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請問疫情結束以後,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那個會首先復甦?

楊森然


一場無法預料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房地產市場按下了“暫停鍵”。不少人問,房企能扛得過去嗎?疫情結束後會否又像SARS後出現大幅反彈?搜狐焦點重慶站記者為你採訪各路專家學者,幫你瞭解未來走勢。

樓市按下“暫停鍵”,業內對未來看法不一

據瞭解,1月26日中房協向全行業發出號召,房企暫時停止售樓部活動,待疫情過後再行恢復。全國各地房地產項目暫停營業,開盤以及促銷活動均停止,有人說整個房地產行業進入休眠狀態。

在此情況下,不少業內人士對樓市的未來議論紛紛,“小陽春無限期推遲,樓市信心需要恢復期”,“未來樓市政策一定會放鬆”,“未來房價會穩中有降。”

有專業人士指出,如果疫情繼續膠著,就會拖死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導致行業洗牌。如果疫情逐步轉好,交易會迎來反彈,開發商會有一輪新的降價,因為只有降價才能吸引更多人買房,拉昇成交量。

易居企業集團丁祖昱發文指出,“從目前來看,如果疫情得不到明顯緩解,零成交的局面可能還會延續下去。當然一旦疫情得到緩解,市場也會快速恢復。”

他認為,“在災後經濟重建過程中,房地產作為重中之重,各地將或將會有相應刺激市場的政策出臺。預計下半年的走勢會超過預期值。從全年來講,今年的總成交要比去年低。”

以下是來自北京、上海、重慶的專家學者,接受搜狐焦點重慶站記者採訪所發表的觀點。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復旦大學住房研究中心秘書長陳晟:

疫情期間項目停工停售,房企面臨巨大負債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比較大。目前各個項目的售樓部關門。工人無法進入項目現場施工,新開工停了,交易也停了。

開發商面臨比較大的壓力,由於企業主要是靠銷售預售款運轉,無法銷售便使得企業承擔巨大的負債壓力。另一方面,對於辦公、商業物業而言,更涉及到消費人流問題,影響更大。

相信會出現更多的租戶違約、貸款違約、企業對員工的違約等種種困局。對於這些,企業要早做準備。

疫情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呈現何種走勢?在刺激經濟的投資領域,房地產的拉動更為有效。預計未來金融政策方面將會有調整,信貸會鬆動,同時“五限”政策也會調整。

各地政府將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預案,進行政策儲備,提升消費者對自己城市的信心,提升城市吸引力。

由於疫情期間購房消費受到抑制,疫情結束後銷售反彈應是大概率事件。


財經透視


疫情結束我認為住宅地產會首先復甦。

我們以下這幾個原因我們來分析下:

1:基數層次

我們先簡單分析商業地產與普通住宅的基本性質。普通住宅是就是解決居住的問題,是最基本問題需求旺盛。商業地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經營場所的地方,消費層次肯定先住宅後商業。

2:價值

現實生活中,房產是具有附加值的,最簡單的如果你有房子就能解決小孩上學的問題,教育可是現家長的最大的心病!有多少人買房不是為了學區或者戶口。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我自己的一套房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商業地產好的地段,肯定值得投資,但是全國又有多少這樣的地方,不能一段概全篇。

3:政府政策

受疫情影響,房地產壓力可想而知,恆大都網上售房了!但是他火了,火爆程度估計連恆大都始料不及。

在此背景下,日前蘇州、上海、杭州、無錫等地陸續出臺針對樓市的支持政策。據財經網不完全統計,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共有24個省市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

現在更有傳言重回兩層首付,住宅現在是三成,利率實行LPR都是利好。這是我看好住宅地產首先復甦的原因,剛需太多!消費層次論從低級向高級演變。


只讓雲知道


疫情結束後,住宅和商業地產都會有個復甦的小陽春,復甦地幅度不會太大,時間不會太久,這是市場經疫情壓抑後地反彈。這樣預測的理由如下:

從需求看,驅動房地產需求的第一主因是城鎮化。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約60%,日本的城鎮化率超過90%,歐美國家的城鎮化率也超過80%,如果假定我們的城鎮化率目標是75%,那麼還有2億多人口將進入城鎮,加上城鎮常住居民中2億尚無城鎮戶口的人口,總計會有4億人口對商品房有需求。第二個驅動因素是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改善性需求。過去20年我國人均收入翻9倍,隨著收入上升,購買力越來越強,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大幅提高。第三點是投資性需求。1998-2018年間,中國老百姓的儲蓄存款總額從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72萬億元人民幣。這麼多存款放在銀行,收益率也不高,投資性需求一定會大幅提高。

城鎮化政策、收入的增長、投資的需求推動了房價的一路攀升。

房地產起步的二十多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的政策,刺激了房產市場的鋼需。近幾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的放緩,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不少的下降 ,房價的高位已超出許多人的心裡承受能力,也因此給社會帶來了許多詬病。

為限制房價的過快增長,國家多次採取措施調控房產,近幾年除一線城市外,房價基本上處於震盪期,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非常有限。為限制房價升高,打擊炒房團的投資,國家在上海和重慶已開徵了房產稅試點,這些都體現出國家限制房價的決心!

城市化有許多好處,這次疫情也警示了城市化對疫情或戰爭等災難來說有許多短板,國家會不會因此而減弱城市化的政策也未可知。如果因此而出臺相應的政策,無疑對房地產來說不是個利好。

總之,受疫情、鋼需,政策、經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的地產不會太火爆,只會有個小陽春。但盼望地產大幅下降也不可能!




平民的理想


1、長期看,商業地產保值增值的能力已經完全弱化了,但租金收益還是遠高於住宅的。

2、但眾所周知

租金在房地產投資領域,只是最基礎的考慮因素。

更多的因素是升值幅度、變現能力、貸款利息等因素,這些角度衡量,商業地產從2013年開始就一年不如一年,時至今日,商業地產停業1個月了,多少損失在裡面?

3、所以

住宅地產無所謂復甦,因為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

商業地產也無所謂復甦,因為不存在復甦的可能。

4、商業地產,除非你為了分散你住宅的風險,一般不要碰。

 



吉林買房


說實話,我感覺住宅比商業地產快一些吧,因為這次疫情,有些小區你不是房子主人,物業是不讓你進的,哪怕你是租的也不行。不過這次疫情過後,我最看好的還是醫療器械行業,我感覺這是一個爆發點,之前有多少人無知,在疫情爆發的時候束手無策,口罩被人搶沒了,體溫計也空了,感冒藥等等都沒了,此次疫情過後人們會對自身的健康會很重視,我個人感覺這次疫情是某些人的一個轉折點




週週剪輯


我覺得是住宅地產吧

1,疫情讓人們開始認識到在大城市,人口密集並不是太好,像這次疫情就發生在人口密度大的武漢

2,在大城市房價相對也高很多,一個年輕人買房結婚壓力也相對比較大

3,相對農村空氣清新,有新鮮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還有空曠的田間地頭,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

4,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花個二拾萬左右,就能把房子收拾得非常漂亮、乾淨!再者,鄉村鎮都歸劃蓋樓房,120平左右的三室兩廳才30萬左右,並且一家還分二套。

總之選擇在老家住除了能呼吸新鮮空氣,也不會產生太大的經濟壓力,。所以,我個人覺得疫情之後,還是住宅地產更先受歡迎!歡迎朋友們一起討論!!!





如意吉祥三寶平安


當然是住宅地產!

二十年地產大的上漲趨勢本身就是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城市化最基礎的需求就是住宅,從前幾年的剛需為主到現在的剛需與改善並駕齊驅。

疫情對地產的影響深遠,不僅僅是消費信心和購買力的問題,從產品上來講,會帶來產品的升級換代。

03年的非典催生了互聯網電商的興起,本次疫情必然帶動社區團購、智慧社區、數字經濟、互聯網醫療、直播代購等新興經濟模式的崛起。這種新零售模式帶來的是人、貨、場的精細化管理和重構。

傳統的商業空間、模式、業態,遠遠不能支持運營、投資收益,這也是2019年大批量實體商業倒閉的原因。

住宅是人流的基礎,商業是人流變現的空間。住宅的價值認定、市場接受都比較高,而商業空間的價值需要一定時間的再構建、再認識。


地產經濟觀察


一定是住宅最先復甦,相信很多租房打工的朋友在疫情期間返程被房東拒之門外,甚至人在老家,就已經接到房東不再續租的通知,所以有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對於很多人經歷過疫情後,感觸更深刻,不然你連隔離的地方都沒有,而商業地產相信也看到了,各種實體經營形式無法開門營業狀態,還需要繼續支出高額的房租和人工


辣條總裁段先森


從目前的疫情的發展和大眾的反應來看,未來商業地產是被大家所拋棄的,住房則是大家所追求的。說到底其實是政策和經濟因素造成的,因為戶口是和住房綁定的,福利和待遇又是和戶口綁定,所以有了房子才有根基和待遇,再加上今年的封城,沒有房子和戶口你都不能進城,這可能會進一步刺激大家買房的願望,尤其是剛需。而商業地產,面對著線上經濟的強勁衝擊,商業地產的表現越來越差,未來當虛擬現實大規模普及的時候,我們設想會不會出現虛擬娛樂中心,虛擬購物中心,一鍵點擊,貨物送達。輕鬆方便快捷。而商業地產只能充當部分消費場景的承載體,比如吃飯,這是虛擬無法替代的。所以,未來住房是會強勁反彈的。


懶懶死了


疫情對房產的影響是暫時的。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進入一個震盪區間,未來雖然會緩慢上行,但已經失去了黃金十年的快速上漲,更不會出現像08年金融危機以後房地產整體行業的爆發。所以我個人觀點認為溫和震盪,單純住宅和商業地產相比的話,住宅市場,會相對復甦時間早一些。壓抑的需求會集中釋放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