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語居民及其語言

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語居民及其語言

喀喇汗王朝境內的突厥語居民據史料記載,喀喇汗王朝境內操古代突厥語的居民有九姓烏古斯(回鶻)、葛邏祿、樣磨、突騎施、奧古拉克、恰盧克、古斯(烏古斯)等。對我國維吾爾族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是東喀喇汗王朝,境內操突厥語的古代居民主要有九姓烏古斯(回鶻)、葛邏祿、樣磨、突騎施等。 1.九姓烏古斯(回鶻) “九姓烏古斯”(Toquz o uz),又稱“九姓烏護”,與“十姓回紇”(on uj ur)構成回紇的兩大支系,原是兩個互不相統屬的部落聯合體。前者以東部天山地區(即九河流域)為中心,後者以色楞格河、鄂爾渾河流域(即十河流域)為中心。菩薩任首領時,“九姓烏護”被併入“十姓回紇”之中,統治權為“十姓回紇”所控,漢文史籍中常以“回紇”或“十姓回紇”作其總名,而“九姓烏護”(或“烏護”“九姓” “九姓鐵勒”等)則用於特指。開元十五年(727年) 之後王統由“十姓回紇”系統轉歸“九姓烏護”系統後,又以“九姓回鶻”(即“

九姓烏護”)作其總名,而 “十姓回紇”用於特指。[2] 東部天山地區,包括天山北麓、伊塞克湖以東及其以北的伊犁河上游地區是九姓烏古斯的祖居之地,也是回鶻汗國的大後方。8~9世紀時,回鶻與吐蕃、葛邏祿對西域的爭奪十分激烈。唐貞元五年(公元789年),葛邏祿、白服突厥等“密附吐蕃”, 勾結吐蕃一度佔領了該地區,後又於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回鶻大敗吐蕃,收復了天山以北地區。據《九姓回鶻可汗碑》漢文記載,懷信可汗在位(795 -805年)時,曾“親統大軍,討滅元兇,卻復城邑”。滕裡野合俱錄毗伽可汗在位(805-808年)時,曾領兵消滅了圍攻龜茲的“吐蕃大軍”,最終清除了東部天山以北地區的吐蕃勢力,降服了葛邏祿等部落。保義可汗在位(808-821年)時,因葛邏祿“百姓與狂寇合縱,有虧職貢”亦率軍親征,直至珍珠河 (納倫河)流域,對葛邏祿部給予重創,俘獲其王,迫其俯首稱臣。然而,葛邏祿不甘心受回鶻的統治和剝削,仍有反抗之舉,至崇德可汗(821-825年) 時,再度率兵討伐,一直打到拔賀那(即費爾干納) 國。據《世界境域志》(成書於10世紀末)記載,在費爾幹納盆地東緣、阿圖什、喀什噶爾至於闐一線, 均分佈有許多九姓烏古斯人,樣磨國的國王“與九姓烏古斯人的國王同族”,葛邏祿的國王為葛邏祿人,但卻“代表
九姓烏古斯人”,其居民亦“忠於九姓烏古斯人”。上述情況,“在時間上是比較早的,應在公元840年以前”[4]。根據上述史實可推斷,此處的“九姓烏古斯人” 很可能是崇德可汗討伐葛邏祿時為了杜絕後患,防止其與吐蕃再度聯手而派往于闐、喀什葛爾、阿圖什和龜茲一線及費爾幹納盆地和七河地區的駐軍。也就是說,這些地區在崇德可汗時已完全處於“九姓烏古斯”的控制之中。這部分烏古斯人後來在崇德可汗去世不久,即昭禮可汗(825-832年)在位前期,因統治集團內訌而脫離回鶻汗國,獨立行使對當地的統治權,從而建立了喀剌汗王朝。[5]《突厥語大詞典》指出:“第一個和為首的氏族是克尼克 (qiniq)。當代的蘇丹即出自這個氏族。”[6]由此可知,喀喇汗王朝有可能是“九姓烏古斯”克尼克部落於9世紀20年代所建。 2.葛邏祿葛邏祿(qarluq)由熾俟(t igil)、謀剌(bulaq)、踏實力(toχsilar/toχsiliq)三部聯合組成,號三姓葛邏祿。其東支散居漠北,西支遊牧西域。《新唐書》本傳雲:“顯慶三年(658年)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 即用其酋長為都督。後分熾俟部置金附州。”其東支左廂部落置渾河州,以右廂部落置狼山州都督府,以其酋長為刺史、都督(《新唐書·地理志》)。以此一部分置四府三州,可知勢力的強大。及後東突厥汗國滅亡,東支葛邏祿曾與回鶻、拔悉密爭雄西域,後為回鶻所敗,因轉徙西域,與西支葛邏祿合流,其首領稱葉護。隨著回鶻汗國的勢力迅速向西延伸,到達了東、西突厥的傳統分界線金山一帶。原來居住在金山附近的葛邏祿部落在回鶻的壓力下開始向南遷徙。《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傳》雲: “至德(756-757年)以後(《唐書》卷二一五《突厥傳》謂大曆766-779年以後)葛邏祿寢盛,與回紇爭強,徙十姓可汗故地,盡有碎葉、怛羅斯諸城”。這一點也為《回紇英武威遠毗伽可汗碑》所印證: “存了惡意的三姓葛邏祿(yt qarluq),他們逃到了西方十箭(on oq)部落。”(9-12行)。《新唐書·突厥傳》也說:“至德(756-758年)後,突騎施衰,黃、黑二姓皆立可汗相攻,中國方多難,不暇治也。乾元中(758-760年),黑姓可汗阿多裴羅猶能遣使者入朝。大曆後,葛邏祿盛,徙居碎葉川(今中亞楚河),二姓(即指突騎施黃、黑二姓)微,至臣役於葛 (邏)祿。”上述史料比較清楚地構畫出了葛邏祿南遷的過程。唐朝在西域的守軍在這一時期大體上只能孤守據點,所以葛邏祿部落很順利地臣服了突騎施以及西突厥部眾。葛邏祿南遷之後,西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吐蕃政權西據伊吾,東有隴右,佔據河隴地區, 隔斷了四鎮與朝廷間的聯繫;而回鶻汗國則佔據了金山以東的漠北草原,並進而左右著北庭地區的局面。這時唐朝西域守軍與唐朝政府的信息往來以及西域各國與中原地區的貿易交往都不得不改道, 經由北庭,通過回鶻控制的“回鶻道”到達長安。安西、北庭因為不得不“假道”回鶻,所以被迫“附庸” 回鶻(據《舊唐書·吐蕃傳》),以作為自存之計。但是由於回鶻人“徵求無厭”,激起了葛邏祿、白服突厥以及北庭附近的沙陀部落的反抗,葛邏祿、白服突厥勾結吐蕃共同進攻北庭。唐貞元七年(791年)回鶻大敗吐蕃,收復了天山以北地區。《舊唐書·回紇傳》載:“貞元七年八月,回紇遣使,獻敗吐蕃、葛祿於北庭所捷及其俘畜。”後來回鶻曾多次征討吐蕃及葛邏祿部,給予重創,俘獲其王,迫使其不得不俯首稱臣。

古代回鶻語→哈喀尼亞語→察合臺語→現代維吾爾語是一脈相承的。參考文獻: [1]餘太山.西域通史。

原作:楊承興 (喀什師範學院語言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