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黑天鵝”降臨,沉寂了數年的歐債危機可能再次爆發


“黑天鵝”降臨,沉寂了數年的歐債危機可能再次爆發

26日,歐盟公佈成員國經濟評估報告,疫情吃緊的意大利“雪上加霜”,經濟被歐盟歸為“過度失衡”。

報告稱,去年12月歐盟委員會“秋季學期”認定13個成員國存在經濟失衡風險,最終經深入調查,意大利、希臘、塞浦路斯三國經濟被歸為“過度失衡”,德國、愛爾蘭、西班牙、荷蘭、法國、克羅地亞、葡萄牙、羅馬尼亞、瑞典九國經濟被歸為“失衡”,保加利亞經濟則脫離“失衡”序列。

據歐央行數據,在最初的11個歐元區成員國中只有兩個國家自歐元誕生後,國內經濟反倒出現了萎縮,其中一個就是意大利(另一個是西班牙)。歐元區成立20年以來,意大利的經濟增速有18年都低於歐元區水平。2018年意大利GDP實際增速為0.8%,2019年降至0.2%,2020年和2021年料為0.3%和0.6%。

歐債危機後,意大利經濟復甦乏力,呈現大而不強。意大利經濟體量在歐元區中排名第三,GDP佔比為16%,但人均GDP則明顯低於其他歐洲發達國家。與此同時,意大利政府卻不惜借用大量主權債務投資於改善國民福利,導致高福利與其綜合經濟實力形成強烈反差。

2018年由於意大利執意提高財政赤字佔GDP比例,歐盟曾“史無前例”將意大利2019年預算案駁回。

當時歐盟援引意大利2017年債務規模(債務佔GDP比例為131.2%)指出,2017年意大利相當於每人負債3.7萬歐元,利息支出約655億歐元,相當於GDP的3.8%,其債務規模不僅在歐元區僅次於希臘,在全球也極為可觀。

為解決成員國債務問題,歐盟提出實施財政緊縮框架,但意大利當局難以有效縮減財政預算。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疊加歐債危機後高失業率,使得社會保障支出難以縮減;另一方面,政局更迭頻繁,不同政黨之間為謀求選票允諾加大公共支出;此外,為刺激經濟而實施的擴張性財政也使得未來消減預算更加困難。

據26日的報告稱,2018年意大利債務佔GDP比例為134.8%,2019料增至136.2%,2020年增至136.8%,2021年進一步增至137.4%,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已經成為意大利的噩夢。

長期以來,意大利政府的負債率都高於100%,2017年末,主權債務率已達到132%,遠超過《馬斯特裡赫特條約》規定的60%上限。而其財政赤字問題也沒有改善,財政赤字率達2.3%,距離歐盟《穩定與增長條約》中財政盈餘佔GDP比例的3%的規定相距甚遠。

而作為歐元區第三、全球第八大經濟體,意大利2018年GDP達207.4億美元,佔全球GDP的3%;同時,意大利具有全球第四大國債市場,一旦意大利爆發債務危機,這將是2010年歐債危機從歐洲邊緣國家擴散至核心國家的重大升級。

最後,在簡單說三點吧。

1,歐元是除美元外第二大儲備貨幣,意大利債務若此時出現問題,勢必會導致歐元承壓與國際資本流出。

2,意大利銀行資產總規模在歐元區排第四,若意大利銀行系統性發生風險,則恐慌情緒將給歐洲金融市場帶來不亞於“歐債危機”的衝擊。

3,法國、瑞典、西班牙、荷蘭等國在意大利持有大量債務,一旦意大利發生債務違約,這些國家都會受到嚴重傷害。

總之,2020年的詭異開頭,已經註定了今年的不平凡,但全球金融市場是否有能力在抵抗一次罕見的金融風暴,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