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罕見老照片


民國元年1912年大清門改名“中華門,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1976年在其遺址處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圖為1959年10月10日,改造後的天安門和長安街

在空間上,從正陽門樓到中華門,由中華門到天安門,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這中間千步廊御路的長度,和天安門面前的寬度,成為最大膽的空間處理。由天安門起,一系列輕重不一的宮門和廣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頂,一層又一層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導到太和殿頂……

從開國大典的新聞紀錄片中,我們大抵還可以看到天安門廣場當時的形貌,長安街上的左右兩門也依然完好無損。 新北京的建設是從天安門廣場開始的,天安門廣場的改擴建伴隨著原有古建築的拆除。

原來的長安街很窄,寬度僅15米。為迎接建國1週年大會,首先要拓寬東單至中南海東側一段。1952年8月,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就拆除天安門旁邊兩側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的提案,梁思成,與眾多的委員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主張拆除的理由是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妨礙了交通和妨礙遊行隊伍。這場爭論的結果是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根據大會程序委員集體表決結果被拆除。

當年的一份檔案這樣寫道:“每年有幾十萬人民群眾雄壯的隊伍在這裡接受毛主席的檢閱。但在“三座門”沒有拆除之前,它們在交通上妨礙了這樣重要的活動。”

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政府有關部門找了很多三輪車伕來控訴三座門的血債,說他們多少多少人在這裡出了交通事故,一定要把三座門拆掉。梁思成保護位於中軸線上天安門城樓兩側的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的建議被認為是“影響人民利益與首都建設”。

而當時作為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在會上批評梁思成:“您是老保守,將來北京城到處建起高樓大廈,您這些牌坊、宮門在高樓包圍下豈不都成了雞籠、鳥舍,有什麼文物鑑賞價值可言!”梁思成當場痛哭失聲。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資料圖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資料圖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資料圖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資料圖

天安門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源於1914年。而在此之前,天安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天安門前身叫承天門,落成於1417年,是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佈政令的重要場所,也代表著皇權的威嚴。

1945年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畫像也曾短暫地懸掛在天安門上。

1949年後,天安門廣場的符號意義被進一步強化,成為新中國宣揚意識形態、舉辦大規模慶典、閱兵及開展外交的重要場所。而開國大典,只是一個序幕。圖為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的裝甲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