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懂茶的人多嗎?500一斤的和5000一斤的茶所謂懂茶人能品出來嗎?

吉象三寶紅木


茶葉真可謂是一分價錢一份貨,以次充好只能短時間有收益,經常喝茶的人,只能越喝嘴越叼。我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20幾歲在一個買日用品老闆那兒打工,老闆和南方賣茶的老闆關係特別好,每次有新茶到,都會給我老闆拿一桶,老闆很忙,根本顧不上喝,就囑咐我讓我喝,我就一點一點的都喝了,打了兩年工,拿來的茶葉都讓我喝了。後來去單位上班了,單位裡發防暑降溫的茶葉,真難喝,又苦又澀,無法下嚥,後來和辦公室主任處熟了,就悄悄的跟他說,下次能不能不買這麼難喝茶,單位花了錢,大家都不愛喝,多浪費啊!主任說那下次你和我去,只要不超支,想喝啥買啥,後來我和他去買了茶,到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茶,不至於難以下嚥,我覺得口感不錯,後來大家一直好評,對於一個不懂茶得人,就知道喝到嘴裡感覺好就行,好口感的茶一定價格不會太便宜。現在45了,經過多年的品飲,不用給我講故事,講山頭,講年份,我只要多喝幾泡,就知道這茶如何,我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口糧茶,就是自己喜歡,有能消費的起就ok


隨風飛舞68364719


我喝茶沒講究,但是給我爸買茶葉買的都是500左右的,前幾年生意好做,錢好賺,一千多的茶葉也買,不過大多數喝著和500的茶葉也沒有啥區別,就是有一次買的1500一斤的南京什麼茶葉,那個味道真的是好,第一泡那個香味,聞著特別香,有點上癮。


蘿蔔乾毛豆


大家好,我是老羅,說說自己的感受吧,在普洱茶市場上,500一斤跟5000一斤的茶有什麼區別。雲南人賣茶講的是公斤,轉化下來就是1000元到10000元一公斤。在這一個一價格區間,可以說雲南的主要山頭春茶古樹基本可以包含在內了。除了極少數茶王樹極別的。

衡量一個產品(包括茶葉)的價值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產品的稀缺性

普洱茶因為山頭眾多,一山一味,差異性比較大,因而價格差異也較大,有幾十一公斤的,也有上萬一公斤的。因為有些茶是稀少的,比較老班章茶王,追的人多,茶農也只能是價高者得,你說66萬的老班章茶王值不值那個價呢。在我們普通消費者眼裡,肯定是不值的。但作為買家來說,人家打一個廣告不是,你在央視打個幾千萬可能泡都不起一個。一個茶王樹採摘權,來一個採茶儀式。整個普洱茶行業都知道誰買了老班章茶王,賺大發了。

二、產品的實用性

從品飲角度來說,茶葉也只是一片葉子,在沒別大眾注意之前。老班章誰知道是什麼,還要當賀開茶賣呢。計劃經濟時期,以綠茶的標難級別來收原料,山頭茶粗大,賣相不好,要混在芽頭多的茶裡面賣。

一個茶品值多少錢,許多時候是跟茶葉本身掛不上多少鉤的。要說茶葉本質上有多少差別,也不至於有十幾倍,上百倍的差距。

三、產品的名氣

一個商品,有一定的名氣,比起無名之輩肯定要貴不少。就像酒一樣,幾元一斤的包穀酒,跟幾千一斤的芧臺酒,你說有多大茶別。喜歡喝包穀酒的,還喝不慣茅臺呢。其實這是消費層次的不同。

總之,500一斤的茶跟5000一斤的茶,有差距,到底差在那裡,可能更多是人民幣惹的禍。有錢幹嘛不喝老班章、茅臺酒,偏要去喝臺地茶、包穀酒呢。


鴻蒙普洱茶


肯定能品出來。當然在一個人懂茶的前提下。

茶葉可以分三個檔次。高中低檔。

我們常說口糧茶,當然每個人口糧茶的等級都不一樣。

比如說300-100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口糧茶,這種茶口感很不錯,甘甜,香氣,滋味醇厚。茶味足。

300-800大概就是問題中的500的茶葉,這種茶葉屬於中等的茶葉,甘甜更好一些,苦澀感會更輕一些,葉底,香氣都會有一些提升。

1000左右就是算高端茶葉,這種等級喝的就是順滑,甘甜,舒暢。可能喝這種茶滋味肯定不會很醇厚,畢竟口感等級不太一樣。

問題所說5000一斤的茶葉肯定是精心挑選的好茶,細節方面做的更好的茶葉。

有些名氣的山頭,生態環境,茶樹品種,茶園生態管理,工藝都可以加分。當然這些東西需要我們認真的瞭解的前提下。

如果說靠譜的渠道購買茶同一品種500的茶葉跟5000的茶葉幹茶外形一樣,那麼泡開的口感愧對不會相同,一分價格,一分質量在茶葉裡面是貨真價實的。










茶人強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 寄與愛茶人

何為懂茶,何謂懂茶,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

是我一個從小泡在茶湯里長大的茶人覺得需要花一輩子去學習和了解的事。



正面的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懂茶的人很多,但是茶學卻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的。

2,500一斤的和5000一斤從價格角度來說他們相差了10倍,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那一定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相對而言是可以讓人品飲的出來差別的。如果你說300和500的茶葉那還有可能會難倒喝茶的人,但是差距性太大沒有可比性,也就意味著相對直觀的能夠判斷的出來不一樣。至於是喜歡500還是5000那還是要因人而異了。


世界之中國茶

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

20世紀以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生產種植加工茶葉的國家。

正是這絕對壟斷的優勢使得中國茶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作用、政治作用、外交作用。

歷代文人雅士無一不拜倒在茶葉的“石榴裙”下。

更有白居易“食罷一覺睡 起來兩碗茶”的習慣。

而中國茶几千年的歷史,經過歲月的洗禮演變出了大大小小的茶品。

現代的我們將茶葉細分為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茶葉已經從古代的上層階級飲品成為了世界人民最愛的三大“飲料”之一,更有“東方神水”之稱,也是中國的國飲。

茶葉已然成為了世界人民交流的共同語言。偉大的中國茶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如何定價一款茶

作為一名茶人,茶葉的價格對於我來說並不重要,我更在乎茶葉本身的“故事”和“內容”

但換個角度作為一名愛茶的消費者,這個問題似乎就變得重要了起來。

今天我們就以武夷巖茶為例,給大家說說武夷巖茶是如何定價的。讓大家更加的清楚武夷巖茶的定價,讓大家明明白白的喝上物有所值的武夷巖茶。


影響定價的絕對因素

任何茶品都有其特殊的賣點和痛點,而武夷巖茶有以下幾個絕對性因素

1、生長環境

2、茶青品種

3、成品感官評審


生長環境

武夷山生態優渥,其特殊的生態造就了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其特殊的生態也使得武夷巖茶產生了不一樣的風味,形成了其獨有的“巖骨花香”

武夷巖茶自古便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的古訓

這也很直觀的表達茶葉原料本身是有一定的區別,這也是茶葉價格定價高低的因素之一。

原料是茶葉成品後表現力是否突出的最基礎因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茶青的原料是定價的關鍵因素之一。


茶青品種

武夷巖茶品類繁多,科研記載的品種成百上千種。

有耐高溫的品種(例 水仙、鐵羅漢)有高香品種(奇蘭、肉桂等)

每個品種特徵特色不一樣,而最廣為人知的三大當家“水仙、肉桂、大紅袍”這三款茶是茶友們最喜歡購入的茶品,所以他們的茶青如果當年的數量不多價格便就會抬高,如果當年天氣不錯茶青產量足,則他們的價格也會往下略微調整。

而這三款品種的茶青價格也會比其他品種略高一點點。

2019年春茶止武夷巖茶品類中價格最高的當屬肉桂,因為其“供不應求”

導致肉桂品種的茶青價格也就會比其他茶品高上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購買肉桂茶的時候會比其他品種略貴一點點的原因之一。


成品感官評審

其實前面兩點最終都在影響著茶葉成品最後展現出來的狀態。

武夷巖茶的精髓在於“香、甘、清、活”

香指的是武夷巖茶的香氣是否清正持久

甘指的是武夷巖茶茶湯是否回甘迅速口齒生津回喉尾韻十足

清指的是武夷巖茶茶湯是否顏色透亮口感清爽順滑

活指的是武夷巖茶茶湯是否醇厚順滑喉韻持久

<strong>

而從審評的角度來說武夷巖茶分為“溼評、幹評”

外形香氣、湯色、滋味、葉底

<strong>外形從視角上讓大家賞心悅目

香氣從嗅覺上讓大家沁人心脾

湯色從感官上讓人初步分辨火功以及茶品發酵程度是否到位

滋味從味蕾上讓人判定工藝是否有缺失,口感是否存在不足,滋味體現茶青內含物質是否豐富耐人尋味

葉底從視覺上讓大家粗淺的瞭解師傅的工藝是否高超,葉底是否充滿活力


一款茶無論是五元十元還是一萬元都是每一位製茶師傅和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都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味他。

只是作為商品,茶葉有價格屬性會產生一定的區別,都是其價值都是一樣,為了供人們品飲。

王順明老師說過“不要相信茶葉的概念,要相信自己的嘴巴,茶葉的價格代表了喝茶人的面子,但不能完全代表茶葉的品質,茶葉的品種、山場、工藝、製茶師等茶葉本身的東西,與喝茶的人沒關係,只有茶的滋味和茶客有關係。”

所以 相信自己的嘴巴,好喝就是好茶。慢慢的去一品究竟吧。


希望愛茶的你經過茶人陳馨的解釋可以初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在評論區進行討論。感謝閱讀。


茶人陳馨


你們喝的金駿眉。正山小種。大紅袍。大部分都是從這裡來的。我做茶葉很多年來,這些套路我懂。[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Yeleng亦冷


我也差不多喝了二十年的茶,口糧茶都是二百左右一斤的,五百的茶已經很好了,五千的我們老百姓喝不起。茶無上品,適口為珍。對於已有二十茶齡的人來說,有茶喝就不錯了,“茶不求精壺亦不燥”也許是我們老茶客的生活寫照吧!寫了這麼多,也許跑題了,五百的茶已經不錯了,還喝五千的做什麼~



只因濁酒戀紅塵


這事我還真經歷過,我一朋友為茶商,賣碧螺春,在他店裡,碧螺春非常多的檔次,從200-800不等。批發給不同客戶,配不同的包裝,到零售價格也就千差萬別了。在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300元進的,配上華美的包裝能賣3000元,在淮海路則能賣5000元,南京西路外國人多的地方配上頂級字樣則能上萬,我也一直認為是不同價格是茶葉本身有質量上的差別,比如什麼老樹呀,乾隆帝指定的茶樹呀,少女採摘呀,什麼武警站崗守衛等等什麼的,不是坊間有很多傳說嗎!結果通通不是。一次酒後,朋友道出真相,真相就是她老婆的挑選,同一大包茶葉進來,花1小時挑出來的買300一斤,花2小時挑出來的買500一斤,所謂的頂級的則是她老婆挑得最乾淨,最完整的貨。各位說,區別在哪裡?口味真能喝出大差別嗎?典型的心理作用,看著無雜質,無茶葉梗,品相好的,再想想1萬的價格,自己心裡怎麼都覺得真值,味道的確好。


無缺


首先回答是肯定!在排除價格有水分的前提下,一分錢一分貨適用於任何商品,包括茶葉。懂茶的人自然懂。

500和5000的價格差距懸殊比較大,一些重外形或者香氣的茶葉,就算不怎麼飲茶的茶客都分的出來。比如重外形的西湖龍井,500和5000的茶葉在外形的嫩度,完整度,鮮活度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比如重香氣的茉莉花茶。500和5000的茶葉,在香氣的鮮靈度,純異當面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跟聞一款香水一樣,就算沒人教過你怎麼識別香水的好壞,但是就算是一般人也能很明顯區分出香氣的好壞。

最容易讓茶客分不清區別的,就是茶的口感。因為口感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所以如果一款茶的價值都在喝的口感上就比較難區分500和5000的區別了,比如武夷巖茶。武夷巖茶的好壞在山場,在製作工藝,但是這兩樣東西確是最模糊的,最難下定論的,所以新手就極有可能喝錯。但是如果兩泡茶放在那裡一起對比些喝,那好壞還是很容易被區分的


東仔愛喝茶


你好,我來幫你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家鄉在河南信陽,信陽最出名的就是信陽毛尖茶了,信陽毛尖,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由漢族茶農創制。民國初年,因信陽茶區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為“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效。



信陽毛尖500一斤和5000一斤的區別

主要差別在,採摘時間,地點,芽頭的大小,和炒制的方法。

信陽毛尖茶有高山的,丘陵的和平原的,在同一山頭還分背陰和朝陽,生長地點不同,茶的味道也不同。喜歡品茶的毛尖愛好者都愛喝“高山茶”。高山茶溫差大,生長期長,富含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對身體的好處也多因此,在新茶剛出來由於產量低在幹茶價格上也比較高。 那麼怎麼區分是否高山茶和丘陵、平原茶呢?

一,雖然都是信陽毛尖但是本質上卻有很大區別,而丘陵、平原、朝陽的地方,海拔低,溫差小,朝陽生長期短,長得齊整,葉片薄,容易製作。炒製成的茶葉相對來說比較好看,毛峰大又整齊。

二,海拔越高,茶質就越好,但是因為信陽毛尖高山地帶生長的茶葉溫差大,氣溫低,生長時間長,葉片厚,很容易造成炒制難,所以製成後外形並不是很好看。



看 聞 品

1、看 看條形、看色澤、看湯色。 形條:凡是毛尖茶的外形有過緊、過細、過小的茶都不是好茶; 色澤:凡是幹茶顏色過綠的茶都不是好茶; 湯色:凡是渾湯的茶都不是好茶; 新茶細小:即獨芽的鮮葉,在鮮葉萎凋和炒制過程中的散熱氣與揉捻與火候四者之間未掌握住恰當的時間,所造成的揉捻過早過緊的細小茶。此種細小的信陽毛尖茶外形粘貼大量未熟透的茶汁於幹茶表面,見水即成湯渾,成味澀、青氣、澀淡,不堪入口,貶稱“小渾淡”這種信陽毛尖不算是好茶。



2、聞 即聞香氣。 幹茶聞著要香、洗茶後聞著要香、湯色聞著要香,不能有怪氣味和青草氣,目前市場上青草氣的茶特別多,一些茶啇將“青草氣”的茶向顧客誤導成“清香”,即使是清香的茶也是普通的茶,我們信陽毛尖茶中常見有八種香氣,當數“花香”和“慄香”茶為上茶。 外地茶仿製的“毛尖”外形特別好看,但是從味道上很容易區分,湯色翠綠混沌,香氣青苦明顯,滋味澀麻,葉底勻整瘦小好看。 而正宗信陽毛尖茶卻是湯色碧綠明亮透底,香氣濃香,回味持久,滋味涼爽甘甜,葉底碧嫩綠鮮活,芽體粗壯。



3、品 正確的泡茶,也是識別好劣茶中的一個檢驗過程。經不起一百度開水的沖泡、三分鐘後再出湯的茶不是好茶,好茶必須要經得起開水沖泡,過三分鐘再出湯~任然不澀、不苦、湯不渾、不青氣,才是好茶。


茶樹在中國都是一樣的,各種各樣的茶,無非就是製作工藝不同,造就出不同的茶葉,所以從毛尖茶看到的優劣之分,也可以映射到其他茶葉的身上,同樣可以區分優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對美食、美食軼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轉發,訂閱,評論,關注,共同分享有用有趣的美食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