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世界上的眾多民族,都留下了氣勢磅礴的史詩。

例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古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等等。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就我國少數民族來說,很多也都有自己的史詩,比如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赫哲族的“伊瑪堪”、鄂倫春族的“摩蘇崑”……

而在西南眾多少數民族中,還流傳著許多古樸神奇的“神話史詩”或“創世史詩”,構成了一個“南方史詩群”

可非常令人不解的是,佔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歷史悠久,文明璀璨,卻一直沒有發現屬於自己的史詩。

遂成歷史一大懸案!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當然,對這個問題,學術界也有不同的觀點。

比如,有人認為,上世紀80年代在湖北神農架發現的民間敘事長詩《黑暗傳》,可被視為廣義上的漢族神話史詩。

但這種看法並未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質疑較多。

也有人將《詩經·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五篇,合稱為“周民族史詩”

然而,它們不僅篇幅太短,又零散排列,似乎與那些結構宏大、充滿幻想和神話色彩的長篇史詩,還有差距。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那麼,漢族在歷史上沒有留下長篇史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學者們對此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討論,提出了許多觀點。下面,我們來看其中常見的幾種:

1.

先來看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觀點。在其名著《美學》中,黑格爾認為,中國人(漢族)沒有民族史詩,原因在於——

他們的觀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從有史以來的時期就已形成一種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歷史實際情況,他們的宗教觀點也不適宜於藝術表現,這對於史詩的發展也是一大障礙。”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2.

有學者認為,漢族的族群結構具有多元化的特徵,也就是說,其形成和發展不是單一文化的族群單純在數量上的增加造成的,而是不同族群長期互動、融合的結果。這就導致漢族族群記憶的多元化、零散化,難以形成指向族群最初歷史的宏大而神聖的敘事——長篇史詩。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族的圖騰“龍”。其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而是融合了多種圖騰動物的特徵而形成的,反映了漢族在形成過程中多元融合的特點。

另外,漢族的上古神話儘管內容非常豐富,但都是零散的片段,同樣反映了漢族族群記憶的多元化特徵。由此也造成漢族沒有創造長篇史詩的土壤。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3.

也有學者指出,漢族沒有長篇史詩,與其較早產生書寫文字有關。史詩是一種口頭文學傳統,書寫系統的缺席,會促使口頭傳統發達,促使該民族用詩律說話,用音步和節奏來幫助記憶。

文字的較早出現,造就了漢族早熟的理性意識和抽象能力,但也抑制了史詩的產生。

同時,漢字這種表意文字與拼音文字相比,極不利於記載長篇口頭傳統。經漢字記載的漢族經典文獻,都是短小精悍的,口頭傳統的大量信息流失在了經典之外,其中可能就有史詩。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4.

還有學者指出,漢族文化的早熟、理性的發達,形成了一個知識精英階層(“士”);而越是文化發達,知識分子眾多的地方,口頭傳統就越沒有市場,變異的程度就越大。

比如,“士”階層對所謂“怪力亂神”的民間記憶,就採取了“不語”的態度,直接影響到民眾對民間記憶的認同。

再加上官方對文化的掌控,對民間話語權力的抑制,也導致了漢族難以形成史詩。

對以上看法,你怎麼看?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漢族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史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