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誰是第一位“駙馬”

上世紀流傳甚廣的黃梅戲《女駙馬》讓“駙馬”一詞在民間耳熟能詳,人盡皆知那是皇帝女婿的代名詞,可是為什麼皇帝女婿與“馬”扯上關係?卻沒有幾個人能講清楚。

所謂“駙馬”本為“副馬”,是與駕車之“正馬”相對的馬。 漢印篆字字形由馬、人、手三部分組成,表示幾匹馬共同駕一輛車,轅馬(服馬)之外的馬都是“副馬”,稱為“駙”。漢武帝時規定掌管“正車”的人為“奉車都尉”,掌管“副車”的人為“駙馬都尉”,是皇帝愛婿“駙馬”名稱由來的發端。

在中國古代,秦漢以前,皇帝嫁女擇婿必是“諸侯同姓者”,漢代制度則以列侯“尚”公主(娶公主為“尚”),其中緣由必然是維護皇族崇高極貴的威儀;但三國曹魏以後,條件似乎有所降低,變為“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唐杜佑《通典》),歐陽修在《歸田錄二》中也說“皇女為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故謂之駙馬”。此皇家習俗在今人心中留下了幾許疑問:何謂“駙馬都尉”?此官職如何變成“駙馬”?

所謂“駙馬都尉”是皇帝的近侍武官,簡稱“駙馬”。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後漢書·百官志》等正史記載,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117年)初置,專管皇帝出行時所乘的“副車、副馬”,俸祿“二千石”,由宗室、外戚及公侯之子孫擔任;有時會有當朝狀元登上“駙馬”之位,如唐朝鄭顥,使得“考狀元,娶公主”成為下層讀書人的夢想(姚媛媛《貴族以當駙馬為恥》)。

誰是第一位“駙馬”

明神宗皇帝出行圖

副車之制在秦代就有,秦始皇東巡泰山過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時,張良曾聘大力士阻擊,擊中的就是副車。因此歷代帝王外出巡幸時,為了安全,常安排數輛與正車一模一樣的副車同行,有時要安排一個皇帝替身坐於副車內,誘惑敵人。顯然,駙馬都尉的職責是與掌管皇帝“正車、正駕”的“奉車都尉”相對的,事關皇帝生命安危,其人選必須是皇帝的親信才可以擔當。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西北有東漢魯峻墓,墓前原有祠廟一座,據宋代洪适撰金石録《隸續》之續卷十七《魯峻石壁殘畫像》介紹,祠廟石壁上有“皇帝祠南郊出行圖”,其陣容一目瞭然。

魯峻(公元111年—172年),山陽昌邑(即今金鄉縣西北)人,官至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屯騎校尉等,卒後,葬於昌邑。東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四月,其門生320人諡其號“忠惠父”,並於墓前立碑石鐫刻其生平政績,以紀念追思。此碑即《魯峻碑》,後移至任城(今濟寧)孔廟(見圖二)。今故宮博物院藏有北宋碑文拓本。宋代時《魯峻石壁殘畫像》已殘缺,惟有少量圖畫、文字題榜依稀可辨。洪适對畫面內容介紹的非常詳細,配合原圖勾勒出皇帝前往南郊祭天時的“大駕”隊伍陣容,可謂浩浩蕩蕩,君威赫赫。石壁繪畫分三層,第一層有文字題榜,出行隊伍以“大車”為中心,大車前由16騎武士為前導,分列兩隊,威風凜凜,中間4人步行,其後30餘騎魚貫而行,此部分應是“奉車都尉”的屬下;大車上也有3字題榜,因殘缺兩字,似是“校尉騎”,駕車之馬昂頭挺胸,甚是駿偉;大車之後的隊伍即是“駙馬都尉”的屬下,先是兩匹駙馬,接著是1騎小史、4騎執幢、薦士1人、車馬騎、史僕射(yì)、二侍從、闕里先賢(鄉里有名望者)15人等,其中一人標識“九江太守”者即墓主魯峻。祠廟今已無存,所幸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二冊中收錄了此畫像,今得以一窺當時情景。觀此畫像,可明晰魏武帝曹操以後賜女婿為“駙馬都尉”之涵義。此畫像陣容佈局正如篆文“”字,仿若帝王家族的架構,正中大車之上為皇帝,其前“正馬”如嫡系,即王子一脈;其後“駙馬”如“副系”,即公主與駙馬一脈,三權鼎力,成為緊湊的皇族勢力。

誰是第一位“駙馬”

何晏的母親嫁給曹操,後娶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後世之書一口咬定第一個“駙馬”非他莫屬。

第一個稱為“駙馬”的皇帝女婿是三國時期魏國人何晏,《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第九》對其生平有簡短介紹,稱其“尚公主”,“婦金鄉公主”,“黃初時無所事任”,後遷為散騎侍郎、侍中尚書。而他自稱“尚書、駙馬都尉、關內侯”(北宋邢昺《論語註疏解經序》),可見他任“駙馬都尉”是在遷“尚書”後,但後世之書卻一口咬定第一個“駙馬”非他莫屬。如宋高承《事物紀原·駙馬》稱“魏何晏始以主婿拜,故後代循用為常例,蓋自晏為始也”;南宋馬永卿《懶真子錄》也說:“駙馬都尉之名起於三國,故何晏尚魏公主謂之駙馬”(元陶宗儀編《說郛》卷四十下);明徐一夔等撰《明集禮卷二十七·公主出降》說:“魏武帝以金鄉公主適駙馬都尉何晏”。於是《漢語大詞典》斷言:“三國魏何晏始以公主丈夫拜駙馬都尉,後代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駙馬。”何晏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名人,有《論語集解》等文集十一卷傳世,被譽為魏晉玄學創始人之一,但官秩不屬於列侯,為什麼能“尚公主”呢?原來他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孫子,父親早逝,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並收何晏為養子,身份、血統都不低;再加上他少年時特別聰明,喜好老子與莊子言論,而且貌美俊秀,膚白如雪,深得曹操喜愛,故將女兒金鄉公主許配他為妻。當時,曹操還只是東漢獻帝朝的丞相,女兒不能稱“公主”,也無權賜封女婿官職,拜“駙馬都尉”應當是曹操進爵“魏國公”或“魏王”後的事。

與何晏同時期還有一個美少年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因17歲“尚公主”而“拜騎都尉”(《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後世《冊府元龜》《太平御覽》等卻說“駙馬都尉”。

誰是第一位“駙馬”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是個美白少年,17歲娶公主,後世也稱他為“駙馬”。

這是正史記載的皇女愛婿“駙馬”名稱的由來,民間則另有傳說,大致來源於兩個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一個發生在秦代(或者是戰國晚期),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六第395條用小說的語言描述道:從前,隴西有個名叫辛道度的書生,遊學到雍州城,傍晚又累又餓的時候,恰巧在郊外一戶人家得到“秦女”的熱情款待,並共渡愛河,分別時,得到一個金枕。後來辛道度遊學到了秦國,因沒有資費,便在集市上賣金枕,引起秦妃的關注。原來秦女是秦妃的女兒,已死了23年。當確認辛道度曾與女兒相愛,秦妃嘆道:“我女兒成仙了,死了23年,還能與人交往。這人是我的真女婿!”於是秦帝賜封辛道度為駙馬都尉,賜金帛車馬,令返回隴西。後人因此喚皇帝的女婿為“駙馬”。

誰是第一位“駙馬”

相傳隴西書生辛道度遊學到秦國,愛上秦妃愛女,得其金枕相助,後成為駙馬。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漢高祖劉邦與楚王項羽爭奪天下時。相傳劉邦征戰時乘坐的戰車分前後兩座,前座兩人為馭手,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一次在與項羽的對陣中,劉邦大敗而逃,途中正馭被亂箭射中而死,副馭立即頂替他駕駛馬車,並在危急關頭救了劉邦。後來劉邦做了皇帝,思恩圖報,找到那位副馭,賜封為“駙馬都尉”,並將公主嫁給他,人稱其為“駙馬”。這兩個民間故事的意義與“狀元”登上駙馬之位一樣,都表現出百姓對人生富貴之途的夢想,同時也標榜了仁義道德之舉的善報。

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民間俚語,皇帝只有一個,皇家就是最高貴的家族,其女兒不可能近親結婚,只有嫁給臣子或其後裔,從形式上說不得不“下嫁”,實在有失帝王顏面及尊嚴;而娶公主的一方稱為“尚”公主,並賜封“駙馬都尉”,實則是將紆尊降貴的公主“上”回皇家,還皇帝一個顏面。其一取其諧音“福馬”,其二嫁女與駙馬都尉,可使其更加忠誠;其三俸祿二千石,僅次於皇太子,可保證公主的富裕生活;其四當皇帝出行,駙馬以皇家一員的身份作為皇帝的替身坐入副車,即保證了皇帝的安全,又不失皇家威儀和尊嚴。更重要的深意還在於皇帝為“真龍天子”,皇子即“龍子”,女婿無“龍”脈,次貴於龍的是“馬”。駙馬與龍女的結合是“龍與馬”的結合,維繫了皇族威勢,真正蘊含的是皇帝對“馬”的喜愛與崇拜,故歷代皇家以愛婿為“駙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