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日本憤青刺傷李鴻章,為清朝減少1億兩白銀賠款,那麼這個青年的結局如何?

文史磚家


中日甲午戰爭,李鴻章可以說是輸光了家底。

海上戰場,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陸地戰場,自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組建的淮軍也是節節敗退;而外交領域,更是在國際輿論宣傳上落後於日本,導致寄予厚望的列強調停完全淪為空想。

最讓李鴻章憤懣的是,收拾殘局的活也落在了他身上。很明顯這意味著他又要再一次在屈辱的不平等條約上籤下名字。

而談判對手日本呢?

為了與清朝決戰,日本可謂是傾盡國力做了一次豪賭。儘管在海上、陸地兩線打贏了清軍,但日本國力已經達到底限,如果再得不到賠款補充,估計自己都要被巨大的戰爭消耗先拖垮。

所以此時的日本,也急切盼望憑藉戰場上的勝利,在談判桌上狠狠地敲清朝一筆竹槓。

於是,就有了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代表,抵達日本馬關春帆樓開展的和談。

為了取得最大的戰爭利益,即便戰爭雙方已經坐在了談判桌前,日軍也沒有停止對清軍的攻打,並且還使勁營造出一副軍事威脅直隸、北京的樣子,迫使清政府屈服讓步。

而與軍事恫嚇想配套的是,伊藤博文提出了割讓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賠款3億兩白銀的苛刻條件。

面對日本人的獅子大開口,李鴻章這邊雖然掛了個“談判代表”的名頭,卻也不好全權拿主意,轉而發電報詢問清政府的意見。

但要命的是,此時的日本已經掌握了清政府來往溝通的密電碼,李鴻章的請示彙報,等於是暴露了清政府的談判底線。

所以雙方談判的臨界點,在於清政府能“拖多久”,與日本政府能“挺多久”之間達成的平衡。

時間拖得越久,對清政府來說就相對越有利,要是拖到日本國內經濟撐不住戰爭後勤供應的那一步,清政府反而會是“打贏”了戰爭。

就在雙方僵持的緊張時刻,日本突然出現了“自亂陣腳”的事件,一個名為小山豐太郎的激進青年,居然開槍將清政府的談判代表李鴻章擊成了重傷!

作為狂熱的激進分子,小山豐太郎的動機很簡單,他就是要通過刺殺李鴻章破壞馬關和談,讓清政府和日本的關係重新回到激烈的戰場上,從而由戰爭獲取更大的利益。

對於這樣搞不清楚家底能撐多久的激進青年,伊藤博文當真是氣不打一出來。此時他最害怕的結果,是李鴻章借刺殺事件回國中斷談判,甚至聯合國際上譴責刺殺事件的列強,對日本施加壓力。

為儘快獲取戰爭利益,伊藤博文立馬做出了兩個方面的補救。

一方面,起訴刺殺事件的行動者小山豐太郎,法院審理判處他無期徒刑,作為給李鴻章和清政府的交代,同時平息國際輿論。

另一方面,在勒索的賠款數目上,根據偵查到的李鴻章與清政府來往的電報內容,由原先的3億兩白銀,縮減定為了2億兩,以期儘快達成協議。

馬關條約簽訂後十多年的1907年,眼看當事人李鴻章已經死了6年,而且刺殺事件也已經淡出了輿論的視野,日本政府便釋放了小山豐太郎。


劇透歷史


1895年,正在日本下關進行談判的李鴻章在回驛館時,遭到一名日本狂徒的刺殺。子彈射入他左臉臉頰,子彈嵌在他的顴骨之中,所幸並未傷及性命。因李鴻章年事已高,考慮到手術的風險性,這顆子彈留在骨頭裡並沒有取出,直至李鴻章壽終蓋棺。巧合的是,李鴻章後來訪歐期間,恰逢倫琴發現X光射線,李鴻章也拍了一張,骨頭中的子彈纖毫畢現。

一直以來,關於這顆子彈為大清省了一億兩白銀的說法流傳甚廣。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是否準確?刺殺李鴻章的小山豐太郎又是何許人也?他在刺殺李鴻章後又經歷了什麼呢?

小山豐太郎的子彈,真的為大清省了一億兩白銀?

李鴻章中彈後,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異常焦慮和憤怒。因為作為戰場上的優勢一方,日本在談判桌上其實佔盡優勢。英法德等列強紛紛處於觀望狀態。可是李鴻章的突然遇刺,恰恰容易為清朝政府落下口實。

伊藤博文他們最怕的就是,李鴻章藉故回國,不再談判,轉而由列強插手,周旋停戰。以當時日本的國力,一旦列強插手,勢必會影響他們在戰爭中取得的勝果。

為了避免李鴻章回國,陸奧宗光緊急做了許多公關手段。大致可以分為三塊內容:治傷,慰問,懲兇。

治傷時,陸奧請來陸軍野戰衛生長官石黑忠直,以及廣島陸軍預備病院院長佐藤進派。他們兩個是有名的外科槍傷大夫。其中佐藤進派更是曾經在大隈重信遇刺後,為其實施截肢手術的人。兩人到來之後,甚至恭敬地表示:“定將如同我等父親受槍傷一般,加以認真對待。”然而事實上,李鴻章使團中本有兩名醫官,但是石黑在回憶錄中明確的寫道,他和佐藤聯手,務必不能讓李鴻章使團的大夫有露臉的機會。這一切即是要表達日方的友善,也是拖住李鴻章留在日本的手段。

(李鴻章受傷後,陸奧宗光和伊藤博文都曾親自慰問)

關於慰問,不僅天皇派出特使,皇后更是手製繃帶,並且派來兩名護士服侍李鴻章。各界人士紛紛發來慰問函電。甚至有人送來帶有章魚的水族館。這個水箱,後來李鴻章在養傷之時,時常觀看取樂。

懲兇方面,刺殺李鴻章的兇手小山豐太郎,當場就被警察捉住,而後送往法庭審訊。

遺憾的是,清政府當時並未抓住這一機會,向日方施壓。日方也破譯了清朝的密碼,在密電中得知,清政府對於割讓土地一事並不強勢。於是,得知清朝底牌的日方確實在軍費方面做出了一億白銀的讓步,土地割讓等方面卻留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恥辱的一筆。

(《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但是由於日方在外交上對於國際環境估計不足,於遼東引發了三國干涉還遼等事端。)

小山豐太郎是何許人也?他刺殺李鴻章的動機是什麼?背後可有人指使?

小山豐太郎,當時27歲,幾乎是明治維新的同齡人。他的父親雖然當過群馬縣的議員,但是他自己卻只是一個遊手好閒的平民,中學只上過幾個月便輟學了。雖然後來進入慶應義塾,但是沒過多久也中途退出。

之後,他自詡為“壯士”,為自由黨的選舉活動賣力奔走,但其實也只是被當做某些政治團體的馬仔打手,還有兩次因為鬥毆而被捕入獄的經歷。

國內很多網站上都有寫,他加入過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這裡要說明一下,據茅海建老師的弟子吉辰考證,神刀館是劍道家日比野正吉創辦的武館,說它是“右翼團體”有失偏頗。同時,在刺殺李鴻章之際,小山早已與神刀館脫離了關係。

這次刺殺行動沒有任何人指使,完全是小山憑藉當時的報道,以及自己對於局勢的理解,而產生的狂熱且瘋狂的舉動。他刺殺之時,隨身攜帶了一份“斃奸書”,上面將戰爭的罪責,歸於李鴻章一人。而最根本的動機是,他認為,李鴻章此次前來議和,是為了阻擾高歌猛進的日本軍隊。如果擊斃李鴻章,必將使得日本軍隊一路推進,直接打進北京城。

最後一點,才是小山的真正動機。而這,並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是受到當時日本社會普遍的狂熱戰爭思維所影響。

甚至於為了阻止議和,他還動過刺殺伊藤博文的心思。伊藤博文在知悉遇刺事件後曾經嘆息,刺客還不如殺了自己。瘋狂的小山看到伊藤這樣的想法,跟自己不謀而合,竟然還心有慼慼焉,實屬無知的狂徒。

小山豐太郎的結局

小山豐太郎被送往山口地方裁判所接受審訊。

裁判所所長鶴岡琢郎曾經多次受到伊藤博文的施壓,要求判處小山死刑。並且許諾,鶴岡可以得到退休後在宮內省的肥差。可是鶴岡以司法獨立為由,斷然拒絕了伊藤博文的誘惑。

小山被判處無期徒刑,在偏僻苦寒的北海道服刑。

兩年後,因為大赦被減刑為15年有期徒刑,1907年,小山假釋出獄。

小山出獄後,將獄中的經歷寫作《活地獄》一書,記載他服刑期間所受到的苦難。書中序言裡寫道:

“我之罪,乃因思國家之真心深切也!”

即便是出獄之後所寫的回憶錄,小山依然這麼認為著。

小山豐太郎最終死於1947年。狂熱的他在晚年之際,目睹了日軍的潰敗,目睹了國內生活因戰爭而變得困窘。不知道他在晚年的時候,是否有一點對戰爭的反思。


兮兮說事兒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以後,清廷無奈求和,本來是打算派出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赴日和談,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二人“全權不足”為由拒絕和談,並將兩人一番羞辱後遣返回國。隨後,七十二歲高齡的李鴻章開啟日本之旅。

而在第三輪會談結束後,就在李鴻章回住所的路上,一名埋伏多時的日本青年突然衝出,之後掏出槍射中李鴻章左眼下部。

這名“黃金”刺客名叫小山豐太郎,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名字可能很陌生,但正因為他打李鴻章的那一槍,使中國在馬關條約的談判中意外佔得了便宜,少賠了近一億兩白銀。

關於此次事件,大部分人後來關注點都在李鴻章身上,而鮮有人關注刺客小山。那麼這名刺客究竟什麼來頭?為什麼要刺殺李鴻章?最後的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呢?

小山豐太郎,生於1869年4月,在日本出身名門望族,中學畢業後加入了著名的右翼團體——神刀館。當時在日本國內,類似神刀館之類的右翼團體很多,這些團體是明治維新之後出現的,主要的主張就是戰爭決定一切。

這些右翼團體是近代軍國主義的雛形,一直伴隨著日本的發展直到今天。小山是神刀館狂熱的支持者,對他而言,不希望看到中日停戰的那一天,而希望看到日本繼續發動戰爭,直到將中國徹底滅亡。

所以當他聽說北洋大臣李鴻章來日本談判相關的停戰事宜時,十分不滿,遂向神刀館提出要刺殺李鴻章,並順其自然得到允許。

1895年3月24日,結束了一天談判的李鴻章在僕人的簇擁下走出春帆樓,結果在門口被小山打了一槍。由於過度緊張,小山這一槍沒有打中李鴻章的要害,而是打在了左眼下部。儘管如此,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這一槍幾乎是致命的。

日本方面一邊捉拿兇手,一邊讓人把李鴻章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鴻章借這個事情向日方施加壓力,日本方面也覺得很過意不去,所以在談判條件上稍微放鬆了一些,才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馬關條約。

雖然小山當時跑掉了,但是這些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那裡都是掛了號的,沒過兩天,他就被警察抓到了。法院判了他一個無期徒刑,刺殺外國公使,理論上來說是要判死刑,為什麼沒有判呢?

一是李鴻章後來沒有追究;二是當時這些日本右翼團體勢力漸漸龐大,日本政府害怕牽一髮而動全身,搞得自己很被動;三是小山當時的行為在很多日本人看來就是一種愛國的表現,處理的太激進怕引起社會的公憤。不管怎麼說,無期徒刑對小山來說,已經是相當嚴厲的處罰了。

被法院判刑後,小山一直在北海道服刑,直到1907年他38歲時奉敕恩獲釋,回到老家群馬縣。算來算去,這名刺客在監獄裡前前後後也就呆了不到十三年時間,監獄的生活並沒有讓他骨子的軍國主義基因消失,反而更加狂熱。

此後,日本發起了侵華戰爭,年紀七旬的小山豐太郎無法參加作戰,卻在家鄉為軍國主義分子搖旗吶喊。直到他1945年8月15日聽到天皇宣讀的投降書,聽到美國扔了兩顆原子彈。那一刻,他的精神支柱垮掉了,信仰崩塌了。兩年後的8月4日,小山豐太郎死於家鄉,終年78歲。


小小嬴政


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慘敗,日本這次竭盡全力對清朝的海戰獲得了勝利,隨之提出了非常無理的賠款要求,已經年過七旬的李鴻章前往日本談判,結果日本分清朝他開槍。開槍的憤青名叫小山豐太郎,因為日本當時和中國關係緊張,他就進去了神刀會,這個教會是激進派。李鴻章來了之後,很多人的態度都像小山豐太郎相同,想要擾亂這次談判,讓日本繼續攻擊中國,要想這樣,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死李鴻章。


一切準備好之後,就等李鴻章來,他一來到埋伏好的街道上,小山就開始了行動,只不過當時李鴻章是坐在轎子裡的,視線受阻,被子彈打中以後當初昏迷,小山看不到裡面的情況,還以為李鴻章已經死亡了,於是就趕緊跑了,誰也沒想到這顆子彈恰好是打在了他的臉頰上,雖然受傷但沒什麼大事。

這件事發生後,日本政府更加緊緻,因為日本的高層很清楚,這次的勝利其實是僥倖,但中國政府不知道,日本當時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如果清軍奮力一搏,日本就失敗了。本來已經做好打算的日本政府,被小山的刺殺這麼一搗亂,計劃差點就落空了。

談判過程


談判老手李鴻章自然是要牢牢地抓住這個事情去談判,當即天皇就派人來安慰他,日本的首相也急忙趕來。因為他們害怕李鴻章生氣離去,雙方再次開戰,如果再次開戰的話,日本是無法拿出高昂的費用來打仗的,所以日本首相也表示會降低談判標準。他直接說,因為李鴻章在本國受到刺殺,身中一槍,可以降低一億兩的賠款。李鴻章聽了之後說:“中一槍減一億,我本就已經到垂暮之年,活不了多久了,不如再打我兩槍。”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最後的結果是兩億兩的賠款,他也盡力了。

小山豐太郎逃跑之後沒多久就被抓住了,坐了十幾年的牢,他也算是給中國幫了個大忙,也讓日本高層恨之入骨,當時日本首相直接公開罵他太意氣用事,不顧及國家情況,但也沒有對他進行更嚴厲的處罰。日本人反而能夠理解他的這種行為,他的行為算是一種愛國精神,只不過是當時日本的壓力和計劃是他一個青年不能跟體會的。1907年他被釋放,活到了1947年。他只被關了12年,出來之後多次成為激進分子,到東三省蒐集情報,勘查地形,給侵華提供資料。

李鴻章的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李鴻章談判回來之後,就大口大口的吐血,沒過多久就去世了,享年78歲,小山也是78歲時去世,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知道李鴻章去世之後,慈禧非常悲傷,當場流下了眼淚,說到大局已定,如果再有什麼問題,也沒人來扛了。李鴻章做的一切,當時許多中國人並不明白處境,反而認為他是賣國賊,但是日本首相卻認為他是大清唯一一個可以和列強爭長短的人。他也被外國人評價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春秋亂舞


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代表,在日本馬關求和談判的時候,被人打了一槍,痛的李鴻章在發給慈禧的電報中撒起了嬌:“痛呀!”

對李鴻章開槍的是一個日本人,小山豐太郎。

小山豐太郎這一槍一打,日本人和清政府的談判形勢看上去瞬間“急轉直下”,日本人勒索的賠款也從3億兩白銀,縮減到了2億兩。

於是,李鴻章被吹上了天,將日本對清政府少勒索的那1個億的功勞全算在了李鴻章的頭上,算在了李鴻章挨的這一槍上。

可是,日本突然減少了向清政府索要的“贖金”,真的是因為李鴻章挨的這一槍?這一槍真的有這麼貴?

顯然不是,當然,小山豐太郎這一槍確實成為了清政府少賠1個億的一個小小的導火索。

1894年11月,慈禧忙著操辦自己的“萬壽節”,可是,前線的戰事連連失利,怎麼辦?貿然求和的話,不好聽,所以清政府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洋人出面“調停”。

當時,清政府總理衙門會見了英、美、德、俄、法五國駐華公使,讓他們出來調停。可是,這五個洋國也是各懷鬼胎,一時之間沒有達成一致,英國人說“不便與日再言”,德國人說“現時和議無濟於事”,即便是美國人也沒同意五國聯合出面調停。

這回可嚇壞了慈禧,洋人怎麼了?送上門的好處也不要了?

實際上,美國是想單獨操縱清政府和日本人的和談,從中牟取暴利。所以,當清政府單獨找到美國人的時候,美國人便同意出面了。

美國人對日本人說了一句,你們日本人真要將清朝打垮了,英、法、德、俄這幾個強國肯定會趁機打著維持秩序的旗號瓜分中國,到時候你們日本的利益也沒有保證,適可而止吧。

日本此時雖然也已經發展了起來,可是綜合國力到底不如中國,繼續打的話,即便打贏了,也確實會發生美國人所說的情況,所以同意和談。

1894年11月22日,受到清政府和李鴻章委託的德國人——德璀琳,上了一艘去日本的輪船,代表清政府、李鴻章和日本和談。

美國人聽說了此事後,鬧了一鬧,日本人也不接受德璀琳代表清政府,所以,德璀琳只能無功而返。

1894年12月,清政府又任命張蔭桓、邵友濂二人作為全權大臣,想在上海和日本談判。

日本人此時則想著打垮北洋艦隊,然後佔領威海衛,從而獲取更多的談判籌碼,所以日本人告訴清政府,想和談也可以,派代表來日本廣島談!

可是,當張蔭桓、邵友濂到了日本後,日本人又找茬了,他們質問張、劭二人:“究竟敕書中曾否載明便宜行事全權字樣,貴大臣能否遇事自專,毋須電請裁決?”

張、劭和日本人打了一頓嘴炮之後,在日本人的刻意逼迫下,只好安然返國。

這時間一拖,日本打下了更多的地盤,北洋艦隊已經全軍覆沒!

美國人及時地跳出來當起了和事佬,日本想了想,給了個回覆,讓恭親王奕訢或者李鴻章來談!

奕訢是皇族,事關清朝臉面,再說慈禧也不是很信任奕訢,所以便選擇了李鴻章。

慈禧這個老妖婦也賊精明,為了不讓和談、割地賠款的帳算在自己的頭上,她將光緒推了出來,讓光緒負責此事。

當時,光緒和翁同龢的想法是可以多賠錢,但是絕不能割地。李鴻章為此幾番奔走於洋人之間,想讓洋人摻一腳,讓他們干涉干涉,可是沒人理他,所以他只好從光緒手裡要來了所謂的“商讓土地之權”。

日本人在聽說了李鴻章將成了清政府的和談代表後,或許是出於對李鴻章的瞭解,他們又趁機提出了更苛刻的條件。

日本人這個算盤打的很好,先抬價,再在和李鴻章談判的過程中,給他打個折,照樣賺的盆滿缽滿!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抵達馬關,20日便迫不及待地到春帆樓和日本人展開了談判。

不過,縱使雙方已經處於談判狀態,但是日軍的動作並沒有停止,然後在繼續攻打清軍。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和日本人結束了第三輪談判,在返回住所的途中,小山豐太郎持槍從人群裡衝了出來,對著李鴻章便開了槍,打中了李鴻章的左頰。

1895年4月1日,在第四輪談判中,日本人突然抬了價,割臺灣,割澎湖,割遼東,賠款3億兩白銀!

不是說,李鴻章捱了一槍,讓清政府省了一個億嗎?怎麼反倒加價了?先抬價,再打折唄!

清政府少賠了嗎?沒有,最後這2億兩白銀甚至已經超過了日本人的預期,這兩個億是清政府三年的財政收入,是日本四五年的財政收入,已經賺翻了。

李鴻章像條狗一樣求伊藤博文,能不能再少賠5千萬?5千萬不行,能不能少2千萬?不肯少勒索點錢,能不能少勒索點地?

伊藤博文的回答,統統是不能。

日本要求清政府一個月內交割臺灣,李鴻章急了,能不能多給一個月?貴國何必這麼急,臺灣已是你們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直接甩了兩個字,飢甚!

清政府原本可以藉助李鴻章遇刺一事,讓洋人干涉進來,可惜,李鴻章怕了,慈禧怕了,清政府怕了,所以對此選擇了忍氣吞聲。

日本之所以會將賠款從3億降到2億,一則因為談判本便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他們故意設了高價,本來也是讓清政府討價還價的;二則日本人截獲了李鴻章發回中國的電報,知道了清政府的底線,也考慮到了清政府的財力;三則是因為談判拖了太久了,日本人也不由得擔心洋人會忍不住跳出來插手,或者李鴻章狗急跳牆,用遇刺一事中斷談判,這麼一來到手的肥肉便飛走了。

所以說,李鴻章挨的這一槍值不了一個億!

小山豐太郎之所以會刺殺李鴻章,不過是為了敲斷清政府和日本的和談,讓日本繼續打清朝罷了。

他是一個激進的右翼分子。

小山豐太郎被捕之後,日本為了給清政府和李鴻章一個交代,也為了做給國際世界看,對他進行了起訴,後經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可是,李鴻章死後過了6年,即1907年,日本政府在看到當年的“刺李”風波早已經風平浪靜,早已經退出了所有人的視野,受害人李鴻章也已經死了之後,便釋放了小山豐太郎。

在小山豐太郎被釋放了27年之後,即1928年,日本人河本大作策劃和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之後,河本被日本政府象徵性地監禁了一年之後,又再次來到了中國。

所以,千萬別期待日本政府會因為日本人刺殺中國人而對他們進行應有的處罰。

1947年,小山豐太郎在被釋放後又活了40年之後,這才死去。


寧糊塗


刺殺李鴻章的日本憤青名叫小山豐太郎,日本上野國館林藩(今日群馬縣館林市)人,出身地方門閥士族,父親曾任議員。小山16歲肄業於慶應義塾,翌年因病休學,後成為激進主義者,加入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

李鴻章赴日談判時,小山豐太郎不滿中日停戰,希望日本繼續與中國作戰,加之對中國人的不滿,遂於1895年3月24日刺殺乘轎出行的李鴻章,槍擊李鴻章左臉,但是未傷及其性命,導致國際輿論譁然。

因此,坊間有傳言,《馬關條約》的賠償金額,之所以由起初的三億兩減少到兩億兩,正因為李鴻章捱了一槍。李鴻章利用這一槍大做文章,日本因擔心列強幹涉,急於簽訂條約,於是只能退一步,將賠償金額減少到兩億兩。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日本減少賠償金額,與李鴻章並無關係。因為李鴻章是在第三輪談判後遇刺的,當時日方根本沒有要求清朝賠款三萬萬兩。1895年4月1日第四輪談判時,日本才亮出三萬萬兩白銀的賠款。

而且,日本起初的態度十分堅決:作為獲得偉大勝利之結果,我方要求之條件決非過高,而提出較次更少之要求,日本國民終究不能滿意。顯然,當時的日本根本沒有受李鴻章遇刺之事影響。

至於為何賠償減少到兩億兩,是因為中方向日方提交了賠款改為一萬萬兩的修正案,與此同時,日本人在破譯李鴻章電報時看到“倘彼猶不足意,始終堅執……只有罷議而歸”的態度,日本擔心勝利果實失去,只好退一步,減少到兩億兩。

在日方看來,如果中方堅決不答應三億兩的賠款,日方最多不過再次出兵,打到北京,可那又能如何?最終也免不了受列強幹涉。到時,勝利的果實就將與列強瓜分。由此可見,日方同意減少賠款,是出於對列強的畏懼,而是用來安撫李鴻章(當然,表面上未必沒有那種姿態)。

關於小山豐太郎,刺殺李鴻章後,被日本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禁錮於北海道網走郡。不過,1907年,小山被奉敕恩准假釋。1947年,小山豐太郎死,年78歲。


周知惟


“今申刻會議,已將停戰擱起,象索議和條款,允於明午而交,歸途忽有倭人持手槍對阻擊,中左頰骨,血流不止,子未出,登時暈絕。伊藤、陸奧均來慰問。姑令洋醫調治,此事恐不能終局矣。”

這是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向北京發回的緊急電報,描述了自己在對日和談協議之後,返回驛館途中遭日本刺客刺殺的經過和受傷的情況。李鴻章正是從談判地春帆樓返回引接寺的途中遇刺的,子彈射中左臉,李鴻章當場昏厥。

刺殺李鴻章的刺客,是郡馬縣北大島二十六歲的小山六之助(又稱小山豐太郎),在槍響之後,李鴻章左右清日隨從護衛人員,立即上前保護,小山六之助間補槍不成,便向街邊的店內逃去,試圖利用人多矇混逃跑。

刺殺行動發生的之後,在街中警衛的日本警察立即向李鴻章所在處靠攏,一部分警察留下保護,而另一部分警察則衝入店中抓捕小山六之助,在一陣交火之後,小山被當場抓獲。為平息清朝方面的怒火,保證和談的繼續,對小山六之助的審判隨即展開。

3月30日日本法院即對小山六之助進行了判決,判處小山無期徒刑,監禁於北海道網走郡,同時將山口縣知事及巡捕長撤職查辦。但在監獄中小山六之助被視為英雄,一直得到優待,並在1907年奉敕恩准假釋。

但從相關文字記載中,就能夠看出,小山六之助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憤青。《中東戰紀本末(文牘)使相遇刺紀實》中記載:“中堂自會議處言旋,將至行館,忽有日人自人群中走出,距輿前五尺許,以手槍擊中堂,……中堂暈眩,幾不省人事。”

在當時保衛森嚴的情況下,小山六之助能到李鴻章轎前如此近的距離射擊,而且為了保證刺殺的突然性使刺殺成功,這一切幾乎都在一瞬間完成,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小憤青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

在審判中,小山六之助表示“日軍放棄佔領北京,是意味著日本的恥辱,目前同中國關係簽訂和約為時尚早。”小山六之助想要將戰爭進行下去的想法是不假,可是這個想法僅僅是小山六之助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嗎?想必不是吧。

對清開戰是日本舉國上下傾全力的一件事,擊敗清軍換來清軍的主動求和,是日本高層在對國內實力評估之後認為的能夠獲得的最好的結果。那麼對於李鴻章的重視程度,對於李鴻章的保護級別,都是最高的。

但是李鴻章遇刺後,對於刺客的審判,雖然在速度上顯示了日本方面的重視,但是在判決結果上,卻不盡然。對於刺殺一國全權代表大臣的犯罪分子,最終僅以終身監禁的判決結束,而且最後還獲得假釋,他的背後就沒有人保護嗎?

繼續甲午中日戰爭,實現佔領中國的夢想,這是當時日本從上到下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小山六之助,不過是他們派出的一個刺客而已。而這位射出價值一億兩白銀子彈的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也有幸活到了1947年,親眼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覆滅。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就是當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被作為代表赴日本談判,卻被一個日本青年一槍擊中,為此,清朝減少了1億的賠款。這顆子彈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貴的一顆子彈了。這個日本青年為什麼要刺殺李鴻章呢?在日本獲得甲午戰爭的勝利後,為何又因為一顆子彈而減少1億2白銀的賠款?

當時李鴻章可是清朝大名鼎鼎的談判高手,雖然清朝十分腐敗,建立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但是在很多條約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李鴻章的身影,所以甲午戰爭後的條約簽訂也自然少不了李鴻章。當時李鴻章已經70多歲了,但是卻依舊奔波。

來看看這一個刺殺李鴻章的青年又是誰?這位日本青年名叫小山豐太郎,當時的日本已經被軍國主義洗腦了,很多青年都認為日本是無敵的,所以他們很希望日本和當時的清朝的戰爭繼續打下去,認為日本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日本高層知道甲午戰爭的勝利只是一個意外而已。

相信看過甲午戰爭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其實有一枚炮彈擊中了日本的軍艦,但是這一枚炮彈卻是一個空炮彈所以沒有對日軍的軍艦造成影響。當時清朝的海軍實力在全世界可以說是排得上名號的,而日本確實遠遠落後。日軍高層知道,如果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清朝或許會有一些錢財繼續消耗,但是日本沒有那麼多錢財在戰爭上消耗了,所以日軍高層決定見好就收,簽訂賠款。

李鴻章赴日後,在一個街道上小山豐太郎這位日本憤青將槍舉了起來,瞄準了李鴻章的頭部,但是他沒有想到這一槍並沒有致命,而是被李鴻章的臉頰給卡住了。當時李鴻章被擊中後直接倒地,但是並沒有直接死亡,這位日本憤青以為李鴻章已經被自己擊斃,所以在混亂中逃跑了。

這個當時是一件大事,李鴻章本來是赴日談判的,卻被自己國家的憤青給打了一槍,日本高層也坐不住。因為日本國根本負擔不起接下來的戰爭費用,身為談判高手的李鴻章,抓緊了這次機會,提出要減少戰爭賠款,所以就出現了這一個歷史上最貴的子彈。

再來看看當時這名憤青最後怎麼樣了?

小山豐太郎逃走之後,不久就被逮捕了。因為這件事影響重大,整個日本國的這種人大有人在,所以小山豐太郎並沒有判死刑。而是改判了無期徒刑,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國中類似於小山豐太郎的人太多了。

從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軍國主義在當時也是十分嚴重的,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小山峰太郎在後面的日子裡由於大赦被改成了有期徒刑,而且他還活著出了監獄。出獄後的小山豐太郎一直活到了1947年,他也是親眼看到了日軍軍國主義的失敗,到了這時不知道他有什麼想法,因為“愛國”大半輩子在監獄裡度過,出獄後看到自己的國家根本不似自己心中的那般“神聖”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如果沒有他這一槍,李鴻章也沒有那般容易讓日方減少一億兩白銀的賠款。

所以對於小山豐太郎的這一槍可以說不知道如何評價。一名憤青滿清減少了許多賠款,其實刺殺之事,小山豐太郎背後能沒有人嗎?僅僅是他加入的激進派的神刀會嗎?我想不止,背後還有那些希望開戰的日本高層。


無筆


在馬關和談開始時,李鴻章力勸日方談判人員伊藤博文輿陸奧宗光牢記西方帝國主義時代亞洲的更大利益;並且請求,中日 同文同種,不應互相拆臺。李鴻章想在他年輕的對手面前恃老賣 老,他已 73 歲高齡,而伊藤博文 55 歲,陸奧宗光 52 歲。 但在實際的談判中,他卻很難說服對手慈悲為懷,尤其在賠款上, 日本堅持要求賠款 3 億兩。就在這一艱難時刻,李鴻章突然得到 了其外交努力無法獲得的『不幸中之萬幸』:當某天李鴻章從會 場返回時,他被一名日本狂熱分子小山豐太郎狙擊。子彈擊中了他左眼下方, 但傷勢並不致命。在李鴻章被刺後,日本政府就派人追捕小山,小山被成功緝拿,後經過判決被處以無期徒刑,禁錮於北海道網走郡,在1907年奉敕恩准假釋,一直活到了1947年。此事使日政府十分尷尬,便主動宣佈休戰。日本天皇還派御醫為李鴻章診治,日本報紙對李鴻章的態度也由攻訐轉為稱讚。在李鴻章遇刺的第二天,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前往拜 會李的兒子--使團的一名隨員時,稱:『令尊之不幸實為大清之幸事。自今起,議和條款的商定將較前更容易了,日清之戰也將停止。』 l895 年 4 月 17 日,《馬關條約》簽訂。條約規定:

 

(l)清政府承認朝鮮國獨立自主,不再向中國朝貢;

 

(2)向日本賠款白銀二億兩;

 

(3)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

 

(4)開放重慶、蘇州、杭州和沙市為商埠;

 

(5)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開設工廠,從事工業和各種製造業。

 

中國國內的反應是嚴厲批評這項條約。許多學者指責李鴻章 父子賣國自保。兩江總督張之洞強烈反對批准條約,數百名匯聚在北京應試的各省舉子幾次聯名上書清廷,請求清帝廢除條約,遷都內地,繼續戰鬥。354 但清政府不顧這些憤怒的抗議, 在日本壓力下於 1895 年 5 月 8 日交換了條約的批准書。


常棣tandy


日本憤青刺殺清政府前往日本談判的李鴻章,這看似是一件偶然事件,實則是日本軍國主義具有極強的侵略性的另一種體現。

中日談判背景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件事情的背景——甲午中日戰爭。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被列強聯合各種欺負,但是這時中國人還沒有覺醒。認為被像英國俄國等世界強國聯合打敗也沒什麼打不了的,我泱泱大國地大物博,隨便賠點錢打發了便是。


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看似強大的大清帝國竟被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日本打敗,這震驚了各個階層的國人,原來我大帝國竟已經如此不堪一擊。

日本不同於其他的西方國家,其他的西方國家,國人當時可以說不了解,但是日本卻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近鄰,彼此之間十分熟悉,且以前日本連成為中國的屬國都排不上號,如今我泱泱大國令被小小的日本打敗,國人在心理上是難接受的。

但是即便是在不願意承認,清政府確實是敗了,而敗了就要承擔失敗的後果,於是就有了李鴻章赴日談判。

屈辱的代言人

李鴻章是屈辱的,是壓力重大的,此時此刻李鴻章才是全中國“最難的人”。

李鴻章一心創立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滅,在軍事上自己是失敗的;甲午中日戰爭失敗,自己親赴日本承受屈辱,成為失敗的代言人,這是在政治上的失敗。

以上兩點是李鴻章的失敗,以下兩點則是李鴻章內心的掙扎。


在外,日本強大的軍事力量讓李鴻章感受到喘不過氣息,李鴻章知道憑藉現在清政府的實力,是無法阻擋日本軍隊的鐵騎的。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與日本和談,休養生息。

在沒,是國人的不理解,李鴻章赴日本談判,自己被國人稱為賣國賊漢奸,懦弱無能,甚至自己的屈辱要被訂在歷史柱上,被後世唾罵。

小山豐太郎的刺殺

在以上的背景下,李鴻章趕赴日本去進行屈辱的談判,對於李鴻章來說,對於清政府來說,這已經相當於被剝光了衣服進行走秀,已經屈辱的不能再屈辱,而李鴻章即將要簽訂的條約也是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到不能再不能的條約。

但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國內竟然還有人表示不滿,從而進行對李鴻章的刺死事件。


行刺者便是小山豐太郎。

在小山豐太郎眼中,僅僅與清政府簽訂一個佔進便宜的條約是不夠的,小山豐太郎的想法是大日本帝國要打進北京城,去盡情的侵略中國,搶奪中國人的錢財,奴隸中國人,霸佔中國的土地以及女人。

所以,小山豐太郎想要終止這場談判,從而繼續侵略下去,實現自己心中所想,

在小山豐太郎眼中,沒有什麼正義可言更別提什麼人道,有的只是日本人的利益。



值得一說的是在日本擁有小山豐太郎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只一個,而是一群人。

所以我說,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具有極強侵略性的一種表現,小山豐太郎事件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小山豐太郎的結局

小山豐太郎的刺殺行為令所有人都感到憤怒,包括日本當局。

原因是日本在這次談判中,經過他們所謂的辛辛苦苦的努力,眼看著就要與中國簽訂了所有符合他們利益的條約。

這就相當於羊即將步入虎口,卻被人一棒子把羊打跑了。


清政府高級官員使者在日本被日本人刺殺,這於情於理也是說不過去的。所以為了安撫李鴻章以及清政府,給李鴻章請最好的醫生,安排最好的養傷條件,各種慰問。對待元兇日本人也沒什麼好說的,先是抓起來,後被判以終身監禁。

由於小山豐太郎勞動改造良好,後被改判為15年,直到出獄。而不得不說小山豐太郎生命力還挺頑強,一直活到了1947年,直到他親眼看到他心中的大日本帝國戰敗,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方才死去,不知此時他的內心是何感想。

時刻錄品歷史

小山豐太郎刺殺李鴻章事件僅僅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插曲,對於甲午中日戰爭中日雙方來說,勝者依舊是日本,敗者依舊是清政府,最後清政府也是改賠的賠了,該割的地割地了。有沒有此次行刺事件,事情也都會如此。

喜歡時刻錄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