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麗江古城: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公元1996年2月3日,雲南省麗江及其鄰近地區發生了里氏7.0級強烈地震,以麗江為中心的麗江地區麗江市、永勝縣、寧蒗縣、華坪縣,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劍川縣洱源縣,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蘭坪縣等四地州九縣遭受了巨大財產損失和慘重的人員傷亡,百萬人受災,32萬人無家可歸,大量公建築物,重要基礎設施和大批民居,民房毀於一旦。”

上述文字出自麗江“2.3”大地震災區紀念碑。這座高達7.1米的紀念碑矗立在麗江城北約二公里的雪山中路延伸線與麗鳴公路岔道口,背靠終年積雪的玉龍雪山,眺望風景秀麗的麗江古城。碑上的文字詳細記載了震後的慘烈狀況、政府的高效救援,以及全國上下源源不斷的援助。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災難的痕跡在時間的沖刷下逐漸淡去,而這座紀念碑終將一力承擔下那段沉痛的記憶。

所謂禍兮福所倚,那次突如其來的強震對麗江而言必然是一場浩劫,但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人們開始關注麗江,關注那座隱匿於青山綠水間數百年的古城。二十年滄海桑田,麗江已從當初的邊陲小鎮發展成了當下炙手可熱的旅遊勝地,其間最惹人注目的無疑是飽經滄桑的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一)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地處雲貴高原的麗江壩中部,全城面積達 3.8 平方公里。在納西語中,古城被稱為“鞏本知 ”,“鞏本”為倉廩, “知”即集市,可知此地自古便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據考證,古城的起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

13世紀後期,麗江木氏先袒將其統治中心從白沙移至獅子山麓,開始營造房屋城池,稱 “大葉場 ”。公元 1253 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歸附元世祖忽必烈,駐軍於此。 第二年,元朝在 “大葉場 ”設三談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到了公元 1276 年,茶罕章管民官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緊接著三跋管民官改為通安州,後又改為麗江路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公元 1382 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率眾歸順明朝,獲朱元璋賜姓木並被封為世襲知府,建麗江軍民府,後又在獅子山麓興建 “麗江軍民府衙署 ”。曾遍遊雲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遊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餘戶,城鎮營建已頗具規模;清朝時,朝廷在此設麗江軍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襲知府;公元 1723 年,朝廷在麗江實行 “改士歸流 ”,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為土通判;第一任麗江知府到任後,在古城東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門、兵營、教授署、訓導署等,並環繞這些官府建築群修築城牆;公元 1770 年,麗江軍民府下增設麗江縣,縣衙門建於古城南門橋旁;進入民國時期,麗江廢府留縣;建國後,麗江保留縣制,並於1961 年設麗江納西族自治縣。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麗江撤地設市,麗江古城的行政區劃歸麗江市古城區。

麗江古城: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二)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 “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但是,由於未受到中原建城複製的影響,所以它又區別於其他歷史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就是最好的證明。

登高憑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以大江探峽、高山險關為依託,在城四周設關口防守,西北設塔城關,西設石門開,西南設九河關,東北設太子關,城南設邱塘開。麗江大研古城的選址,充分利用了地理 環境及黑龍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獅子山、總體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獅子山擋住了冬季來自西北方向的寒風。束南接遼闊平川,春迎朝陽,夏驅熱氣,建築物依山就勢,層疊起伏。

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黑龍潭是麗江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為起點,清澈的流水通過線網狀河道溝渠流經千家萬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嚴整的水系,以滿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 ,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淨而充滿生機。古城內還散佈多處水井, 井大多取 “三眼井 ”形式。“三眼井 ”即一井分三眼, 三眼相連, 依次為: 飲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滌用水眼。

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築。白沙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 8 公里處,這裡曾是宋元時期麗江地區政治、 經濟 、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佈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的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佈局奠定了基礎。束河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西北 4 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建築群內民居房舍錯落有致,佈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龍河自建築群的中央穿過,建於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是麗江境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石拱橋。這些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佈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是納西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集中體現。它們在納西族原始的井榦式本楞房形式基礎上吸收、融匯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一些優點而形成,在佈局形式、建築藝術等方面部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

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佈局。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樑 354 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 93 座。橋樑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修建於明清時期,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 100 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古城佈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橋、花鳥蟲魚、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髮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魅力。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岩,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與整個古城環境相得益彰。

流動的城市空間、充滿生命力的水系、風格統一的建築群體、尺度適宜的居住建築、親切宜人的空間環境以及獨具風格的民族藝術內容等,使得麗江古城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古城建設祟自然、求實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貴特質更體現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城鎮建築中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精神和進步意義。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它的存在為人類城市建設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瑰寶。

麗江古城: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三)

古城之美,美在建築,更美在文化。正如上文所言,麗江古城不僅是中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更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地處滇西高原盆地的麗江壩子地勢開闊,物產豐富,生活富足,有利於文化的產生。而且四周環抱著的崇山峻嶺又使其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受外界影響較小,戰亂波及很少,因此民族文化能得到較好地保存。正是在這種天然的優勢下,古城自誕生起便一派繁榮,逐漸成為滇西北經濟文化中心,漢、藏、白、納西等民族文化交往樞紐,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鎮及軍事戰略要地。在長期的民族交融,多元文化交匯,悠久的歷史積澱過程中,以古城為中心的地區孕育出獨具特色的納西民族文化——東巴文化。

東巴文化中最著名的要數東巴教。東巴教是古代納西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它是一種多神教,天、地、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和自然物都被視為神靈。人們一般在年節或舉辦婚喪事宜,以及醫治疾病時都要請巫師(東巴)唸經跳神,祈求神靈的保佑。《東巴經》集東巴文化之大成,它們用東巴文和哥巴文寫就。納西族曾在1000多年前產生了表意的象形文字,最初為東巴教徒傳授書寫《東巴經》使用,故亦稱為東巴文。13世紀初年,又創造了一種表音文字,稱為哥巴文。但都未在群眾中推廣使用,只是記載了古代的許多詩歌、傳說、故事和宗教經典。《東巴經》卷帙浩繁,共計有500多卷,700多萬字,內容極其豐富,尤以宗教神話為最,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文學、藝術、醫藥、農業、風土人情、家庭婚姻等都有所反映,被譽為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是研究納西族社會歷史發展、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寶貴資料。東巴舞源於東巴教祭祀性舞蹈,舞蹈語彙豐富,舞姿多變,能夠表現較為複雜的情節故事。在東巴文化中,納西古樂也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其古雅清純的樂聲吸引著無數來到玉龍雪山的中外遊人。創作於明代麗江木氏土司統治鼎盛時期的白沙壁畫布局精巧,人物形象飽滿逼真,線條飄逸,色彩明快,充分體現了納西族善於吸收漢藏民族藝術以豐富自己文化的無窮智慧。

在古城中,不論街道、廣場牌坊、水系、橋樑,還是民居裝飾、庭院小品、檻聯匾額、碑刻條石,無不滲透納西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無不充分體現地方民族宗教、美學、文學等多方面的文化內涵、意境和神韻,展現歷史文化的深厚和豐富內容。這些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了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麗江古城: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四)

麗江古城從城鎮的整體佈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築用料、工藝裝飾、施工工藝、環境等方面,均完好的保存著古樸風貌,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與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 “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這對於一座歷經800餘年風雨滄桑的古城已是不易,然而麗江古城還在不斷遭受各種自然和人為災害的考驗。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2·3”麗江地震,就給麗江古城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大批木質結構的房屋倒損,部分民族風貌和人文景觀遭遇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事實上,長期以來,地震已是麗江地區的“常客”,上次“光顧”就在2017年6月21日。當時,麗江市永勝縣發生2.8級地震,震級雖不大,卻又一次給當地敲響了警鐘。從大範圍來看,雲南屬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的組成部分,處於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東側, 是我國破壞性地震較多、受災特別頻繁和嚴重的省份之一;從小範圍來看,麗江恰處於滇西地震帶上,地震發生幾率自然不會小。因此,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麗江與地震都分不開,麗江古城自然也逃脫不了。在這種大環境下,出於對古城保護的需求,更是出於促進麗江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當地政府都必須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中。此外,麗江地區雨量充沛且集中,必須制定完善的暴雨洪澇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古城在汛期遭受的損害。

與這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相比,一些人為因素對古城的破壞似乎更為嚴重,比如火災。在搜索引擎中搜索“麗江古城”“火災”等關鍵字眼,跳出來新聞和圖片觸目驚心,其中最為嚴重的一次火災發生在2013年3月11日。當時,麗江古城光義街現文巷突發火災,燒燬民房107間,涉及13戶,其中客棧4家,6個院落,過火面積達2000多平米。這場大火,持續燃燒的時間長達3個小時才被撲滅。古城年代久遠,沒有完善的火災消防設備,並且街道狹窄,不利於施救,發生這樣的火災,對於以木質結構為主的古城建築無疑是毀滅性的。如何有效避免火災,是當地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麗江古城是一座極具綜合價值和綜合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歷經八百年不敗,如今我們更該珍視。早在1986年12月,麗江古城就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我國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7年12月,經過震後修復重建的麗江古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古城的保護,雲南省頒佈了《雲南省麗江古城保護條例》,併成立麗江古城保護局加以貫徹。

守護,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這座充滿人文氣息的古城,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只有給予它最大限度的保護,才能使其得以永久傳世,繼續敘說歷史。(念群/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