都不敢想。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重慶彭水縣,曾面臨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薄弱的尷尬。“以前鄉鎮衛生院設施設備簡陋,X光機、黑白B超機都算‘高端配置’,不少衛生院檢查手段就是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表‘老三件’。”彭水縣衛計委主任代鴻說,患者流失、醫生流失問題交疊,不少原本應在鄉鎮衛生院一級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都無法開展。

為了擺脫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薄弱的困境,近年來彭水縣變醫院“單打獨鬥”為醫院集團“抱團取暖”,整合人財物等資源,強化醫療服務供給。代鴻介紹,醫院集團化管理的一大突破,是將各醫院收入及政府醫療衛生投入“化零為整”,建立“資金池”,重點解決基層醫療服務建設資金短缺難題,加快補齊短板。

同時,在明晰醫院內部經營管理權限的前提下,由醫院集團統一規劃、統一配置資源,實現對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計劃、預算安排、審計監督等工作,推動基層醫療機構規範發展。

正是靠著醫院集團“資金池”統籌支持,石柳鄉衛生院嚐到了“甜頭”。最近這個衛生院從“資金池”調出800萬元修建的新業務用房投用,婦產科、中醫理療科等科室設置齊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流變分析儀等設備也一應俱全。

彭水縣農村衛生管理中心主任張維龍說,有了“資金池”,可將原本分散在各醫院的資金統籌使用,通過科學規劃,分批次集中攻堅薄弱環節,提升醫療能力。

據統計,在彭水,醫院“資金池”已投入資金近3億元,改擴建鄉鎮(社區)衛生院40所,新建業務用房7萬多平方米,是2009年時的近5倍。鄉鎮衛生院已實現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診療設備全覆蓋,為及時、準確解決常見病、多發病提供了支撐。

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帶來的是群眾就醫選擇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患者“用腳投票”,不再往城裡的大醫院跑,而選擇留在基層就診。據統計,彭水縣門急診、住院患者留在鄉鎮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的比例,已連續多年超過72%。

記者在潤溪鄉中心衛生院採訪時,正好遇到46歲的貧困戶侯坤福在醫院做手術。侯坤福患有雙足骨刺,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選擇在鄉鎮衛生院看病,就是因為相信這裡的醫療技術、設備並不比縣醫院差,同樣能把病看好。”侯坤福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由於鄉鎮醫療機構收費標準較低,醫保報銷比例高,患者“首診在基層”,還節省了醫療費用,緩解了“看病貴”的難題。

在龍塘鄉黃金村,74歲的貧困戶高應淑患有嚴重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高應淑2017年在龍塘鄉衛生院多次住院,各種醫療費用5萬多元,經醫保、貧困戶醫療救濟等多重報銷後,報銷比例超過92%,大大減輕了醫療負擔。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彭水縣域次均門診費用、人均住院費用分別為126元、3231元,在重慶區縣中處於較低水平。

同時,彭水縣依託醫院集團化管理,還能統一調配醫療人才,推動基層醫療資源均衡佈局。例如,龍塘鄉衛生院由於地處偏遠,服務人口僅有5000多人,醫務人員一度“引進難、留住更難”。為此,彭水縣醫院集團專門從全縣基層醫療機構中遴選醫療骨幹,擔任龍塘鄉衛生院院長,並配套了偏遠山區工資補貼、醫院設備採購傾斜等扶持政策,助推了偏遠山區醫療機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